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香港国际机场(ICAO:VHHH;IATA:HKG),位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界大屿山赤鱲角,机场设有182个停机位、两条跑道,跑道长度3800m,方向70度和250度,编号07L/25R、07R/25L。24小时全天候运作;香港国际机场曾在十二年内被英国航空评级机构Skytrax八度评为全球最佳机场。
自香港国际机场在1998年7月启用以来,一直坚守“安全、营运效率、顾客服务及环境”四大原则,先后超过60次获选为全球最佳机场。机场拥有两座客运大楼及两条跑道,为香港带来巨大的社会及经济价值。机场与业务伙伴约73000名人员紧守岗位,巩固了香港在国际及区域的主要航空物流中心地位。为应付机场的长远需求增长,机场管理局正计划扩建成为拥有三跑道的世界级顶级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成立至今, 一直是国泰航空、国泰港龙航空、香港华民航空、香港航空以及香港快运航空的枢纽机场,同时为国际航空联盟寰宇一家的重点机场,由2010年起,香港国际机场的货运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也是以国际旅客客运量计算世界第二最繁忙机场。 机场连接全球约190个航点,超过10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营运,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6年,香港国际机场的总客运量达7050万人次,总航空货运量共452万。
基础设施
一号客运大楼
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为香港国际机场首座客运大楼。大楼占地57万平方米,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厦建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有关纪录于2008年被面积达98万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打破。大楼内设登机柜位、接机区及香港机场购物廊。机场客运廊(即登机闸1-80 及511-530)也位于一号客运大楼的建筑内。
香港国际机场的一号客运大楼由英国著名建筑师霍朗明设计,有55,000平方米的玻璃幕墙及117,000平方米的地毯。客运大楼的设计灵感来自飞行概念,呈Y字型,尽量使乘客方便而设计,包括简单清晰的指示牌、3公里长的自动行人扶手电梯、无人驾驶铁路等,令旅客可快捷方便地穿梭整栋大楼。设计亦使旅客能使用最短的时间,可以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往返市区,因此除于大楼旁设有机场快线外,也设有地面运输中心,提供机场巴士服务、的士服务、酒店专车泊位等。一号客运大楼先后两次进行扩建,西北客运廊于2000年1月启用,而扩建后的东面大堂则于2004年落成,另外一号客运大楼南北两侧均预留扩建空间。
大楼内设登机柜位、接机区及香港机场购物廊。机场客运廊(即登机闸1-80 及511-530)也位于一号客运大楼的建筑内。
一号客运大楼的机场客运廊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总共设立有49个停机位,设立于停机坪上的停机位则有27个,而货运停机坪的停机位则有36个。中央客运廊的一个停机位和西北客运廊的四个停机位,建设了两道不同高度的登机桥,及东面客运廊由原来的两道登机桥所修建成为的三道登机桥,可以供予新一代的大型飞机空中客车A380停泊。此外,香港国际机场于2005年10月特别为到小型客机设置了专用的N20登机桥(即20号登机闸口)。另外,用作显示各闸口航班状况的提示板亦改为液晶显示屏。
为配合香港法例,2007年起客运大楼非禁区部份已列为禁烟区。而客运大楼设有残障人士辅助设施,亦达至国际标准。香港电讯商电讯盈科所提供的免费Wi-Fi覆盖整座一号客运大楼,任何人士皆可免费使用。
二号客运大楼
香港国际机场二号客运大楼(施工期间称为航天广场)是香港国际机场第二座客运大楼,耗资28亿港元兴建,于2007年2月初开始投入服务,于同年6月1日举行正式开幕典礼。此客运大楼将于2019年改建配合三跑道系统,此安排原为最极端情况下的建议,但最终仍须采用,被批评为浪费公帑及资源。二号客运大楼占地140,000平方米,耗资28亿港元兴建,计划建设为一个接通海、陆、空交通的枢杻。除了机场的航空功能外,二号客运大楼同时接驳海路的海天客运码头;同时,陆路方面则设有大型旅游车总站,汇聚通往中国内地、香港酒店及旅行团的客车服务。二号客运大楼与多项新落成的设施,将会合并构成香港国际机场北面商业发展计划——航天城。
二号客运大楼东北面的七层高的机场行政大楼(HKIA Tower)为香港机场管理局的总部,于2007年2月26日正式开幕,总楼面面积为19000平方米。大楼天台辟为机场展望台,与航空探知馆连接。全新二号客运大楼扩建由Aedas担任主设计建筑师。改建后的二号客运大楼将拥有全面处理离境/到达行李搬运的能力,建筑面积100,000平方米提升至250,000 平方米。
二号客运大楼在3楼(地面层)的两端及中间均设有出入口分别连接地面运输中心及一号客运大楼抵港层。二号客运大楼的登机柜位设于第5层,设有56个登机柜位,有需要时可增至112个。现时大部份登机柜位仍空置,共有3个登记区(N、P、Q),合共24间航空公司在此办理登机手续。乘客可于二号客运大楼登机柜位的另一端进入3楼办理登机手续及通过香港海关后,便可前往第一层乘搭旅客捷运系统,前往一号客运大楼东大堂登机,唯前往33-80号闸口的乘客需在东大堂换乘另一捷运路线。3楼的过境巴士设36个旅游车上客位。
中场客运廊
中场客运廊位于香港新界赤鱲角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以西的中场范围内,楼高5层,总面积达105,000平方米。中场客运廊根据《中场范围发展计划》于年动工,由凯达环球负责设计,金门建筑为总承建商,项目耗资逾100亿港元,2011年1月,机场管理局宣布启动中场范围第一期的发展计划,计划耗资70亿港元,包括兴建设有20个停机位的中场客运廊、一条跨场滑行道,以及伸延现有的旅客捷运系统,连接中场客运廊。2014年11月25日下午,香港机场管理局为中场客运廊举行平顶仪式。中场范围发展计划将为机场提供额外的停机位、机坪设施,以及新的客运廊,令香港可应付直到2020年的预计航空交通需求。2015年年底竣工,2015年12月28日局部启用,2016年3月31日正式启用。第一中场客运廊将会分为南北两翼,南翼设有9道登机桥及1个遥距停机位登机闸口,北翼则设有10道登机桥;共20个廊前停机位及1个遥距停机位登车处,其中19个廊前停机位附设登机桥(闸口201至219),包括两个可容纳空中巴士A380的停机位。候机区设有商铺、食肆及航空公司贵宾室。客运廊于营运初期,每年可以接待1,000万人次的客运量。
中场客运廊由Aedas担任主设计建筑师,奥雅纳负责设计,项目耗资逾100亿港元,2015年年底竣工,2015年12月28日,中场客运廊局部启用,首班出发的航机为香港航空前往冲绳的航班HX658,直到2016年3月31日中场客运廊举行开幕典礼,全面投入服务。
中场客运廊每年可处理额外 1 000 万人次客运量。中场客运廊共有五个楼层,总面积达 105 000 平方米,提供 20 个停机位,以伸延扩建的无人驾驶列车,连接一号客运大楼。
中场客运廊将会分为南北两翼,南翼设有9道登机桥及1个遥距停机位登机闸口,北翼则设有10道登机桥;共19个廊前停机位,闸口号201至220,及1个遥距停机位登车处,当中包括两个可供A380飞机停泊的机位。由现有的旅客捷运系统连接机场一号客运大楼。客运大楼亦增设多项新设施,包括备有充电设施的座椅、躺椅设计的座椅和观景台等。候机区设有商铺、饮食店及航空公司贵宾室。
中场客运廊的登机闸口安排给香港航空优先使用,后来香港快运航空、捷星航空、乐桃航空、亚洲航空、宿雾太平洋航空也于2016年2月2日成为第二批使用中场客运廊的航空公司。
北卫星客运廊
北卫星客运廊是香港国际机场的航厦之一,坐落于一号航厦以北,楼高两层,面积达20,000平方公尺,设有10个供窄体飞机停放的廊前停机位(闸口501至510),候机区设有10间商铺及2间食肆。客运廊于于2009年12月中开始投入服务,预计每年可接待逾500万人次的旅客。
海天客运码头
海天客运码头目前是附属于香港国际机场的过境渡轮码头,位于机场东北面。前身是赤鱲角码头,为境内码头,提供来往屯门、大澳及沙螺湾的渡轮;码头于2003年开始改作境外服务,原有的渡轮服务则移往东涌新发展码头。目前有59家航空公司参与提供办理登机手续服务,每天共有近70个班次。来自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及澳门的旅客若要乘搭香港国际机场航班,先在当地办理出境手续然后乘坐渡轮到达此码头,无需办理入境香港手续即可乘坐旅客捷运系统进入机场管制区域登机;乘搭航班抵达时转搭渡轮离港亦可。
禁区
1/F - 香港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中场客运廊车站
2/F - 行李处理系统处理室
3/F - 不设此层
4/F - 遥距停机位登车处、政府部门及航空公司办公室
5/F - 抵港层、政府部门及航空公司办公室、转机区
6/F - 离港层:候机厅及商店
7/F - 离港层:食肆及航空公司贵宾室
交通换乘
香港国际机场是目前香港最大的交通枢纽,而其的多式联运系统可来往香港多个地点和到达不同珠江三角洲的各地点。
来往香港多个地点:
乘搭机场快线前往中环只需 24 分钟,前往亚洲国际博览馆只需两分钟
49 条专利巴士路线
每天有约 700 班本地旅游车由机场前往市区
连系珠江三角洲:
每天有 550 班内地客车来往机场,连接超过 110 个内地城市及县镇
从海天客运码头开出的渡轮,可于30 至 90 分钟内到达珠三角港口
每日有约 295 部“航天跨境轿车”来往机场与珠江三角洲城镇
目前,有九个口岸提供这项跨境快船转驳服务,分别是深圳蛇口、深圳福永、广州南沙、广州莲花山、东莞虎门、中山、珠海九洲、澳门外港客运码头及澳门氹仔。在蛇口、澳门外港客运码头、澳门氹仔、福永或东莞虎门登船的旅客,更可预办行李托运手续,省时省力。
机场快线
机场快线是可快速到达机场的专线铁路,每12分钟一班,机场快线站点附近还有穿梭巴士,方便旅客快速到达站点周围的宾馆。
巴士
机场的巴士服务可分为五类。分别为机场巴士、对外巴士、通宵巴士、机场及东涌区内巴士服务,以及跨境巴士。
机场巴士
机场巴士编号以A字为首,由机场客运大楼开出经青屿干线直接前往市区,不经东涌及机场后勤区,路线使用车辆普遍较其他机场巴士线为佳,车资亦较高,除A35线外,A线亦是香港唯一可以在售票处购票的巴士路线(城巴629线除外),乘客可以在机场地面运输中心的城巴和龙运客务中心购票。
城巴负责营运前往香港岛及九龙区共5条机场巴士路线,分别为前往鸭脷洲鸭脷洲邨的A10线、北角码头的A11线、小西湾蓝湾半岛的A12线、红磡站的A21线及蓝田站的A22线。城巴统称以上路线为城巴机场快线。
龙运巴士则提供前往新界区的巴士服务,共5条的的机场巴士路线,分别为往荃湾愉景新城的A31线、屯门富泰邨的A33线、沙田愉翠苑的A41线、马鞍山耀安邨A41P线及往粉岭联和墟的A43线。
新大屿山巴士提供一条往大屿山的巴士路线,为以梅窝码头为终点站的A35线。与其他A线不同,A35需绕经机场后勤区及东涌。愉景湾交通提供往愉景湾的机场巴士服务。珀丽湾客运亦提供往珀丽湾的机场巴士服务。
对外巴士
对外巴士编号以E字为首,除E31、E21A、E21X只前往东涌逸东邨外,其余E线均提供连接机场及市区的服务,只有该等路线需途经东涌市区和机场后勤区,故车资比机场巴士为低。城巴及龙运巴士均提供多条对外巴士路线,连接机场及香港岛、九龙、新界各区。
通宵巴士
于各A及E线服务时间终结后,龙运、城巴、愉景湾巴士提供多班往返市区的通宵巴士服务。路线号码都以N为首,其中往返港岛的N11、往返油尖旺的N21、往返荃湾的N31和往返愉景湾的DB02R全晚提供服务,其余路线则会在凌晨零时左右由机场发车往市区和在三时至五时左右由市区发车往机场。
跨境巴士
跨境巴士服务在2003年开始运作,连接各珠三角城市。机场认可的营运商包括香港中旅汽车服务、永东直通巴士、环岛大陆通。
的士
香港的士有三种类型,各使用不同的专用通道。的士有红色(市区)、绿色(新界)、蓝色(大屿山)之分。
市区的士:可行走机场及香港各区,但不得行走东涌道及大屿山南部的道路。起步价为22港元,2千米之后为每0.2千米1.6元,等候时间为1.6元/分钟,每件行李(轻便行李除外)或每只动物5元。
新界的士:只可行走新界地区,以及大屿山及赤鱲角若干指定道路,以接载乘客往返地面运输中心。起步价为港币18.5元,2千米后为每0.2千米1.4元,等候时间为1.4元/分钟,每件行李(轻便行李除外)或每只动物5元。
大屿山出租车:可行走大屿山及机场岛各区。起步价为港币17元,2千米后为每0.2千米1.4元,等候时间为1.4元/分钟,每件行李(轻便行李除外)或每只动物5元。
停车场
香港国际机场提供4个停车场。
1号及4号停车场与一号客运大楼相连,1号停车场(露天)提供短期停车位;4号停车场(室内)提供短期及长期停车位。两者合供提供二千多个停车位。2号及3号停车场与二号客运大楼相连,2号停车场(露天)提供短期停车位;3号停车场(露天)提供长期停车位。两者合供提供1400多个停车位。而二号客运大楼东北边亦设有机管局及政府专用停车位。客运航空公司及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