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长竹蛏

长竹蛏是蛏子中的优质品种,肉质富有弹性和韧劲,鲜美、细腻,味道鲜甜,适合用来蒸、炖、烧煮等烹饪方式,它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壳有散结、消炎的功效,蛏肉则具有退热、明目、止渴和解酒等功能。长竹蛏最大的特色就是身长可达15厘米以上,外壳纤薄而脆表面光滑,通常为黄褐色或淡红褐色,一端平直而另一端圆润,两壳闭合外形如同细竹筒一般,分布于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沿海、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
目录
长竹蛏介绍

基本介绍

长竹蛏(学名:Solen strictus)是竹蛏科、竹蛏属贝类。壳长90-100毫米,呈细圆柱形,壳长为壳高的5-6倍。壳质薄脆,壳顶不明显,位于贝壳最前端。两壳闭合后呈竹筒状,前后两端均开口。贝壳前缘为截形、略倾斜,后缘近网形;壳顶不明显,位于壳的最前端。壳表光滑,生长纹明显,外被黄绿色壳皮,腹缘壳皮较完整,壳顶部常脱落。壳内面白色与淡黄褐色混杂,有光泽。铰合部不发达,两壳各具1枚主齿。前闭壳肌痕极细长,部分个体中超过韧带长度;后闭壳肌痕近拉长的三角形。外套痕明显,外套窦半圆形。

长竹蛏喜欢生活于潮间带中下潮区至浅海的沙泥滩中,底质以泥沙为主,含沙量以70-80%为适宜。长竹蛏成体以摄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主。分布于中国沿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

生长与分布

长竹蛏分布于中国沿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南部至九州)。在中国大连分布于瓦房店、金州、长海、庄河。

形态及特征

壳长90-100毫米,呈细圆柱形,壳长为壳高的5-6倍。壳质薄脆,壳顶不明显,位于贝壳最前端。两壳闭合后呈竹筒状,前后两端均开口。壳质薄脆,两壳相等。贝壳前缘为截形、略倾斜,后缘近网形;壳顶不明显,位于壳的最前端。壳表光滑,生长纹明显,外被黄绿色壳皮,腹缘壳皮较完整,壳顶部常脱落。壳内面白色与淡黄褐色混杂,有光泽。铰合部不发达,两壳各具1枚主齿。前闭壳肌痕极细长,部分个体中超过韧带长度;后闭壳肌痕近拉长的三角形。外套痕明显,前端向背缘凹入,外套窦半圆形。

精子全长为41.5微米,头部近球形,长2.6微米,有明显的核和稍尖的顶体之分,尾细长达38.9微米,卵沉性,圆球状,紫红色。未受精卵卵膜厚2.6微米,受精后卵膜厚7.8-10.4微米。卵径(不包括卵膜)约77.7微米。

生活习性

长竹蛏喜欢生活于潮间带中下潮区至浅海的沙泥滩中,底质以泥沙为主,含沙量以70-80%为适宜。潜入底内的深度为20-40厘米,柄息的密度很大。适合温度范围为2-32℃,最适水温为25-27℃,长竹蛏成体以摄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主。穴居生活。

贝壳的生长具明显的季节性。当年7月份附着的軽苗在8-10月份生长很快,月平均增长为9.57-15.42毫米;10月下旬停止生长;翌年4月下旬又开始生长;6-9月为快速生长期,月平均增长为5.43-10.28毫米;7月进入繁殖期,生长速度略有降低,繁殖后的8月份又有一快速生长期;10月份后直到死亡,贝壳的生长都很缓慢。软体部的生长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当年7月份附着的蛏苗,8-10月也是快速增长期,其中9月份增重最快;11月至翌年3月,软体部也基本停止生长;4月又开始增重;5-6月增重最快;7月因繁殖的影响,增重明显降低;繁殖后的8、9两月又迅速增重。

饲养方法

长竹蛏除天然生长外还可以进行人工增殖和养殖,养殖品种以大竹蛏和长竹蛏为主,这两个品种个体大,生长快,体部比重大,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优良品种,人们可采捕野生天然幼苗进行养殖。由于采捕的天然苗种规格差异较大,因此多采用分级养殖法,轮流收获。养殖两年的长竹蛏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个体大的可达22厘米以上。长竹蛏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长竹蛏体型呈圆柱形,生长占用的滩面小,初夏繁殖的蛏苗经5-6个月养殖,当年秋末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滩涂养殖贝类。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长竹蛏为雌雄异体,繁殖期约为每年的5-7月,其受精卵在海水中度过一段浮游生活期后,陆续发育成面盘幼虫,然后进入底泥中生长。

据性腺外部特征和组织切片观察,性腺发育分五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体止期。一龄蛏和二龄以上蛏各期所处的发育时间有很大差别,一龄蛏的五期分别在每年的2月中旬至4月下句、4月中旬至5月下旬、5月下旬至7月中甸、7月中旬至8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下旬;二龄以上軽的五期分别在每年的9月上旬至10月上旬、10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4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上旬至8月下旬。

人工繁殖

每年的6月份从海区采捕回来的亲贝人工受精后获得的受精卵,在水温24-25℃,海水比重1.0170的条件下,发育至D形幼虫需21小时37分。刚发育的D形幼虫壳长约150微米,壳高约120微米,幼虫在水温22.5-25.0℃,比重1.0170-1.0175条件下培育,投喂异胶藻和扇藻,约7天时间进入变态期。变态幼虫的壳长约290微米,壳高为220-240微米。11天后壳长达440微米时出水管明显伸长。17天后壳长930微米,壳高685微米时,进水管也形成。中国江苏省水产研究所很早就开展长竹蛏人工育苗的研究,已培育出体长1毫米左右的幼苗。

价值及其他

长竹蛏肉味鲜美,味道鲜美,肉质富有弹性和韧性,口感与众不同,营养丰富,是蛏类中的佼佼者,产量大,分布广,在食用贝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长竹蛏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个体肥大,足部肌肉特别发达,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钙、磷、铁、碘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长竹蛏还具有药用价值,据药书记载,其壳有散结、消炎的功效,而蛏肉则具有退热、明目、止渴和解酒等功能,因此,长竹蛏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海产珍品。

长竹蛏相关榜单
十大常见的蛏子种类及区别 世界10大蛏子品种盘点
蛏子十大品种名单如下:缢蛏、爱尔兰大竹蛏、长竹蛏、新西兰蛏子皇、大竹蛏、近江蛏、尖刀蛏、小荚蛏、直线竹蛏、紫衣豆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十大常见的蛏子种类及区别 世界10大蛏子品种盘点
蛏子十大品种名单如下:缢蛏、爱尔兰大竹蛏、长竹蛏、新西兰蛏子皇、大竹蛏、近江蛏、尖刀蛏、小荚蛏、直线竹蛏、紫衣豆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全球蛏子哪里最出名?世界十大著名的缢蛏产地盘点
世界十大蛏子产地名单如下:荷兰蛏子、爱尔兰大竹蛏、长街蛏子、三门蛏子、日本近江蛏、新西兰蛏子皇、即墨蛏子、寿光缢蛏、连云港海蛏、连江缢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海螺
  • 扇贝
  • 生蚝
  • 蛤蜊
  • 鲍鱼
  • 海水贝类
  • 海水蟹
  • 海水虾
  • 海水鱼
  • 海藻类
  • 海产海鲜
  • 淡水湖鲜
  • 淡水鱼
  • 黄花鱼
  • 石斑鱼
  • 虾米
  • 梭子蟹
  • 青蟹
  • 淡水虾蟹
  • 甲鱼
  • 草鱼
  • 热门文章
  • 蛏子十大品种
  • 世界十大蛏子产地
  • 烟台十大海鲜特产
  • 世界十大三文鱼产地
  • 世界十大海参产地
  • 鱿鱼十大品种
  • 世界十大鱿鱼产地
  • 中国十大三文鱼产地
  • 青岛十大海鲜特产
  • 中国十大最贵海鲜
  • 中国十大海鲜水产特产
  • 世界十大帝王蟹产地
  • 4月必吃的10种海鲜
  • 3月必吃的10种海鲜
  • 世界最有营养的10种淡水鱼
  • 热门词条
  • 1
    连云港海蛏
  • 2
    即墨蛏子
  • 3
    连江缢蛏
  • 4
    寿光缢蛏
  • 5
    莱阳缢蛏
  • 6
    紫衣豆蛏
  • 7
    荷兰蛏子
  • 8
    长街蛏子
  • 9
    日本近江蛏
  • 10
    爱尔兰大竹蛏
  • 11
    新西兰蛏子皇
  • 12
    小荚蛏
  • 13
    缢蛏
  • 14
    三门蛏子
  • 15
    长竹蛏
  • 16
    近江蛏
  • 17
    大竹蛏
  • 18
    尖刀蛏
  • 19
    直线竹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