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是梁晓声写的一部小说。此书由青岛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战友成了兄弟姐妹,战场成了第二故乡!火热青春情义无价,铿锵信念感天动地!
时隔十余年,“知青文学”代表作家梁晓声再次推出力作《知青》。与之前的知青题材小说相比,本书首次全景式地展现了知青生活。作者在写作这本书时,对知青往事已经有了多年的沉淀,叙事中加入了更多成熟、冷静的思考。作者以平实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那一代青年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命运的反抗,以及在苦难面前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小说以史诗般的宏大叙述和细腻的情节描写展现了知青一代的热血青春,跌宕的情节和丰富的意蕴使小说处处体现着苦难中不灭人性光辉。总之,这是一本使人温暖、给人力量的书,既适合经历过知青岁月的人凭吊往昔,又可以让现代的青年人了解那一段历史,从阅读中获得更多对生活的思考。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被一种不正常的“红色”所笼罩。
赵天亮和全国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们在一场瓢泼大雨中来到北大荒,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开始了火热的垦荒生活。一望无际的麦海是他们的主战场,收割、赶羊、养马、灭火、修电线、砸石头、边境巡逻、夜斗群狼……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劳动生活锻炼,使赵天亮、周萍、齐勇、孙曼玲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长,并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友谊。
在陕北坡底村,知青们的插队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文革”极左思想毒害了一些当地干部,使本就贫穷的村民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赵曙光、冯晓兰、武红兵等知青,不负老支书、王大爷等老党员的信任和重托,带领群众打机井、搞副业、分钱富民、迁村避险,与淳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命运相连。
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爱恨交织、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成,出生于哈尔滨。1968年秋赴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就读。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发表有长篇小说《生非》,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作家梁晓声的“青春如歌——《知青》上海见面会”2012年8月17日上午上海书展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央大厅举行。梁晓声十分耐心和读者一一交流、为购书者签名,并嘱咐工作人员实在来不及可以再找时间签。
作者谈《知青》
时隔20多年,梁晓声再度提笔写《知青》,其实来源于电视剧的创作邀约。他表示,自己起初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从1980年代以后,知青题材的禁忌就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有些禁区还是不能触碰,况且“再写至少不能低于前几部”。最后,让梁晓声下定决心再写知青的是一位领导的一句话:“作家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
“写知青十年就是‘文革’十年,我没法绕开‘文革’的背景写作这个题材,也没有任何其他题材能够像知青题材这样自然而然地展现‘文革’那十年的历史。如果把这个背景过滤了,那还不如不写。”梁晓声说,这部《知青》其实也是对“文革”的反思。他也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年轻人更清楚、更深刻地了解那个时代。
电视剧《知青》于2014年5月底在央视一套播出,立即引起了不小争议。有观众认为美化了知青生活,也没有把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写透,但梁晓声表示自己的这次创作带有非常大的诚意,在这部作品中,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却最大限度地接近那时候知青的思想状态。在昨天的见面会上,梁晓声反复提及,他原来的电视剧本写了59集,但最后播出是45集,缺失的那14集,虽然基本保留了原貌,但多少还是破坏了整部作品的完整性。
小说《知青》其实就是根据电视剧剧本改编而来,也是对电视剧的一种补充。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计100余万字。梁晓声说:“这本百万字的小说才是唯一保留了创作原貌的原著。包括我着力描写但在电视剧中被删除的,其中最多就是关于上海知青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