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大石盖墓位于凤城县东北9公里草河乡管家村。座落于海拨589.4米的老黑山南端的1条呈带形的山坡和台地上。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墓葬分布在山坡顶部10座,坡下台地上15座。大石盖墓有的露出地面,有的在地下。墓葬石板封顶,墓室石板垒砌,墓向统一,头向东北20度。墓室长2米,宽0.5米,深0.3—0.4米。随葬品放置有规律,陶器放在头部的右侧,石器放在右脚下侧。该墓群1983年5月由凤城县文化局考古工作者崔玉宽发现并试掘。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泥质夹细砂含云母的陶罐。陶器内壁黑褐色,外部红褐色或黑褐色。1989年,由省考古研究所许玉林主持,组成省、市、县联合发掘组,认定此墓群是青铜时期墓葬,这一发现,为研究丹东地区青铜文化、墓葬类型、习俗等提供了新的有价值资料。
大石盖墓的分布 东北地区大石盖墓主要分布于辽河下游以东,即辽东半岛的普兰店市 (原新金县)、瓦房店市(原复县)、庄河市(原庄河县)、盖州市(原盖县)及岫岩县、凤城县和中部地区的公主岭市、四平市、辽源市、梅河口市(原海龙县)、东丰县、桦甸县、浑江市、通化市、集安县等地,即辽宁省的东南部和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区。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将前者称为A区,后者称为B区。 A区的分布是以普兰店市为起始点,以其北部山区为中心,包括瓦房店市东北、庄河市西北一带,并渐次往北部内陆山地深人丹东市的凤城、鞍山市岫岩(原属丹东市)、营口的盖州市等地。 B区的分布是以辽源、东丰、梅河口、柳河为中心,包括公主岭、四平、桦甸及靖宇、扶松、浑江、通化、集安;铁岭地区的西丰、开原、昌图;抚顺地区的清原、新宾等地,即吉林和辽宁的交界处。 A、B两区大石盖墓从调查和清理发掘的情况观察,形制略同,但在墓室结构,器物组合方面又有许多差异,具有区域性、普系性、时间性等问题。 大石盖墓的类型 A区的大石盖墓经清理发掘的有凤城县的东山大石盖墓群②、普兰店市安波乡和双塔乡即碧流河一带大石盖墓群③、双房大石盖墓群④、盖州市的牌仿村和岫岩县的老太坟大石盖墓⑤。上述数十座大石盖墓大致可分以下类型。 AⅠ型:土圹竖穴大石盖墓。即在地面向下挖一长方形土坑,四圹以生土为壁,墓底以生土为地,或铺有少量河卵石。以凤城东山M4为例,石盖半露地面,长2.05、宽1.10、厚0.40米,重约2吨。墓室为长方形,长1.73、宽0.62、深0.40米。墓室四壁以坚硬黄砂生土为壁,墓口四周垫少量石块,墓底铺有少最白色河卵石(图略)。 AⅡ型:土圹石椁大石盖墓。依圹四壁垒砌石块形成椁。四壁砌石仅2~4层,墓底以生土为地。以凤城东山M3为例,盖石裸露于地面,长2.7、宽1.1、厚0.5米,重2.5吨。墓室长方形,长1.65、宽0.65、深0.6~0.8米。墓室四壁砌筑自然石块3~4层,砌筑规整,叠压结实,墓底为坚硬的黄砂生土。 AⅢ型:上圹石棺大石盖墓。依圹四壁立置大石板,这种葬具别于前者,故暂称"石棺"大石盖墓。一般四壁都是大石板立置,有的底铺石板。目前清理的这种类型的墓有双房6号墓、盖州牌仿村、岫岩老太坟大石盖墓,且均出青铜短剑。以双房6号墓为例,盖石已失,据调查盖石为圆形,直径约1.7、厚0.3米。墓室长方形,长1.55、上口宽0.5、底宽0.6、深0.73米。南北两壁用四块石板接筑,南壁长(1.28 0.4)1.68米,北壁长(1.33十0.35)1.68米,东西两壁用两块长0.6、厚0.05米的石板封堵。墓底未铺石,但直接筑在岩石上。 大石盖墓的葬法与葬俗 综观上述业经清理和发掘的大石盖墓,其葬法和葬俗在趋同的状况下又有许多明显的差异。 在A区大石盖墓中,骨骼几乎不存,个别仅有零星碎骨。凤城东山发掘的11座墓葬中,仅M1和M8发现少量经火烧的碎骨,故报道者在葬法和葬俗上未作详尽的说明(附表一),因此给研究者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这11座墓中可观察如下几点,或许给予葬法以切合实际的解释。1.墓顶的封盖石多在长2、宽1、厚0.4米以上,其重量均在2吨以上。按常理不易多次搬动。2.墓室的规模一般多在长1.5、宽0.6、深0.2~0.5米左右。这种墓室规模不易多人合葬。3.没有墓门和墓道,显然没有多次葬的目的。以上三点笔者认为,东山大石盖墓最多,应为两人的一次“拣骨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