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
食用油类型品种。甘蓝型。生育期221天。杂交种。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中等绿色,叶片长度短,宽度中;裂片数4.0个;叶柄短;主茎无蜡粉,主茎花青甙显色弱;开花期极晚,果身长度长,角果姿态平伸;籽粒黑褐色;株高163.20厘米,分枝部位高度56.10厘米,有效分枝数6.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29.4个,每角粒数23.1粒,千粒重4.30克。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1.46微摩尔/克,含油量46.63%。低感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
2、产量表现
第1生长周期亩产181.9千克,比对照陕油28增产7.16%;第2生长周期亩产202.4千克,比对照陕油28增产9.08%。
3、栽培技术
1.播种:陕西关中和晋南9月15日至25日,陕南9月25日至30日。
2.施肥:亩施纯氮12~15千克、五氧化二磷6~7千克;硼肥可施硼砂750~1000克/亩,或适量速溶硼肥,缺钾地区要补足钾肥。
3.密度:亩植2万株。
4、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适宜在陕西关中、陕南和山西南部冬油菜区种植。
1、形态特征
该品种弱冬性三系甘蓝型油菜,全生育期240-250天,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幼茎紫红,心叶黄绿紫缘,深裂叶,叶缘钝锯齿状,顶裂叶圆大,叶色深绿,花色黄,花瓣大而侧叠,匀生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小,角果浅紫色、直生、中粗长而粒多。株高16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0个左右,每角粒数24.8粒,千粒重3.0克。该品种芥酸含量0.36%,硫苷含量29.59μmol/克。粗脂肪含量42.71%,抗(耐)病能力与秦油2号相当。
2、产量表现
1999-2001年参加黄淮区试。1999-2000年度平均亩产215.93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5.78%。2000~2001年度平均亩产207.18公斤,较对照秦油2号增产0.08%。两年平均亩产211.56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91%。2001年度生产试验189.09公斤,较秦油2号减产0.71%。
3、栽培技术
1.播期:当旬平均气温降到19-18℃或冬前>0℃有效积温达900℃时的始期为直播适期。
2.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育苗移栽每亩苗床地播0.5公斤;苗床地与大田移栽地比例为1:5。
3.密度:水肥地每亩留苗0.6-1.0万株,旱肥地和晚播田每亩留苗1.0-1.3万株。
4.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好硼肥。每亩施纯氮10-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硼肥可亩施硼砂0.5-0.75公斤或将100克高效速溶硼肥在蕾苔期分两次喷施。
5.黄淮流域要作好防冻保苗,长江流域要作好排涝渍。
4、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该品适于在陕西、河南(驻马店除外)省及江苏安徽的淮北地区两熟制油菜产区种植。
1、形态特征
属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下游地区234天左右,黄淮地区243天左右,长江中游地区216天左右。子叶肾脏形,苗前期生长较慢,叶深裂,叶色深绿,叶片厚,蜡粉厚,叶片较圆,茎杆粗壮,绿色,花淡黄色。株高17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2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黄淮地区308个左右,长江下游地区433个左右,每角粒数23粒左右,千粒重3.14克左右。田间抗性调查结果:长江下游地区菌核发病率32.67%、病指16.3,病毒病发病率28.9%、病指18.8;黄淮地区菌核发病率22.19%、病指14.36,病毒病发病率14.36%、病指6.53;长江中游地区菌核发病率11.78%、病指4.26,病毒病发病率1.25%、病指0.81。2005年抗病性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芥酸含量0.35%,硫苷含量22.99微摩尔/克,含油量40.4%。
2、产量表现
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4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1.8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36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01%。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3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35%。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1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7%;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74%。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31%。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2.7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3%;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2.6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7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11%。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0.08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5.14%,减产不显著。
3、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适宜在陕西、甘肃陇南地区、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1、形态特征
甘蓝型、半冬性、化学诱导型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4.9天,比对照秦优7号早熟0.6天。子叶肾脏形,裂叶型,叶中等绿色,叶缘缺刻中等,角果黄色,籽粒黄褐色。菌核病发病率17.85%,病指11.75,病圃诱发鉴定结果为低感。该品种抗倒性强,在2年国家区试中,21点次全部直立未倒。株高156.69cm,一次有效分枝数6.8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24.84个左右,每角粒数21.66粒,千粒重4.22g。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7.65μmol/g饼,含油量46.76%。
2、产量表现
2016~2018年度参加国家冬油菜黄淮区品种区域试验,第一年度,平均亩产226.96kg,比对照增产8.3%,含油量48.14%;第二年度,平均亩产235.55kg,比对照增产8.8%,含油量45.37%;两年平均亩产231.25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5%,增油率16.73%;两年21点次,20点增产,仅1点减产。
3、栽培技术
1.播期:黄淮区9月中、下旬播种。
2.播量:直播亩用种量0.25~0.30kg,育苗移栽亩用种量0.1~0.2kg。
3.种植密度:水肥地2.0~2.5万株/亩,旱薄地适当增加。
4.施肥:每亩施纯氮10~12kg,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和硼肥。
4、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适宜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河南、陕西关中、山西运城、甘肃陇南的冬油菜区种植。
1、形态特征
为甘蓝型双低油菜半冬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平均全生育期185.9天,与对照高油605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绿、色浅,叶大、薄,裂叶2~3对,深裂叶,叶缘锯齿状,有蜡粉,花瓣较大、侧叠,花色黄。平均株高169.88厘米,有效分枝部位高67.51厘米,有效分枝数7.81个,主花序有效长度60.03厘米,结角密度1.22,角果长度6.77厘米,每株有效角果291.12个,每角粒数18.59粒,千粒重3.76克,籽粒黑色。两年省区试田间调查冻害率23.18%,冻害指数9.15%,菌核病发病率9.34%,病害指数5.68%。经农业部油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4%,硫苷含量28.56微摩尔/克,含油量42.76%。
2、产量表现
2008-2009年参试,平均籽粒亩产量为157.91公斤,比对照高油605增产8.68%,增产显著;2009-2010年续试,平均籽粒亩产为111.96公斤,比对照增产11.0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籽粒亩产量为134.96公斤,比对照增产9.08%。2009-2010年度全省生产试验,籽粒平均亩产91.4公斤,比对照增产26.9%。
3、栽培技术
1.播期:适宜播期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
2.播量:苗床亩播种量0.35-0.5公斤
3.种植密度:直播密度每亩12000-15000株,移栽密度6000-8000株,苗龄30-35天,3-4片真叶时开始移栽。
4.施肥:亩施肥总量氮肥8-10公斤,磷肥3-5公斤,钾肥5-7公斤,硼砂1公斤,其中,氮肥总量的50%、磷、钾肥总量的80%作基肥;苗期和蕾薹期要用优质高效硼肥进行叶面追肥。
4、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
适宜福建省作冬油菜种植。
秦优系列油菜家族庞大,品种还有秦优DK4、7号、19、33、39、79、858、919、919R、1618、1699、1703、1708、1717、1718、1807、1808、R1890、R1892、R189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