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IPhO),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高中物理学科竞赛之一,由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委员会IPhOC主办。其始于1967年,首届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该竞赛旨在促进国际间物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每年由不同国家承办,吸引着全球各地的物理优秀高中生参加,而代表参赛者需经过本国选拔,一般每年7月举行。
目录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介绍

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的英文全名是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缩写为IPhO。IPhO的宗旨是通过组织国际性中学生物理竞赛来“促进学校物理教育方面国际交流的发展”,以强调“物理学在一切科学技术和青年的普通教育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IPhO经过近30年的成功举办,其国际声望越来越高,它的作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欧洲物理学会(EPS)所肯定.鉴于IPhO在促进物理教育进步和推动国际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绩,国际物理教育委员会(ICPE)于1991年10月向IPhO颁发了永久性的铜质奖章,轮流由举办国保存。

2024年7月28日,2024第54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闭幕。

历史沿革

为组织国际性物理学科竞赛,波兰的Cz.Scistowski教授、前捷克斯洛伐克的R.Kostial教授和匈牙利的R.Kunfalvi教授作了艰苦的准备工作,使得首届IPHO于1967年在波兰的首都华沙举行。第一届赛事仅有波兰、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牙和财罗马尼亚参加。第2届IPhO于1968年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举行,前苏、东德和南斯拉夫等国也组队参加,参赛国增加为8个。第3届IPHO于1969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举行,参赛国不变。而后,第4、5届相继在前苏联的莫斯科和保加利亚的索菲亚举行。1972年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举办第6届赛事时,法国与古也办参加。这是第一次有西方国家和非欧州国家加盟IPhO。以后参赛国逐渐增多。1981年越南作为第一个亚洲国家参赛,1985年加拿大作为第一个北美国家参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中国与美国正式参加竞赛,这是IPHO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中国的理论高教育水平和美国的高科技水平是举世公认的。1987年澳大利亚第一次组队参赛,这意味着IPhO活动已扩展到除非州以外的全世界四大洲。1993年在美国的威廉斯堡举行了第24届IPhO,参赛国已多达40个。

竞赛章程

竞赛设立由参赛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委员会。竞赛章程规定:目的是为增进中学物理教学的国际交流,通过竞赛促进开展物理学科的课外活动,以加强不同国家青年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合作。同时帮助参赛者发展物理方面的创造力,把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PhO每年举办一次。由各会员国轮流主办,并由各代表团团长和一名主办国指定的主席组成国际委员会。国际委员会的任务是公平合理地评卷,监督章程规定的执行情况,决定竞赛结果。

每个参加国应派出一个代表团,通常最多由五个学生(参赛者)和两个陪同人员(代表领导)组成。参赛者应为普通中学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即那些不能被视为大专的学校)。在比赛当年完成学校考试的学生,只要他们尚未开始大学学习,就可以成为该团队的成员。参赛者的年龄在比赛当年的6月30日不得超过20岁。

代表团团长必须是物理学专家或物理老师,能够胜任解决比赛中的问题。IPhO的工作语言为英语,他们每个人都应该会说英语。代表团团长有责任将问题翻译成学生所需的语言。

奥林匹克比赛组织者根据计划确定到达和离开的日期,以及代表团应从其所在国家/地区出发的地点。组委会负担从抵达日至出发日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的每个代表团的费用。

竞赛一般于每年7月举行。竞赛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进行3道理论计算题竞赛,另一天的竞赛内容是1—2道实验题。中间有一天的休息。参赛者可使用计算尺、不带程序编制的计算器和对数表、物理常数表和制图工具,但不能使用数学和物理公式一览表。

竞赛题由参加国提供题目,主办国命题。在竞赛前,赛题要保密。竞赛题内容包括中学物理的4个部分(力学、热力学和分子物理学、光学及原子和核物理学、电磁学),解题要求用标准的初等数学而不要用高等数学。主办国提出评卷标准并指定评卷人。每题满分为10分。各代表团团长同时对自己团员竞赛卷的复制品进行评定,最后协商决定成绩。

理论考试的总分数为30分,实验考试的总分数为20分。竞赛组织者应确定在考试中如何分配分数。在初步评分(与代表团领导讨论评分之前)之后,组织者将根据以下规则为金牌,银牌,铜牌和荣誉奖设立最低标准(以分数表示):

金牌应授予8%的参赛者。

金牌或银牌应授予25%的参赛者。

金牌,银牌或铜牌应授予50%的参赛者。

应向67%的参赛者颁发奥林匹克奖章或荣誉奖。

得分最高的参赛者(绝对优胜者)除获得金牌外,还将获得特别奖。

与上述百分比相对应的最小值应四舍五入。如果国际委员会成员中有一半或以上赞成,则建议的最低要求应视为已通过。仅获得参加证书的候选人的结果应在国际理事会成员和获准出席会议的人员的严格掌握之中。

机构设置

IPhO的权威机构是赛期中由各国领队和教学领队(在我国也常译为副领队)组成的国际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主办国的一名代表任主席.在每届赛事开幕式后的第一次领队会上,主办国的这位代表(通常是该届组委会的执行主席)在其座位上对着话筒发言时刻,便是本届国际委员会的诞生时刻,讲台上的那个席位也就自然地成了主席专座。

国际委员会有权对竞赛章程和考纲提出修改意见;有权对东道国准备的理论考题进行有限制的选择和对理论、实验考题及评分标准提出修改意见;有权确定竞赛结果的名次;有选定以后各届竞赛的主办国.委员会的决议按简单多数举手通过,各国领队和教学领队票权均等,不过尚未发现有哪一个代表队的这两票分别投在不同的“阵营”中.表决时赞成与反对票数相同时,主席票所在的一方获“胜”.这是主席仅有的一份权威,尽管其实施的概率微乎其微。

通常情况下,闭幕式之前的最后一次领队会议结束时,在掌声中本届国际委员会自动解散。

随着参赛国越来越多,两届赛事之间需要协调和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种情况,1983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14届竞赛期间,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GunlerIJnd博士提议建立常设性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秘书处”.此提议即被采纳,旋即推选波兰科学院的WaldemarGorzkowski(高日科夫斯基)博士为秘书,任期5年.高氏当选后,为IPh0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第14届的16个参赛国扩大到第28届的55个参赛国,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高氏的个人努力.为了分担秘书的一部分工作,后又增设副秘书一人.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正职还是副职,IPhO的秘书均有职无薪,而且在每届国际委员会中除非他们兼任本国领队或教学领队,否则甚至不能成为一名普通的委员.高氏为人谦逊,从不以国际竞赛的权威自居,虽然体质较弱却仍为IPhO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赢得的是人生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东西——受人尊敬,也许这正是学科竞赛不具有商业性价值的可贵之处。

赛事流程

赛期一般为9天。第1天报到后,队员和领队分开居住,住地一般相距几公里以上。东道国为每一参赛队学生配备1名翻译兼导游,这对东道国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有些国家难以承办IPhO活动,其部分原因也在于此。因华裔子弟遍布世界各地,东道国为我们代表队配备的翻译几乎都是在该国读研究生的华人学子。

第2天上午是开幕式,常在大学礼堂举行,气氛淡雅肃穆,学术气氛浓厚。开幕式后领队与队员暂不往来,且自觉地互不通电话联系,有事均通过翻译转达。第2天下午学生由主办者组织旅游或参观,领队们则参加本届国际委员会正式会议并集体讨论、修改和通过理论赛题,再由各国领队将题文翻译成本国文字,交由组委会复印。会议开始时,各国领队与观察员分别就座,组委会执行主席及其助手们的座位安排在正前方。东道国将3道理论题的题文和题解,以及评分标准的4种文本(英、俄、德、法)之一发给各国领队。大约一小时后,命题者代表用英语向大家介绍该题的命题思想及解题思路等,然后大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最后通过这道理论题。3道题逐题进行,若其中某道题被否决,组委会便公开备用的第4道题。

3道题通过后常已近深夜,这期间除晚餐外,还供应饮料和点心。中国领队们而后所做的翻译工作,一般都会持续到次日清晨6点左右,真可谓"通宵达旦"。

第3天上午8点开始,学生们进行5小时的理论考试,其间有饮料和点心供应,学生们用本国文字答卷。组委会为领队们安排旅游或参观活动;尽管大多数人已经非常疲乏,也许因为身临异国他乡,仍是游兴十足。第3天下午东道国安排的休息性活动常能使领队与学生有机会见面,然而师生间很少谈及上午的考试,为的是不在情绪上影响后面的实验考试。

第4天讨论、修改、通过及翻译实验赛题。实验赛题为1-2道,2道居多。

第5天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在上、下午进行5小时的实验考试。若有2道题,则每题2。5小时。实验考试后学生们的紧张情绪骤然间消失,队与队之间频繁交往,学生们"挨门串户"地互赠小礼品,最受欢迎的当数各国硬币。此时,领队们开始悉心研究由组委会送来的本队队员的试卷复印件,上面有评分结果。分数由东道国专设的阅卷小组评定,在评定我国学生试卷时,常请另一位懂中文的研究生协助阅读试卷上的中文内容。

东道国通常在第6、7天安排各国领队与阅卷小组成员面谈,商讨和解决评分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意见分歧。第7天的下午或晚上举行最后一次国际委员会会议,多数领队借此机会互赠小礼品。会议最重要的议程是通过学生的获奖名单。理论题每题10分,满分30分;实验题若有2道,则每题10分,满分20分。按章程规定,金牌应授予8%的参赛者。金牌或银牌应授予25%的参赛者。金牌,银牌或铜牌应授予50%的参赛者。还应向67%的参赛者颁发奥林匹克奖章或荣誉奖。金牌第1名被授予特别奖。与上述百分比相对应的最小值应四舍五入。如果国际委员会成员中有一半或以上赞成,则建议的最低要求应视为已通过。那些仅获得参加证书的候选人的成绩应严格由国际委员会成员和获准参加其会议的人员所知。此外,还可由东道国自设各种特别奖,例如女生最佳奖、各试题的解答最佳奖等。按章程"此竞赛为个人之间的竞赛",所以不评团体奖,但大家对每个代表队的总成绩还是比较重视的,所谓团体总分第一或第二,即基于这一重视而自行统计所排"座次"。

第9天由东道国派车送各队赴机场回国,为这友谊的IPhO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赛事汇总

届数 年份 东道国家/地区 主办城市 举办日期(天数)绝对优胜者(所在国家/地区)

1 1967 波兰 华沙 6月25日至7月1日(7)Sándor Szalay (匈牙利)

2 1968 匈牙利 布达佩斯 6月23日至29日(7) Tomasz Kręglewski (波兰)

Mojmír Simerský (斯洛文尼亚)

3 1969 捷克斯洛伐克(前) 布尔诺 6月23日至7月2日(10) Mojmír Šob (捷克斯洛伐克)

4 1970 苏联(前) 莫斯科 7月5日至15日(11) Михаил Волочин (苏联)

5 1971 保加利亚 索非亚 7月2日至11日(10)Karel Šafařík (捷克斯洛伐克)

Ádám Tichy-Rács (匈牙利)

6 1972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7月8日至18日(11) Zoltán Szabó (匈牙利)

- 1973 没有举办,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组织它。

7 1974 波兰 华沙 7月8日至20日(13) Jarosław Deminet (波兰)

Jerzy Tarasiuk (波兰)

8 1975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居斯特罗 7月7日至17日(11) Сергей Коршунов (苏联)

9 1976 匈牙利 布达佩斯 7月1日至8日(8) Rafał Łubis (波兰)

10 1977 捷克斯洛伐克(前)赫拉德茨-克拉洛韦 7月7日至17日(11) Jiří Svoboda (捷克斯洛伐克)

- 1978 没有举办,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准备组织竞赛。

11 1979 苏联(前) 莫斯科 7月2日至10日(9) Максим Ципин (苏联)

- 1980 没有举办,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非社会主义国家准备组织竞赛。

12 1981 保加利亚 瓦尔纳 7月1日至10日(10) Александр Гутин (苏联)

13 1982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马伦特 6月19日至29日(11) Manfred Lehn (西德)

14 1983 罗马尼亚 布加勒斯特 7月5日至14日(10) Иван Иванов (保加利亚)

15 1984 瑞典 西格图纳 6月24日至7月1日(8) Jan de Boer (荷兰)

Sorin Spânoche (罗马尼亚)

16 1985 南斯拉夫 波尔托罗 6月23日至30日(8) Patrik Španĕl (捷克斯洛伐克)

17 1986 英国 伦敦 7月13日至20日(8) Олег Волков (苏联)

18 1987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 耶拿 7月5日至13日(9) Catalin Malureanu (罗马尼亚)

19 1988 奥地利 巴德伊舍 6月23日至7月2日(10) Conrad McDonnell (英国)

20 1989 波兰 华沙 7月16日至24日(9) Steven Gubser (美国)

21 1990 荷兰 格罗宁根 7月5日至13日(9) Alexander H. Barnett (英国)

22 1991 古巴 哈瓦那 7月1日至9日(9) Тимур Чоутенко (苏联)

23 1992 芬兰 赫尔辛基 7月5日至13日(9) 陈涵 (中国)

24 1993 美国 威廉斯堡 7月10日至18日(9) 张俊安 (中国)

Harald Pfeiffer (德国)

25 1994 中国 北京 7月11日至19日(9) 杨亮 (中国)

26 1995 澳大利亚 堪培拉 7月5日至12日(8) 於海涛 (中国)

27 1996 挪威 奥斯陆 6月30日至7月7日(8) 刘雨润 (中国)

28 1997 加拿大 萨德伯里 7月13日至21日(9) Sayed Mehdi Anvari (伊朗)

29 1998 冰岛 雷克雅未克 7月2日至10日(9) 陈宇翱 (中国)

30 1999 意大利 帕多瓦 7月18日至27日(10) Константин Кравцов (俄罗斯)

31 2000 英国 莱切斯特 7月8日至16日(9)吕莹 (中国)

32 2001 土耳其 安塔利亚 6月28日至7月6日(9) Данияр Нургалиев (俄罗斯)

33 2002 印度尼西亚 里岛 7月21日至30日(10)Ngoc Duong Dang (越南)

34 2003 中国台湾地区 台北 8月2日至11日(10) Pavel Batrachenko (美国)

35 2004 韩国 浦项 7月15日至23日(9) Александър Михаличев (保加利亚)

36 2005 西班牙 萨拉曼卡 7月3日至12日(10) Gábor Halász (匈牙利)

林穎璇 (中国台湾)

37 2006 新加坡 新加坡 7月8日至17日(10) Jonathan Pradana Mailoa (印度尼西亚)

38 2007 伊朗 伊斯法罕 7月7日至16日(10) 최영준 (韩国)

39 2008 越南 河内 7月20日至29日(10) 谭隆志 (中国)

40 2009 墨西哥 梅里达 7月11日至19日(9) 史寒朵 (中国)

41 2010 克罗地亚 萨格勒布 7月17日至25日(9) 俞颐超 (中国)

42 2011 泰国 曼谷 7月10日至18日(9) 徐子旻 (中国台湾)

43 2012 爱沙尼亚 塔尔图和塔林 7月15日至24日(10) Attila Szabó (匈牙利)

44 2013 丹麦 哥本哈根 7月7日至15日(9) Attila Szabó (匈牙利)

45 2014 哈萨克斯坦 阿斯塔纳(现努尔苏丹) 7月13日至21日(9) 胥晓宇 (中国)

46 2015 印度 孟买 7月4日至13日(9) 김태형 (韩国)

47 2016 瑞士和列支敦士登 苏黎世 7月10日至18日(9) 毛晨恺 (中国)

48 2017 印度尼西亚 日惹 7月16日至24日(9) 不确定得主

高昊阳 (中国), 理论高分

渡邉明大 (日本), 实验高分

49 2018 葡萄牙 里斯本 7月21日至29日(9) 杨天骅 (中国)

50 2019 以色列 特拉维夫 7月6日至15日(9) 孙向恺 (中国) 

- 2020 由于COVID-19疫情大流行影响未能举行,比赛推迟至2021年。

因为IPhO 2020延期至2021年举办,故于2020年12月7至15日线上举行IdPhO,由俄罗斯组织。

51 2021 立陶宛 维尔纽斯(线上) 7月17日至25日(9) 김경민(韩国)

52 2022 瑞士 线上举办 7月10日至17日(8) 徐国玮(中国)

53 2023 日本 东京 7月10日至17日(8) 余博文(中国)

54 2024 伊朗 - 7月28日闭幕 中国队5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

55 2025 法国 待定 待定 待定

56 2026 哥伦比亚 待定 待定 待定

57 2027 匈牙利 待定 待定 待定

58 2028 韩国 待定 待定 待定

59 2029 厄瓜多尔 待定 待定 待定

71 2041 孟加拉国 待定 待定 待定

竞赛大纲

1 介绍

1.1 目的

本大纲列出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可能使用的主题。可以从过去的IPhO试题中找到有关课程大纲中每个主题级别的指导。

1.2 赛题性质

赛题应该着重于测试创造力和对物理学的理解上,而不是测试数学技巧或解题速度。用于数学运算的式子应占较小的比例。试题在数学上具有挑战性时,用近似解决方案作为替代可获得部分分数。题目文本要简洁;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的文本应少于12000个字符(包括空格,但不包括封面和答题纸)。

1.3 例外

赛题可能包含教学大纲中未提及的概念和现象,前提是赛题文字中提供了足够的信息,这样一来之前不了解这些主题的学生就不会有太多劣势。这些新概念必须与教学大纲中的主题密切相关。这些新概念应该用教学大纲中的已有名词来解释。

1.4 单位

数值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或国际单位制官方认可的单位。

*参赛者应该熟悉下列现象、概念和方法,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

2 理论技能

2.1 一般

在模型化现实问题时,做出适当近似的能力。对问题对称性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

2.2 力学

2.2.1 运动学

点粒子的速度和加速度,作为其位移矢量的导数。线速度;向心和切向加速度。具有恒定加速度的点粒子的运动。速度和角速度之和;加上不含科里奥利项的加速度;识别科里奥利加速度为零时的情况。刚体绕瞬心旋转的运动;刚体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2.2 静力学

通过求和或积分求系统的质心。平衡条件:受力平衡(矢量或投影)和扭矩平衡(仅适用于一维和二维几何体)。常力、张力、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胡克定律,应力,应变和杨氏模量。稳定和不稳定平衡。

2.2.3 动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矢量形式和通过投影分量);平动和转动的动能。简单力场的势能(也作为力场的线积分)。动量,角动量,能量和它们的守恒定律。机械功和功率;摩擦引起的耗散。惯性和非惯性参考系:惯性力,离心力,旋转坐标系中的势能。简单物体(环、盘、球、空心球、杆)的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通过积分求转动惯量。

2.2.4 天体力学

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势,开普勒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不需要推导)。椭圆轨道上质点的能量。

2.2.5 流体力学

压力,浮力,连续性定律。伯努利方程。表面张力和相关能量,毛细管压力。

2.3 电磁学

2.3.1 基本概念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电荷守恒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库仑力;静电场作为势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磁场;洛伦兹力;安培力;毕奥-萨伐尔定律和共轴圆形载流线圈上的磁场以及简单的对称系统,如直线、圆线圈和长螺线管。

2.3.2 麦克斯韦方程的积分形式

高斯定律(适用于电场和磁场);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当被积函数几乎是分段常数时,用这些定律计算场。导体表面和无限远处电场(或静电势)的边界条件;接地导体的概念。电场和磁场的叠加原理;适定问题解的唯一性;镜像法。

2.3.3 物质与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

电阻率和电导率;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介电性和磁导率;电磁材料的相对介电系数和磁导率;电场和磁场的能量密度;铁磁材料;滞后和耗散;涡流;楞次定律。磁场中的电荷:螺旋运动,回旋加速器频率,电场和磁场叠加场中的漂移。磁场中磁偶极子的能量;电流环的磁偶极矩。

2.3.4 电路

线性电阻和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动势做功;理想和非理想电池、恒流源、电流表、电压表和欧姆表。给定V-I特性的非线性元件。电容器和电容(也适用于单个电极的无穷大);自感和电感;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能量;互感;RL和RC电路的时间常数。交流电路:复振幅;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和组合电路的阻抗;相量图;电流电压谐振;有效功率。

2.4 振动与波

2.4.1 单振荡器

简谐振动:运动方程,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物理摆及其缩减长度。不稳定平衡区附近的行为。阻尼振荡的指数衰减;正弦强迫振荡器的共振:稳态振荡的振幅和相移。LC电路的自由振荡;力电类比;正反馈是不稳定的来源;在LC谐振器中通过反馈产生正弦波。

2.4.2 波

谐波的传播:相位是空间和时间的线性函数;波长、波矢、相速度和群速度;耗散介质中波传播的指数衰减;横波和纵波;经典多普勒效应。非均匀介质中的波:费马原理,斯奈尔定律。声波:速度是压力(杨氏模量或体积模量)和密度的函数,马赫锥。波所携带的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比例,能流的连续性。

2.4.3 干涉和衍射

波的叠加:相干性、拍频、驻波、惠更斯原理、薄膜引起的干涉(仅限强度最小值和最大值的条件)。单缝和双缝衍射,衍射光栅,布拉格反射。

2.4.4 电磁波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介电常数与频率的关系(定性);折射率;电磁波在透明和不透明材料中的色散和耗散。线极化;布鲁斯特角;偏振器;马吕斯定律。

2.4.5 几何光学与光度学

几何光学近似:光线和光学图象;部分阴影和完全阴影。薄透镜近似;理想薄透镜成像的构造;薄透镜方程;光通量及其连续性;照度;发光强度。

2.4.6 光学器件

望远镜和显微镜:放大率和分辨率;衍射光栅及其分辨率;干涉仪。

2.5 相对论

时间和空间坐标、能量和动量的相对论原理和洛伦兹变换;质能关系;时空间隔和静止质量的不变性。速度叠加;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同时的相对性;光子的能量和动量与相对论多普勒效应;相对论运动方程;粒子的弹性和非弹性相互作用的能量和动量守恒。

2.6 量子物理

2.6.1 概率波

粒子作为波:频率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波矢量和动量之间的关系。类氢原子(仅圆形轨道)和抛物势的能级;角动量的量子化。时间和能量、坐标和动量的结合对的不确定性原理(作为一个定理,作为一种估计工具)。

2.6.2 物质结构

类氢原子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对于其他原子-定性),以及由于分子振荡而产生的分子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激发态的谱宽和寿命。费米子的泡利不相容原理。粒子(电荷和自旋知识):电子,电子中微子,质子,中子,光子;康普顿散射。质子和中子是复合物。原子核,原子核的能级(定性);α、β和γ衰变;核裂变、核聚变和中子俘获;质量亏损;半衰期和指数衰变。光电效应。

2.7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2.7.1 经典热力学

热平衡和可逆过程的概念;内能、功、热;开尔文温标;熵;开放、封闭、孤立系统;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理想气体动力学理论:阿伏伽德罗数、玻耳兹曼常数和气体常数;分子的平动和压力;理想气体定律;平移、旋转和倾斜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分子的均方根速度。等温、等压、等容和绝热过程;等压和等容过程的比热;理想气体正反向卡诺循环及其效率;非理想热机的效率。

2.7.2 热传递与相变

相变(沸腾、蒸发、熔化、升华)和潜热;饱和蒸气压,相对湿度;沸腾;道尔顿定律;导热性的概念;热流的连续性。

2.7.3 统计物理学

普朗克定律(定性解释,无需记忆)、维恩位移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3 实验技能

3.1 介绍

进行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必须包含在本大纲的第2节中。

实验问题应至少包含一些没有详细描述的实验程序(设置、直接测量的所有量的列表以及用于计算的公式)的任务。

实验问题可能包含隐含的理论任务(推导计算所需的公式);不应该有明确的理论任务,除非这些任务是用来考察对给定实验装置的操作原理的理解或待研究现象的物理原理的理解,并且不涉及过多的数学计算。

直接测量的预期次数和数值计算的规模不应该太大,以至于占用大部分分配的时间:考试应该考察实验创新能力,而不是学生完成技术任务的速度。

*学生应具备以下技能。*

3.2 安全

了解实验室工作的标准安全规则。尽管如此,如果实验装置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则应在赛题文本中包含相应的警告。应避免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实验。

3.3 测量技术和仪器

熟悉理论部分提到的测量物理量的最常用实验技术。

熟悉常用的简单实验室仪器和数字和模拟版本的设备,如卡尺、游标秤、秒表、温度计、万用表(包括欧姆表和交流/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电位计、二极管、晶体管、透镜、棱镜、光学支架、热量计等。

学生可能不熟悉的复杂实用设备不应成为主要问题。对于复杂的设备(如示波器、计数器、速率计、信号和函数发生器、光电门等),必须向学生提供说明。

3.4 精确度

意识到仪器可能影响实验结果。

熟悉提高实验精度的基本技术(例如,测量多个周期而不是单个周期,尽量减少噪声的影响等)。

知道如果要确定物理量的函数依赖性,则所取数据点的密度应与该函数依赖性的局部特征标度相对应。

用合理数量的有效数字表示最终结果和实验不确定度,并正确舍入。

3.5 实验不确定度分析

识别主要误差源,合理估计直接测量的实验不确定度的大小(使用文件中的规则,如果提供)。

区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能够通过重复测量来估计和减少前者。

用任何合理的方法(如线性近似法、模数加法或毕达哥拉斯加法)求出被测函数的量的绝对和相对不确定度。

3.6 数据分析

通过适当选择变量并将直线拟合到实验点,将相关性转换为线性形式。以图形方式或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任何一种方法均可接受)找到线性回归参数(斜率、截距和不确定性估计)。

为图形选择最佳比例尺寸,并用误差条绘制数据点。

4 数学

4.1代数

通过因子分解和扩充表达式来简化公式。求解线性方程组。求解方程和方程组,得到二次方程和双二次方程;符合物理意义的方案的选择。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之和。

4.2 函数

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多项式的基本性质。

这包括关于角和的三角函数的公式。解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简单方程。

4.3 几何学和立体几何

度和弧度作为角度的替代度量。内错角或外错角的相等,对顶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识别。三角形、梯形、圆形和椭圆形面积;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表面积;球体、圆锥体、圆柱体和棱柱体的体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内接角和中心角的性质,泰勒斯定理。三角形的中心和质心。学生应熟悉圆锥曲线的性质,包括圆、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

4.4 向量

向量和、点积和叉积的基本性质。二重叉积和标量三重积。矢量时间导数的几何解释。

4.5 复数

复数的和、乘、除;实部和虚部的分离。复数的代数、三角和指数表示之间的转换。二次方程的复根及其物理解释。

4.6 统计

概率的计算是物体数量或事件发生频率的比值。平均值、标准差的计算以及组平均值标准差的计算。

4.7 微积分

求初等函数的导数,以及其和、积、商和嵌套函数的导数。积分是微分的逆过程。在简单的情况下寻找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初等函数、函数之和以及对线性相关参数使用替换规则。用换元法作无量纲定积分。导数和积分的几何解释。利用初始条件求积分常数。梯度的概念(不需要偏导数形式)。

4.8 近似和数值方法

使用基于泰勒级数的线性和多项式逼近。方程和表达式的线性化。摄动法:根据未摄动解计算修正。用梯形法或加矩形法进行数值积分

本教学大纲参考来源

相关条目

亚洲物理竞赛(APhO)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PhO)

欧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EuPhO)

加拿大物理竞赛(CAP)

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YPT)

“物理杯”美国高中生物理竞赛(PHYSICSBOWL)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竞赛(PUPC)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Yau Award)

国际奥林匹克竞赛(IO)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

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IAO)

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OAA)

国际青少年科学奥林匹克竞赛(IJSO)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相关榜单
十大国际物理竞赛 物理竞赛含金量排行 全球顶级物理赛事盘点
世界十大物理竞赛名单如下: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物理碗、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加拿大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思维挑战、澳大利亚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加拿大滑铁卢牛顿物理思维挑战、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USAPhO美国物理竞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十大国际物理竞赛 物理竞赛含金量排行 全球顶级物理赛事盘点
世界十大物理竞赛名单如下: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物理碗、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加拿大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思维挑战、澳大利亚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加拿大滑铁卢牛顿物理思维挑战、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USAPhO美国物理竞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物理网站
  • 物理期刊
  • 物理学家
  • 物理学类
  • 最好玩最有趣
  • 最高
  • 最美
  • 最好吃
  • 最好看
  • 最贵
  • 最经典
  • 最好用
  • 最牛
  • 最性感
  • 月份
  • 比赛名称
  • 免费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物理竞赛
  • 2024年最新战争电影
  • 新乡市十大名校
  • 十大经典碑帖
  • 日本十大动漫网站
  • 2024年最火的十大男明星
  • 好听的十首军训歌曲
  • 贵州省十大漂流景点
  • 世界十大物理期刊
  • 江苏十大香烟
  • 世界十大学术期刊出版商
  • 十大著名的美国女歌手
  • 中国十大著名展会
  • 台湾十大新闻媒体网站
  • 中国十大爆珠烟
  • 热门词条
  • 1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2
    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3
    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4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思维挑战
  • 5
    加拿大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6
    加拿大滑铁卢牛顿物理思维挑战
  • 7
    澳大利亚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 8
    物理碗
  • 9
    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
  • 10
    USAPhO美国物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