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从肩到尾约有60厘米长,四肢和耳长相对身体的比例为猫科动物中最大者。皮毛黄色,且具黑斑。皮毛上的黑斑或条纹在不同个体中有大小和位置的差异。腹面及靠近嘴部区域呈白色。两耳间的头顶部位有纵向条纹,一直延伸到背部分为四段。条纹至肩起分散为斑点状延伸至臀部,垂直分布的黑斑与尾部环纹融为一体。尾尖黑色。耳背黑色,中有一条白纹间隔。某些薮猫分布区,全身黑色的个体也有出现。
大小量度:头体长67~100厘米;体重♂9~18千克,♀9~13千克;尾长40厘米;肩高53厘米。
栖息环境
薮猫主要栖息于各类大草原,最常见于芦苇丛、沼泽地等潮湿环境中,偶尔出现在林缘地带以及草叶茂盛的森林空地。
生活习性
除交配期以外独行性。黄昏至次日黎明最为活跃。中午或偶尔夜间休息。有时会在白天觅食,尤其在阴天和天气变冷时。在旱季会减少活动。最善隐藏于高草丛后,修长的颈部和四肢可使薮猫在高草丛中将头抬得很高,以此跟踪猎物。一旦发现猎物,薮猫可以跳4米远、1米高,用前爪抓住猎物。它们一般用尖叫声进行交流,也用咆哮声和呼噜声交流。薮猫并非社会化物种,但在某些情况下,雄性与雌性相遇后会在短期内结伴、觅食以及共同栖息。雌性通常比雄性活跃。
最小领地范围11.6km²,影响领地的因素包括食物、资源以及隐藏处的多寡。雌性领地不会与其他雌性的重叠,但可以和雄性领地重叠。雄性以出生地为原点,9.6km为半径建立领地。重返旧栖息地的薮猫,其领地的平均规模为6.2km²,明显低于其他土著个体。标记领地的方式包括排尿、贴地蹭面、尾腺擦地等。
薮猫食物中93.5%是啮齿类的鼠、鼩鼱等动物,鸟类占食谱的5%。其他还有昆虫、青蛙、蜥蜴等。偶尔会潜入水下捕捉活鱼。极少食用腐肉。 有报道称,薮猫可能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例如小羚羊,但是90%的猎物重量都不超过200克。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除了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以外,都能见到它们的足迹。撒哈拉以北极其稀少。
原产地: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布隆迪、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布)、刚果(金)、科特迪瓦、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韦。
可能绝迹地:阿尔及利亚。
再引进地:突尼斯。
繁殖方式
婚配为一雄多雌制,无繁殖间隔期。通常春季交配,雌性发情前会用几天时间寻觅配偶。发情期仅1天。薮猫一般利用土豚的洞穴繁殖。
雌猫妊娠期10~11周,每胎2~3仔,偶有1或5仔的情况。初生幼仔重约250克,11天时体重翻倍。幼仔9天睁眼,4周后可吃固体食物。哺乳期4~7个月。6个月左右犬齿发育完成。幼猫在被驱离家园去寻找自己领地前,至少由母猫抚育一年,雄性不提供亲代抚育。独立后的雄猫花费1~2年拓展新领地。长到18~24月时进入性成熟期。
野生薮猫平均寿命10年,最长寿者23年。圈养薮猫平均寿命22.4年。
种群现状
薮描常见于大型国家公园和重要保护区,保护区以外的种群境况尚不明确。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最适生境地的最小密度为0.42只/千米²(Geertsema 1985),在赞比亚的卢安贝国家公园,其最小密度为0.1只/千米²(Thiel 2011)
由于在南非的农场地带遭到大量捕杀,如今那个地区的薮描数量非常稀少,并不再出现于人类居住区。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4年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