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里奇迹》是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创作的长篇小说,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
小说讲述了州立冷山监狱死囚牢房的走廊上铺了绿色的油毡,因此这条在其他监狱称为“最后一英里”的不归路,在冷山就被叫成“绿里”。那是1932年的事,当时死囚在走过“绿里”之后要上的是电椅。正是在这最接近地狱的“绿里”上,人性的善、恶才彰显得格外清楚,其间的角斗、对人性的拷问才格外惊心动魄。
约翰是一个基督耶稣式的人物,他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或者说是原则与信仰。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试图去改变世界,拯救所有的人。尽管,这种改变与拯救是非常主观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发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那就是一个传递者。正如耶稣凭借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做到改变世界与拯救他人的目的一样,但是耶稣把希望留给了这个世界。耶稣通过自己的死亡,让这个世界看到一种希望的存在。同样,约翰最终的死亡,也是唤醒希望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他把自己的超能力传递给保罗和小老鼠,这无疑是完成了一次传道。
斯蒂芬·金塑造约翰这个形象是具有深刻哲学思考的。他就是要让读者看到即便是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只要他对于生命,对于爱,对于信仰仍旧充满希望,他就有自我拯救的机会,就有拯救他人的可能。这样的人即便是在最为黑暗的世界之中,仍旧能够放射出光芒,这种光芒就是希望的光芒。相反的是,那些失去希望的人,即便处在最为光明的世界之中,他的内心是无限黑暗的,这种黑暗是世界上最为恐怖的幽灵,是无法驱散的迷雾。
狱警保罗是所有事情的见证人和讲述者,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不可避免发生了变化。对电椅制度产生了怀疑。
然而,目睹太多囚犯死在电椅上,保罗对死囚行刑程序己经麻木。他只希望犯人能安守本分,接受法律制裁,让他顺利完成工作。柯菲的到来,让他麻木的心灵逐渐苏醒,让他看到无私的爱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保罗终于了解到只有爱才能该改变一个人,将罪人从堕落中拯救出来一一除此之外,别无拯救。
珀西是州长夫人的侄子,靠亲戚关系进入绿里工作。然而,这个年轻人愚蠢而自大,常拿姑丈州长威胁周围同事,要让他们失去工作,去领救济面包。绿里的狱警保罗等人富有同情心,在看守死囚的时候,他们考虑到这些罪犯面临死亡的巨大压力,时常好心地与他们谈天。在押送罪犯走向电椅的过程中,他们甚至用善意的谎言鼓励他们面对死亡。但珀西却生性仇视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欢制造喧哗,喜欢看到犯人倒霉。他最大的乐趣便是:押送新囚犯到绿里时,大吼大叫着“死鬼来了,死鬼这儿走!”,甚至还要对他们施以暴打。对那些面临死亡,精神极度紧张的死囚,他也毫无怜悯心,仍以折磨他们为乐。
沃顿,自称“野小子比利”,他为人狠毒而狡猾。在双胞胎姐妹家里做工期间,他利用姐妹俩对他的好感,将她们杀害,随即逃窜。接着,沃顿又在其他地方拦路抢劫并杀死四人一一其中一个人竟是孕妇。他变态地以犯罪为乐,却不曾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内疚。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甚至不惜装疯卖傻,假扮精神病人。被带进绿里时,他“安静得像只木偶”,任人摆布,但当狄恩准备开门时,他却突然用铁链勒住狄恩的脖子,挑衅在场的狱警,露出“一张野兽的脸,这野兽并不聪明,却充满了狡作……卑鄙……与喜悦。没错,他正在做的事情合乎他的本性。”与服刑期间,他还故意在囚服上撒尿,用浓巧克力汁吐布鲁托尔。总之,有沃顿在的地方就永远没有安宁:他时而假装单纯无辜,时而凶相毕露,残酷可怕一一罪恶是他身上最本质的特征。他像恶魔一样充满攻击性,随时准备残害那些无辜善良的人,而等待他的只有上帝最公正的审判。
死囚德尔是一个瘦弱的法国佬,他强奸并杀害了一名少女。事后,为了掩盖犯罪现场,他又纵火焚尸,结果火势蔓延,殃及其他六名无辜人员遇难。丑恶的念头令德尔犯下滔天大罪,然而,这个法国人更真实的一面却是胆小怕事,神经过敏。他被珀西殴打着走进绿里,在珀西的淫威下,隐隐哭泣,时常瑟缩床头。在死亡的阴影中,德尔渐渐失去生机,变成等死的行尸走肉。然而,一只老鼠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德尔称它为“叮当先生”。它聪明灵敏,活泼可爱,甚至能分清楚绿里狱警,知道哪位是临时工。在驯养叮当先生的过程中,德尔渐渐体会到什么是爱:为了照顾叮当先生,他向狱警要来香烟盒给它做床;将自己的薄荷糖喂给它吃;和它玩抛线轴游戏,并向周围人炫耀这只老鼠是多么能干;叮当先生的死几乎要了他的命,它的复活又让他欣喜若狂;赴死之前,他自言自语,为自己的宠物老鼠设计将来,好像它是要去上大学的孩子,直到布鲁托尔提出将叮当安置在“老鼠庄园”——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地方,他才放心。
德尔死了,他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他的诚心忏悔被狱警理解,人性善的光芒照亮他黑暗的内心。在他心甘情愿用死亡来赎罪时,人性恶在他心中渐渐退去,他的灵魂得到了拯救。
该书讲述了发生在1932年冷山监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高大、善良、沉默寡言的黑人柯菲,他因被指控奸杀双胞胎姐妹而被送进冷山监狱的E区,即死囚区。在通往E区的走廊上铺着酸橙绿色的油毡,在冷山被称作“绿里”。处决死囚犯用的电椅放在绿里尽头,若有人被带到那里,他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冷山监狱和其他监狱一样充满犯罪与死亡,然而狱警保罗却对让囚犯用生命赎罪的方法却产生怀疑,但目睹太多死亡,他的内心几近麻木,正是巨人柯菲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柯菲虽然身材高大,强壮,却是E区最安静的囚犯,他会认真听保罗说话,和他交流,握手,像普通朋友一样。柯菲还是能为他人带来希望和快乐的囚犯,他利用特殊能力治愈保罗的尿路感染,拯救被珀西杀死的老鼠,挽回狱长夫人的生命……这些神迹让保罗和他的朋友感受到柯菲的仁爱与宽恕,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不过,欢乐短暂,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仇恨探深存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柯菲善良的心灵无法承受罪恶的现实,他最终选择走上绿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安哥拉在南北战争前后是路州紧邻密西西比州的一处种植园,地处66号公路尽头,密西西比河三面包围,只有一条道路进出。最后一任园主塞缪尔·詹姆1880年买下安哥拉,租赁州罪犯来打苦工。路州政府1901年接管安哥拉,开办监狱,因条件恶劣被坊间传为“南方恶魔岛”,种种恐怖传闻不断。斯蒂芬·金的《绿里奇迹》中的南方监狱就以安哥拉为原型。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年9月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贫困家庭。在州立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毕业后因工资菲薄而走上写作之路。70年代中期声名渐起,被《纽约时报》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
自80年代至90年代以来,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他的小说总是名列榜首,久居不下。他是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声名最大的美国小说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好莱坞制片商的抢手货。1979年,在他32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今天,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
斯蒂芬·金的作品,超越于传统的恐怖小说。他不靠具体的意象来获得恐怖效果,而是通过对事件气氛的营造来震慑读者。
绿色无论是在西方或是东方都具有生命的象征意义。在《创世纪》中上帝创造的生命中就有绿色。因此“绿里”尽管是一条通向死亡的小路,但是同时它也是通向天国之路。斯蒂芬·金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宗教隐喻。例如约翰与耶稣的隐喻,绿里与十字架的隐喻。
通过这些隐喻,使得整部小说充满了一种宗教性,确切地说充满了一种启示神学的意味。启示神学是西方神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它担负的任务就是给予人们自我救赎的机会。斯蒂芬·金的《绿里奇迹》无疑可以视为一部启示神学著作。上帝的启示无处不在。上帝不会遗忘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即便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黑暗的角落,上帝的光芒仍旧会照耀这里。能够给予人希望的,能够拯救世界的,并不一定是圣徒,是耶酥,很有可能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罪恶的人。这正是小说所具有的戏剧性冲突,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性所在。犹太教传统一直在等待所谓的“救世主”,但是谁才有资格成为救世主呢?难道一定就是像耶酥那样的人物才有资格吗?斯蒂芬·金恰恰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是内心充满希望的人,就能够成为救世主。一个真正的救世主,首先要能够拯救自己,一个不能够拯救自己灵魂的人是不可能拯救世界的。正如耶稣曾受到的试炼一样,约翰的犯罪也是一种试炼,当人性中的恶到了极致之后,善才开始显现出它的威力。这是斯蒂芬·金的小说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部超越了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宗教作品。我们与其去等待救世主,不如成为救世主。希伯来书所言:“信仰即是所望之事的实底。”当我们充满希望,充满信仰之后,我们便能创造奇迹。斯蒂芬·金用约翰这样一个形象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真理,救世主是在自我救赎与拯救他人之中逐渐形成的,他并不是天生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恰恰是希望,当所有人都充满希望的时候奇迹就发生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希望地活着。人的生命总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刻,与其在绝望地等待,不如在希望中活着。充满希望地生活,远比绝望的永生更为有意义。当约翰完成他的使命,当他拯救了所有的人的灵魂之后,他用死亡完成了他最后的自我救赎。因此,这并不是一个悲剧。死亡不等于最大的悲剧,最大的悲剧是绝望地活着。
《绿里奇迹》是斯蒂芬·金少有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作品主题围绕着人性救赎展开。“绿里”指的是监狱外一条通向刑场的小路。而“奇迹”是指主人公约翰在监狱中的生活。《绿里奇迹》是一部充满宗教隐喻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作者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希望才是人类的救世主。
斯蒂芬·金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具有宗教意味的。首先,约翰是一个基督耶稣式的人物,他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或者说是原则与信仰。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试图去改变世界,拯救所有的人。尽管,这种改变与拯救是非常主观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其实发现了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那就是一个传递者。正如耶酥凭借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做到改变世界与拯救他人的目的一样,但是耶稣把希望留给了这个世界。耶酥通过自己的死亡,让这个世界看到一种希望的存在。同样,约翰最终的死亡,也是唤醒希望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他把自己的超能力传递给保罗和小老鼠,这无疑是完成了一次传道。
在基督教的善恶二元对立观念中,没有人是完美,除了上帝及道成肉身的耶酥·基督,而在《绿里奇迹》里主人公约翰·柯菲却是个至善至美的人,他每一次的出现都是为救助别人。可是,他却被无知的人们误解,仇恨,最终代凶手受过,成了无辜的替罪羊。从他身上的这些特点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约翰·柯菲是以西方耶酥·基督为原型创作的人物形象,而他无辜受死并在死前救赎他人的故事就是对耶酥·基督受难的现实书写。在这里,斯蒂芬·金将《圣经》原型巧妙地运用到《绿里奇迹》中,丰富了原型的意义,同时也提升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其充满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本具有明显基督教色彩的小说通过人物原型和情节原型反应了基督教善恶二元对立的观念以及爱与善基督教教义。在越来越混吨,强调个性与自我的美国社会中,善与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道德的相对性得到普遍接受,然而《绿里奇迹》却移用两千多年前耶酥受难的故事,将善良与邪恶的对峙鲜明朗表达出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两个对立的善恶世界。这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是一种警戒;作为人,不仅要认识到追求物质与技术进步有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同时,更不能忘记人性深处的另一种可贵品质,那就是爱与善。
《绿里奇迹》以其生动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吸引了众多读者,金通过使用象征、梦幻、寓言等写作手法将耶酥·基督受难的故事带入现实生活,从而在特有的恐怖氛围中思考美国现代社会,思索黑暗现实下人们应有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因此,该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恐怖特色背后表达了对人性善与爱的追求。
同样地,金在《绿里奇迹》的写作中,将犯罪与死亡置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当然知道,对于平凡人,失去至亲至爱的人就是人生中不可承受的灾难。他抓住人类的这一软肋,将家庭与犯罪,死亡联系在起来,在作品的开端便叙述双胞胎姐妹的惨死,家庭的痛苦,把读者迅速带进日常生活中最黑暗的部分。然而,金的深刻不仅在此。他又设置监狱将人类对罪恶的迷恋,对死亡的恐惧融为一体,将故事的主要人物置于世界上最黑暗的现实里,迫使他们于漆黑中艰难前行,努力寻找光明与希望,终于在人性的善与爱里找到答案。
在《绿里奇迹》中,斯蒂芬·金秉承他一贯的创作风格将恐怖因素融于现实生活中,然而,不同于以往作品中的鬼怪,幽灵,鬼屋等恐怖因素,在这部小说中金使用了梦幻,寓言的方式,把读者拉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犯罪与死亡。通过描写罪恶的可怕,死亡的恐怖,给读者以恐惧感,但金的目的并不在此。他将目光锁定在人间最黑暗的地方——监狱,展示了罪犯面临死亡时,灵魂的恐惧与挣扎。我们认为在《绿里奇迹》一书中人物形象鲜明,其中约翰·柯菲是人性善与爱的象征,他像上帝送给人间的礼物一样,用人性的光辉照完整个绿里,带来了奇迹。这种奇迹不仅指他对人们肉体的拯救,更主要是指精神的救赎。他牺牲自己的健康,救治别人,让内心逐渐昏沉,麻木的人懂得何为善与爱,进而激励他们作出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创造出更多奇迹。而珀西,沃顿,多兰等则是罪恶的奴仆,他们以犯罪为乐,且不知忏悔,内心丑陋而堕落。死囚德尔是由恶向善转变的典型,罪恶滔天的他被爱拯救,终于恢复人性善,并诚心忏悔,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
《绿里奇迹》分为六部,原作为连载小说每月推出一部,于是成就了一个出版业中的奇迹:所有的六部同时全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单,十本书的位置竟被占去了六本。合为一卷的完整版则冲顶榜首。
该小说与《肖申克的救赎》并列为监狱小说之翘楚。1999年曾被改编成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同名电影,获得了不俗票房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