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山铜矿遗址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279年,南陵大工山铜矿从西周到南宋,延续时间长达两千余年,其采冶、炼铜十万余吨,可供打造百万件的青铜器。铜在战国时期是战略意义的物资,南陵铜质优量大。据史料记载,楚国在消灭越国之后,旋即在皖南设置“陵阳郡”,所产铜材被誉为“陵阳之金”。
1984年开始,南陵县文管部门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在大工山一带的地表存有大量陶片,甚至连农民的菜园地里都有,还发现多处疑为人工开凿的坑道以及多处古人生活及烧烤的痕迹。南陵县文管所将这一发现逐级上报,引起了芜湖市、安徽省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198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根据南陵县文物普查情况对南陵境内这些发现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复查,终确定了它就是湮没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铜冶遗址。
1987年开始,安徽省铜陵市文物部门先后多次对凤凰山铜矿遗址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清理出多处古代采矿井巷和一批采掘生产工具,并在附近相继发现了不少采矿和冶炼遗址。
大工山铜矿遗址包括塌里牧铜矿遗址、江木冲冶炼遗址、刘家井冶炼遗址、破头山采矿遗址等。塌里牧遗址位于大工山西北部,距县城18公里,与另一处古铜矿遗址江木冲遗址隔山相守。塌里牧遗址西面毗邻铜陵市,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是一处集采矿、冶炼为一体的自汉至宋代时期的遗址。发源于大工山的江木冲河流经遗址东侧,汇入繁昌黄浒河,由荻港入长江。
1991年10月至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南陵县大工山区西边冲古铜矿遗址进行发掘。发掘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发现春秋时期炼铜炉5座,其中1号炉的炉基结构清楚,炉缸、风沟、渣坑保存完好。炉西侧有一座用石块垒筑的房基,长3米,宽4米,是当年用以休息和堆放冶铜器材的工棚,炉前有一片开阔地,是炉前工的操作台,操作台下是一个深3米的大渣坑,用以存放炼铜的弃渣。在操作台的东侧,发现了一块用于铸造青铜工具的石范,其型腔清晰光滑、浇口明显。在2号炉东侧的灰坑里,发现了大量陶器残片,可辨认的器形有夹砂陶盆形鼎、高足鬲、印纹陶双耳罐、泥质陶高柄豆、原始青瓷碗等春秋时期的生活用具。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铜矿石、小铜块、小铅块、小件铜器和石球、砺石、石臼、塔形铜渣、木炭等冶铜生产的原料、燃料和工具。
铜陵市的木鱼山、金牛洞,南陵县的江木冲、塌里牧四处,发现一批西周、春秋炼钢竖炉,唐宋矿石焙烧窑、圆形炼铜地炉,汉唐地下采矿场等重要遗迹,出土铜锭、铜器、铁器、陶器等物。
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不仅为寻找中国的“丹阳铜”产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和物证,而且为探索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青铜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研究中国古代采矿、冶金技术的历史进步,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史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铜矿的大规模开发,是皖南地区青铜文化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大工山、凤凰山为中心的南陵、铜陵、繁昌等地先后发现周代采铜矿井遗址和铜冶炼遗址数十处,时代早可达西周。这一区域内还分布着众多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遗址,同时这里也是土墩墓分布密集的区域,如此繁盛景象的出现,说明皖南地区在周代江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1996年11月,南陵县大工山铜矿遗址和毗邻的铜陵凤凰山铜矿遗址一起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为加强遗址保护,铜陵市文物局委托安徽省文物保护中心编制了凤凰山铜矿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工作计划,并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保护规划编制立项。2013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凤凰山铜矿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同时,铜陵市委托专业规划编制单位,联合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做好凤凰山铜矿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2018年,铜陵市启动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界桩制作以及环境整治项目招标工作。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与工业遗产规划编制项目。推进国保单位大工山—凤凰山铜矿遗址和浮山摩崖石刻的保护规划编制;积极开展《铜陵市历史建筑与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据史书记载,汉代产铜地不少,相对于全国各地设置的37处盐官、48处铁官而言,当时政权只在丹阳设了一处铜官,丹阳铜官在汉代青铜文明、青铜工业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丹阳有铜山,“铜山在繁昌区东南五十里,出好铜,古所谓丹阳铜”。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政权曾设的铜官于今天的铜陵铜官山下,凤凰山地区发现的西汉时期的铜矿采冶遗址,很可能就是属于当时铜官管辖下的一个地区性采冶场所。还有一些刻有“铜出丹阳”的铭文镜。“汉有善铜出丹阳”,当时好的铜在丹阳。丹阳曾是古地区名,又称“丹阳郡”,铜陵地区西汉隶属于“丹阳郡”,以今天的行政区划看,其辖区包括安徽池州以东,江苏句容以西,北至长江南岸,南抵浙江安吉一带,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宣城地区。皖南古代铜矿生产的铜原料大致有三个去向:铜原料外运、就地加工、在矿区附近铸钱。从《六安出土铜镜》、《皖江汉魏铜镜选粹》等公开发表的资料看,皖南有可能是战国汉魏时期铜镜的一个铸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