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按蚊是蚊科、按蚊属昆虫。成蚊体形中等,灰褐色。触须有4个白环,顶白环最宽。翅前缘脉基部通常有散生的淡色鳞,中足基节有白鳞丛,各股及胫节无斑,各跗节有白环分布。中胸盾板有隐约可见的5条纵纹,并有少许黄色细毛,腹部灰色。雄尾器基侧片有淡色鳞。
中华按蚊的分布主要受自然温度和地理维度的影响,其广泛分布于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越南、韩国、日本和朝鲜等亚洲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年平均气温10℃线的地区。中华按蚊系家野两栖蚊种,多栖息于野外,主要孳生地为天然的清水、静水、死水生境。这类水体往往光照较强、水温较高、水质较清、有水草或其他水生植物生长,包括稻田、沟渠、溪流、沼泽、池塘、水塘等大型水体。中华按蚊会吸人、畜血,在动物血源充足时极少吸人血,但是当附近家养动物稀少导致可利用的血源少时,中华按蚊也会大量吸食人血。
中华按蚊是疟疾和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也可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该蚊种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国内除青海、西藏外均有分布。是广大平原,特别是水稻种植区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虽然不是高效的传播者,但由于种群数量大,可引起暴发性流行。幼虫主要孳生于缓流清水中,如小溪、沟渠、渗出水等。
成虫为灰褐色或棕褐色中型蚊虫,雌蚊触角基段蓬松状,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白环。雌蚊触须具4个白环。翅前缘有明显的亚缘白斑和亚端白斑,前缘基段通常杂有少数淡色鳞,但无白斑,径脉干大部分黑色。中足基节上下各有一白鳞簇,后足跗节1一4节末端有窄白环,基节通常无白环。腹部第2~7节腹板上各有1对舌形自斑,各节侧膜上有T形暗斑,第七腹板有鳞簇。雄蚊抱肢基节背面有很多淡色鳞。
幼虫头部常有明显的带状暗色斑。内唇基简单并靠近,外唇基毛分支很多,有34~59支,第8腹节背板较大,近横矩形。
雌蚊兼吸人、畜血液,但偏向牛、马、驴等大家畜血液。饱血雌蚊的栖息习性因地区和季节而有很大变化。稻田通常是这种按蚊的主要孳生场所,但也广泛地在沼泽、芦苇塘、湖滨、沟渠、池塘、洼地积水等环境中生长。以成蚊越冬。
蚊类是和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医学昆虫,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中发现了象形文字"疟",表明3000多年前人们已认识了疟疾的症状。从有文字记载至今,在史书和其他民间书籍中均发现大量有关蚊子的记载。蚊子成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从人体或其它宿主体内吸食新鲜血液,以获得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这种叮咬不仅给宿主造成了极大的骚扰,同时还会传播病毒引起疟疾、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等虫媒疾病,严重时甚至引发大流行,造成人员大量死亡。蚊类隶属于双翅目蚊科,其中吸食人血及传播疾病的主要集中在按蚊属、伊蚊属、曼蚊属和库蚊属。赫坎按蚊种团是我国蚊类中最复杂的亲缘集团,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种团,包含了传播我国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的媒介蚊虫,如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杰普按蚊(Anopheles jeyporiensis)及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等,其中尤中华按蚊分布最为广泛。
中华按蚊实验室品系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敏感,对DDT呈现抗性。
中华按蚊思茅种群和成都种群成蚊对DDT和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氯菊酯产生抗性。但在测定的3个种群中,思茅种群成蚊和幼虫的NSE活性都最高,成蚊GST最高(是实验室品系的2.4倍),但幼虫的GST活性较实验室品系低,成蚊和幼虫的GST活性差异较大(6.7倍)。成蚊和幼虫MFO酶活水平最低。
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测定数据分布在11省68个调查点,其中52个(76.47%)调查点的结果显示中华按蚊产生抗性,对DDT的抗性测定数据分布在15省67个调查点,其中56个(83.58%)调查点显示中华按蚊对DDT产生抗性,对马拉硫矶的抗性测定数据分布在6省29个调查点,其中15个(51.72%)调查点的中华按蚊发现了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对残杀威的抗性测定数据分布在3省12个调查点,其中3个(25%)调查点的中华按蚊对残杀威有抗性。中华按蚊抗溴氰菊酯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马拉硫磷和DDT产生交互抗性。应结合当地的杀虫剂使用情况和抗性现况进行个性化抗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