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蟋蟀

蟋蟀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等,是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动物的统称。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蟋蟀也是一类食性较杂的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豆类、瓜类、蔬菜、薯类及禾本科作物,破坏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也啃食部分植物的树皮,还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目录
蟋蟀介绍

基本介绍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全世界已知22亚科55族595属(包括17个化石属),约4649种(亚种)(包括50个化石种)。该科昆虫体长大于3c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跗节3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雌性产卵瓣发达,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

常见种类

分类地位

根据现有资料的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蟋蟀共计4科16亚科73属273种,其中蟋蟀科为蟋蟀总科内最大类群,共计13亚科67属258种,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省50种。(另此处数据有疑问:世界上已定名的约有1400种以上,中国已定名有30种以上。)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

蟋蟀亚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属(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旧作Gryllus domesticus)身体粗壮,呈黑或褐色,常打浅洞;取食植物、动物、衣服或互残。田野蟋蟀又称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时进入室内。家蟋蟀头部色浅,并有深色横带;已从欧洲引入北美;见于建筑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广泛,日夜鸣叫。温度大于32摄氏度,小于7摄氏度时不叫。在美国售作鱼饵,又用于生物学实验。

针蟋亚科(Nemobiinae,或归入蟋蟀亚科)长12公厘,鸣声为一系列高调的颤音,生活在牧区及林区。

条纹针蟋(Nemobius vittatus)腹部有三条暗纹。树蟋亚科(Oecanthinae)白或绿色。翅透明;因食蚜虫而有益,但产卵时损伤树枝;鸣声为悠长的颤音。

雪白树蟀(Oecanthus fultoni)通称温度计树蟀,因其在15秒钟内发出的颤音数再加40,便大约等于当时的华氏温度。栖息在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夜间叫,草丛种类日夜都叫。

蚁蟋亚科(Myrmecophilinae)的种类小型,3~5公厘长,无翅,弓背,生活于蚁巢中。

钲蟋亚科(Mogoplistinae)的种类(无翅灌丛蟋)常见于灌丛或热带多沙地区水边的碎石下,体细长,5~13公厘,无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鳞片。

蛣蛉亚科(Trigonidiinae)的种类(有翅灌丛蟋)4~9公厘长,产卵器剑形,生活于池边灌丛中。

金蛣蛉亚科(Eneopterinae)的种类(褐色灌丛蟋)较大,瘦长,浅褐色,常见于树上或灌丛中。

常见物种

中华蟋蟀

(Gryllus chinensis)。体长约2厘米,体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发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砖石缝中活动,为害植物根、茎、叶、种子和果实等,多于夜间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农业害虫。

大棺头蟋蟀

大棺头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头扁,前端平,向前倾斜,雄性头向两侧明显突出,雄性之间也会打斗,但斗性不及斗蟋。

油葫芦

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身体暗黑色,有光泽,两复眼的内上方具有黄条纹,直达头后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泽,后翅较发达,具备短暂飞行能力。雌性的产卵器长达2厘米。夜间觅食,成虫、若虫均危害大豆、高粱、花生、瓜类、蔬菜等作物。全国各省多有分布。

中华灶蟋

又称“白蟋蟀”,因常见于农村灶内而得名灶蟀。白蟋蟀是直翅目中的一个亚种,有别于田间蟋蟀,其体态较小,性格温和,通体呈乳白色,个头大的如花生米,小的如麦粒,扁平的脑袋两侧长有一对触须、一对复眼,圆筒状的腹腔上有褐红色的环形花纹,腹端有一八字形小尾巴,背上有退化的四只小翅膀,两条弓起的大腿是其弹跳的主要器官。这小生灵能爬善跳,机灵乖巧,偶尔捉一只放入掌心,它会舞动触须,与人对视,并发出鸣叫声,然后迅速跳出掌心逃遁。老农常将其放入小葫芦内饲养,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严冬,仍能听到它的叫声。

生长与分布

分布范围

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黄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

形态及特征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蟋蟀科种类体长大于3cm;体色变化较大,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或为绿色、黄色等;体色均一者较少,多数为杂色。身体不具鳞片。口式为下口式或前口式。触角丝状,远长于体长;触角柄节多为圆盾形,窄于或等于额突;少数类群为长盾形,较大,宽于额突。复眼较大,一般为头长的1/4~1/2;单眼一般3枚,呈倒三角形或线状排列;中单眼位于头背侧、颜面或额突顶端。黄褐色至黑褐色。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

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擅长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多呈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丝,如果是雌虫,还有一根比尾丝还长的产卵管,分辨雌雄还有一招,翅膀有明显凹凸花纹的是雄的,翅纹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听器是在前脚节上。

生活习性

栖息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雄虫在交配时期也和另一个雌虫居住在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一只雄性蟋蟀可与多只雌蟋蟀同居。

鸣叫

蟋蟀利用翅膀发声,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此外,蟋蟀的鸣声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当有别的同性进入其领域内,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

一般在8月开始鸣叫,野外通常在20度时鸣叫得最欢,10月下旬气候转冷时即停止鸣叫。雄虫遇雌虫时,其鸣叫声可变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时则发出带颤的“吱……”声。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3~5个回合。

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会更加卖力地震动翅膀,发出动听的声音,以吸引异性。

雌雄区别

雌雄最明显的区别在尾部的产卵器。雌性个体较大,正后端有针孔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连同臀部两侧的尾巴,乍一看像长着三只尾巴,翅小,不会鸣叫;雄虫尾部没有针状产卵器,只有自臀尖向斜后方长出的两只尾巴,会鸣、善斗,有互相残杀现象。北方有的地区,称雄性蟋蟀为蛐蛐,雌性蟋蟀为油葫芦。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蟋蟀科Gryllidae和螽斯都是鸣虫,但是只有雄的才会发出声音,它是利用翅膀磨擦发声的。

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并外出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繁殖方式

蟋蟀的繁殖经过卵->若虫->成虫过程,属不完全变态。

雌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产卵管,产卵时插入土中。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

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

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

价值及其他

危害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幼苗达11%~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蟋蟀相关榜单
危害最大的10种地下害虫 土里常见的害虫有哪些 地下害虫种类大全
十大地下害虫名单如下:地老虎、蛴螬、蝼蛄、根蛆、蟋蟀、金针虫、麦根蝽象、根粉蚧、根结线虫、拟地甲,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危害最大的10种地下害虫 土里常见的害虫有哪些 地下害虫种类大全
十大地下害虫名单如下:地老虎、蛴螬、蝼蛄、根蛆、蟋蟀、金针虫、麦根蝽象、根粉蚧、根结线虫、拟地甲,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农作物害虫
  • 地下害虫
  • 花卉害虫
  • 林木害虫
  • 家庭害虫
  • 昆虫节肢
  • 寄生虫
  • 猛兽
  • 国宝动物
  • 宠物
  • 灭绝动物
  • 动物之王
  • 节肢动物
  • 鸟类动物
  • 两栖动物
  • 爬行动物
  • 哺乳动物
  • 甲壳动物
  • 海洋动物
  • 鱼类动物
  • 棘皮动物
  • 热门文章
  • 十大地下害虫
  • 十大海洋动物之最
  • 海洋十大速度最快的动物
  • 十大网红宠物
  • 陆地十大最凶猛的猛兽
  • 世界上最聪明的海洋动物
  • 十大家庭害虫
  • 世界十大最团结的猛兽
  • 海洋十大具有超能力的生物
  • 世界十大最长寿的海洋动物
  • 海洋十大食肉动物
  • 世界上十大最毒水母
  • 世界八大狮子种类
  • 世界上最强的十大猛兽
  • 十大已灭绝的大象
  • 热门词条
  • 1
    蟋蟀
  • 2
    根结线虫
  • 3
    根粉蚧
  • 4
    金针虫
  • 5
    根蛆
  • 6
    地老虎
  • 7
    麦根蝽象
  • 8
    拟地甲
  • 9
    蛴螬
  • 10
    蝼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