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城子墓地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马城子村,太河右岸断崖山的三处洞穴,洞穴编号分别为A,B,C。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3年、1985年两次发掘,共发掘66处墓葬。墓葬独特,有火葬和拣骨葬,随葬动物骨骼等。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装饰品。该墓地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为研究辽东地区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历史文化
大约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来到马城子一带的天然洞穴中居住、生活。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之后,人们筑房能力、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马城子的先人们开始移出洞穴,到山坡下面的河滩筑屋居住。到了最早4000年前,也就是中原文化的青铜器时期,随着文明进一步发展,马城子先人们逐渐意识到应该安葬故去亲人的遗骨。他们把目光落到他们先祖曾经居住过的山洞,将逝去的亲人火化,并将遗骨和生前使用过的工具、陶器等一并随葬在这些洞穴里。
研究结果
在马城子洞穴遗址被发现以后的10多年间,考古工作者在其附近的天然洞穴中又发现多个同类型的文化遗存,清理并保护了数十座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发掘并保护了文物1448件,这些文物遗存表明,这里的文化沉积接近2000年。文物的摆放位置、方式,都从方方面面向现代人描述着当年这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首先,男耕女织分工明显。
在马城子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包括石斧、石刀、石锛、石凿等。
大型石斧及石铲长达30厘米,宽10厘米,制作得又平展,又轻薄,而且刃口非常锋利。其中石斧具有不同的用途,有斜刃、直刃、弧刃;石刀有单刃面和双刃面的区别;石锛、石凿在墓葬中经常成组随葬,有长短、宽窄等不同规格。这些特征表明,马城子人早已结束了一器多用的时代。
专家指出,这些工具在起翻土地、播种锄草、挖地垦荒以及开挖沟渠的时候使用,相比于粗糙的旧石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具备良好的生产力条件。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还注意到这样的细节,男性墓的随葬品多有斧、凿、锛,女性墓中则多有罐及纺轮和装饰品。这反映出马城子人已经确立了以男子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方式,而且出现了较为明确的男女分工。其次,已经开始人工饲养。在马城子遗址,考古人员发掘出数量可观的渔网坠和榛子壳皮,表明当时渔猎和采集还是马城子人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不过,当时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到野外去捕猎,还开始了人工饲养,这主要是从随葬的动物骨头来判断的。在已经发掘的墓葬中,随葬品采用猪、鹿的下颌骨,似乎成了当时的一种习俗。有将近1/2的墓采用猪骨随葬,以猪的下颌骨为主,还有的用猪肩胛骨和肱骨,其他的墓葬随葬品里有鹿下颌骨、鹿掌骨,有的还有一些鸡骨。发掘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一些小的猪骨骼,经过鉴定为不足一年的家养幼猪。专家分析,在马城子文化当中,猪有多种用途,但是限于家庭饲养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随葬也只能用一些小猪。
青铜器时代的马城子文化也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能够考察到这一点,是因为这里的家族式洞穴墓葬群基本保留了当年入葬时的状态,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非常鲜活的资料。在马城子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注意到,仅在一个洞穴中,墓的位置就反映了死者生前地位的差别,居中的多是老年男子,妇女或小孩一般葬在洞的边缘,甚至是洞外。此外就是随葬品的多少。有的葬在洞的边缘的妇女,随葬品只有一件。而同时代的另一个男子,随葬品多达27件,有2件壶,7件罐,1件钵,3件斧,13件陶网坠等,还有猪下颌骨和狗下颌骨等。
在考古工作中,战争的研究往往是通过出土的兵器实现的。在马城子遗址中,不仅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石刀、石簇、骨簇等捕猎工具或兼战斗武器,而且还发现当年血腥战争的生动实例。
在一个年纪在50岁左右的妇女遗骨中,考古人员发现在她的右股骨中段部位有一石簇,明显是射入的,而且将肌体穿透。此外,在她的上腹右侧还有两枚石簇。按照当时马城子文化的习俗,石簇少见于女性墓葬,由此专家推测这个女性是直接死于战争。
这样的场景在发掘时并不是一个孤例,还有一个近60岁的男子,他的腰间脊椎处被一带铤石簇穿透。同时,他的右臂旁边随葬有21枚凹底的石簇,与敌方石簇有明显区别。专家分析,在纷乱的部落战争中,生活在马城子的老年人行动迟缓,留恋家园,往往容易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考古工作者主要通过发掘出来的陶器形状、种类等基础资料来比照、确定各种古老文化之间的联系。
在马城子的周边地区,已经发现了更为古老的人类文明,考古工作者研究发现,从马城子文化中可以找到与这些文化有某种关联的一些证据,但无法形成定论,这大约也是将马城子的考古发现确定为一种文化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只带有中原特色的三足陶鼎的发现意味着什么?靳军说:“这至少证明,当时的中原文化已经影响到这里。”
可以想象,在5000年前,已经来到本溪的东北先人们与中原地区的先人们,通过某种形式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