简介
辽代初中期的皇陵及奉陵邑。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境内。辽亡后遭金兵浩劫,地面建筑被焚殆尽,庆陵也被掘一空,遂成废墟。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进行调查和挖掘,出版有《祖州城》和《庆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物考古部门对辽陵及奉陵邑进行过多次勘测和调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陵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西北 2公里山谷中,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贞烈皇太后、齐天太后陵寝。以其地有祖山,为契丹始祖兴业之地,故名。祖陵三面环山,“凿山为殿”,南侧谷口有土墙阻隔,两侧有建筑遗址多处,东侧山顶有石雕大龟趺。附近发现契丹大字残碑 1通,镌刻工整,推测为辽太祖创业碑或纪功碑。陵墓在西北山坡上,石块垒砌地宫墙身已暴露,前面有享殿遗址、石翁仲及经幢等。
祖州城位于石房子村西,系祖陵奉陵邑。建于辽太祖天显二年 (927)。城筑于深谷中,依山势而造,平面呈不规则五剑形,周长约 1.8公里。城垣全系夯筑,现高 2~3米,基宽8~10米。四面各辟一门,东门北门可见瓮城遗址。城内现存数处殿宇及州廨建筑基址。城内有内城(子城),外城西北角现存“石室”1座,长7米,宽5.3米,高3.6米,东、西、北三面及顶盖用四块修凿平整的花岗岩大石板卯合而成,折角处以铁钩固定,甚为坚固,保存完整,其用途或为幽禁“罪犯”的囚室,或为祭祀祖陵的场所,或为契丹远祖纪念建筑。
庆陵位于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北15公里瓦里乌拉山(辽称庆云山)下,由圣宗东陵、兴宗西陵、道宗北陵组成。陵地范围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现仅存门阙、神道、享殿遗迹。陵中出土的帝、后哀册,分别用汉文、契丹小字镌刻,碑身高大,刻工刚劲有力,保存完整,为中国稀世之宝,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庆州位于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查干木伦河 (辽代称黑水) 北岸庆陵之南。一称插汉城。建于太平十一年(1031)。平面由外城、内城构成“回” 字形,东西长1540米,南北宽1650米,在辽代州城中规模最大,仅次于京城。城垣全为夯土板筑,现高1~3米,宽10~12米。城内门址、宫殿、街道及园林建筑等现仅存废墟,遗迹历历可辨。西北隅现存释迦如来舍利塔一座,据第五层砖刻铭文,建于重熙十八年(1049),八角七级空心楼阁式,高64米,造型美观,佛像、伎乐等雕刻精细(见图)。经多次勘测调查,在塔内发现释迦牟尼涅槃石刻及砖雕塔记铭等文物。1989年在搭架维修勘查过程中,在“天宫”内发现经卷、佛像、金木塔等珍贵文物。
名字
奉陵邑,奉是伺候,侍奉,陵是陵墓,邑是城池,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唐代最盛行,在皇帝陵寝的前方兴筑一座城郭,作为守卫和奉祀陵寝作用,这座城就叫奉陵邑。
汉代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文选·班固》:“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李善 注:“ 元帝 诏曰:‘往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人以奉园陵。自今所为陵者,勿置县邑。’然则 元帝 始不迁人陪陵。自 元 以上,正有七帝也。”《文选·颜延之诗》:“衣冠终冥漠,陵邑转葱青。”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景帝 作 寿陵 ,起邑。” 明 唐顺之 《送柯佥事之楚序》:“其友人 武进 唐某 送而谓之曰:‘ 柯君 知斯职之不易乎!盖在 汉 时诸陵邑,习俗庞杂,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为选用强察能治剧吏以附循而芟薙之。’”
地理位置
辽陵及奉陵邑是辽代祖陵及三座帝陵古墓葬。包括祖陵及祖州城、庆陵及庆州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
奉陵邑祖州城分内外两城,周围约2公里,残垣高约6米。外城的四个城门遗址尚存,东门和北门可以见到瓮城的遗迹。内城有几处高大的台基,西北角现存有一座石房子。内城的南门有直通外城南门的大街,宽40多米,两旁尚保存有明显的建筑遗迹。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陵是大辽开国皇帝扛太祖耶律阿保机、贞烈皇太后、齐天太后陵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辽祖州城址西北2公里的山谷中。太祖陵陵前有享殿遗址及经幢、石翁仲等遗物,陵东南2公里处的奉陵邑祖州城分两重,城门建筑基址尚存,西北隅有石屋一座;圣宗、兴宗、道宗三帝王后妃墓园。庆陵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三帝及其后妃陵的总称,庆陵在右旗,存享堂、庑殿等遗迹,墓内壁画丰富,出土石刻契丹小字哀册。陵南10公里的奉陵邑庆州城为辽帝游猎地,城内保存有建筑遗址,还有辽代砖塔一座。2001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V一并6,怀陵及奉陵邑归入本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