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方翅网蝽,是半翅目网蝽科昆虫类动物。成虫雌虫体长3.3~3.7毫米,乳白色,头顶及体腹面黑褐色。雄虫比雌虫个体稍小。触角短于前胸背板,共4节。头兜盔状,后端扩展至盘域中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部。前翅近长方形,具“X”斑。卵为茄形,乳白色。幼虫共5龄,末龄若虫体长约1.8毫米。触角4节。复眼突出,喙伸达后胸腹板中部。
悬铃木方翅网蝽分布于中国武汉、郑州、南京、重庆、上海、杭州等地,最初主要分布于寄主原产北美,为害悬铃木属植物,以法桐为寄主。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杭州地区一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地面枯枝落叶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在悬铃木下层叶片背面取食活动。在补充适量营养后进行交配、产卵,卵多产于叶背主脉与侧脉交叉处的叶肉组织内。1~2龄若虫爬行能力很弱,喜群集于叶背的主脉或侧脉两侧为害:3龄若虫爬行能力稍强;当若虫发育至4、5龄期时开始分散为害。整个为害期可持续到11月上旬,其中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中下旬为全年为害高峰期。
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数量少时,叶正面不出现危害症状,虫口数量大时,叶正面开始出现发白的症状,一般先以树冠下部叶片受害,受害严重时叶片光合作用受限,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防治:1.秋冬季刮除疏松树皮并收集销毁落叶,减少越冬成虫。2.树冠喷药,药剂选择用吡虫啉、灭虫灵或噻虫嗪等;也可树干注射杀虫霜或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主要为害悬铃木属植物(Wade, 1917),包括一球悬铃木(P.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acerifolia)和三球悬铃木(P. orientalis)(Maceljski & Balarin,1972; Battisti et al., 1985; Halbert & Meeker,1998)。在美国、加拿大等地,主要寄主为一球悬铃木,在欧洲的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瑞士、奥地利、克罗地亚,亚洲的日本、韩国以及我国武汉、宜昌、上海、郑州等地,主要寄主为悬铃木(蒋金炜和丁识伯,2008)。另据报道,该虫也危害桑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胡桃科的小糙皮山核桃(Carya ovata)、杜鹃花科甸桂属(Chamaedaphne spp.)植物、木犀科的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和槭树科的桐叶槭(Acer pseudoplatanus)(McPherson&Weber, 1981; Halbert&Meeker,1998)等。其他植物如壳斗科的桂叶栎(Quercus laurifolia)和金缕梅科的胶皮枫香树(Liquidambar styraciflua)上也曾采集到该虫的少量标本,但是这两种植物是否为其寄主尚需进一步证实(Halbert&Meeker, 1998)。
悬铃木方翅网蝽与原产北美的另外两种方翅网蝽C.floridana和C.gossypii相似。
虫体乳白色,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体长3.2至3.7毫米,头兜发达,盔状,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稍高;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足细长,腿节不加粗;后胸臭腺孔远离侧板外缘。
乳白色,长椭圆形,顶部有褐色椭圆形卵盖。
共5龄,体形似成虫,无翅。1龄若虫体无明显刺突:2龄若虫中胸小盾片具不明显刺突,3龄若虫前翅翅芽初现,中胸小盾片2刺突明显:4龄若虫翅翅芽伸至第1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具2个明显刺突,末龄若虫前翅翅芽伸至第4腹节前缘,前胸背板出现头兜和中纵脊,头部具刺突5枚。
成虫寿命大约1个月,它的繁殖量非常大,每只成虫能产卵200-300个,每年发生4-5代,雌虫产卵时先用口针刺吸叶背主脉或侧脉,伸出产卵器插入刺吸点产卵,产完卵后分泌褐色粘液覆在卵盖上,卵盖外露。而一只成虫的最远飞行距离可达到20公里。
该虫较耐寒,最低存活温度为-12.2℃,以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该虫可借风或成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也可随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
该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被认为是具有为害潜能的危险入侵物种,2007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办公室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悬铃木方翅网蝽通常于悬铃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枯黄、青黑及坏死,从而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同时携带危险病菌间接为害,从而产生更大的间接潜在为害。
悬铃木方翅网蝽繁殖能力强、耐寒,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该虫可借助风力近距离传播,人为调运带虫的苗木或带皮原木是其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具体到一个家庭的繁衍,它是由一对雌雄成虫在一个叶片的叶背上开始的。成虫繁殖能力非常强,雌虫在叶背产卵,产卵的位置一般在叶脉的分叉处或叶脉的两侧,每只成虫能产200~300个卵。卵长04毫米左右、宽0.2毫米,顶部有卵盖卵盖椭圆形,乳白色,往往几十个卵堆成一小堆。雌虫产卵前先用产卵器在叶脉附近四处打探,等选定风水宝地后,就伸出尾部针管一样的产卵器,产卵器向下深入刺破叶肉,2分钟就可以产下1粒卵,而且每次只产1粒。产下的卵会斜插入叶肉中或叶脉的侧面,从而达到固定的作用,遇到比较薄的叶片时,卵常常会穿透叶片。孵化时,初孵若虫将卵盖顶开,缓慢钻出卵壳。这时的若虫身体自色稍透明,眼为红色。整个虫体钻出卵壳时虫体是仰卧的,几分钟后就开始寻找出生后的第一餐。若虫取食后虫体由白色渐渐变成了绿色,最后整个虫体变为墨绿色。若虫体形似成虫,椭圆形,但无翅共有5个龄期,每蜕一次皮进入下个龄期。蜕下来的皮仍粘在叶片上,貌似活体若虫一样。若虫活动能力弱,尤其是1~3龄若虫行动缓慢,一般在固定处聚集成群,第4龄后才逐渐活跃,分散迁移到新叶上刺吸植物汁液。成虫飞行能力不强,主要靠爬行活动,受惊扰时才飞动。成虫发育成熟后一般会寻找没有受害的叶片,也喜欢在新展的叶片上产卵,所以随着世代递增和危害的加重,悬铃木叶片受害总体趋势是由下层向上发展的。老叶多整张发白枯黄且垂挂下来,而且会比其他正常叶片提前落叶。
1、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为害为主,受害叶片形成分布均匀的褪色斑,且叶背面有黑斑,危害严重时叶片变枯黄。因此网蝽为害可抑制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
2、受害严重的树木,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3、传播悬铃木溃疡病(Ceratocystis fimbriata f.sp.platani)和法国梧桐炭疽病(Gnomonia veneta)。
4、种群过大时可成群入侵办公场所和居民家中,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群集于悬铃木树皮内或落叶中越冬,疏松树皮和树下落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因此,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该蝽出蛰时对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蛰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
适时修剪亦可减少发生世代数。经常修剪的悬铃木在春季和夏季都会萌发新叶并形成旺长枝,从而提供害虫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至6年才修剪的树体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发新叶,所以害虫只能发生春季世代。
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树冠喷雾、树干喷雾和树干注射等。树冠喷雾多选择在若虫期和初量羽化成虫期施药,选择早上无风时进行高压喷叶,使药液穿透冠层并湿润叶片下表面,药剂以内吸剂为佳;树干喷雾在4月越冬害虫出来危害、10月下旬成虫寻找越冬场所时进行,药剂以触杀剂为佳。若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效果较好、污染较小、用药次数较少的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树干注射治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药剂剂型,以内吸性水剂为佳;二是单株用药量要足够。每株树注射用原药量按树木胸径而定:每厘米胸径用原药1毫升至3毫升,胸径10厘米以下树用原药量1毫升/厘米;胸径10厘米至25厘米树为2毫升/厘米;胸径25厘米以上的为3毫升/厘米。注药孔多少要因树木大小而定,胸径10厘米以下的树1孔;10厘米至25厘米的2孔;25厘米至35厘米的3孔;35厘米以上的4孔。这样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95%以上。
在发生期,对树冠喷施10%吡虫啉600-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根据为害程度连喷2-3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原寄主: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
在欧洲和韩国的寄主:Platanus orientalis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
其他寄主:构树、杜鹃花科、山核桃树、白蜡树。
悬铃木方翅网蝽并不是我国的土著黑色的身体腹面物种,它们最早只分布在北美洲的中、东部,尤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东部地区广泛分布,是那里的原住民。由于悬铃木方翅网蝽繁殖能力很强,传播速度也比较快,已冲出北美洲,走向全世界。1960年,悬铃木方翅网蝽首先传入欧洲意大利威尼斯周边带,14年后,也就是到1974年时已经蔓延到了意大利的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1970年传入南斯拉夫,1974~1975年传入法国,1976年传入匈牙利,1980年传入西班牙,之后又光顾了欧洲中南部的10多个国家。到了1990年,悬铃木方翅网蝽再次回到美洲,只不过这次旅游的地方是南美洲的智利,1996年开拓了新的大陆,进入亚洲版图,传到韩国,2001年传入日本。2006年进入大洋洲,传入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至此,原来仅在北美洲分布的一个物种,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遍布了世界的五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