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5期《科幻世界》登载了一篇意味深长的小说《寂静之城》。灵感来自奥威尔的名著《1984》和《毕业生》主题曲”Sound of Silence”。在不知名的未来,主人公阿瓦登生活的国度,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网管和电子监控设备(“旁听者”)接收和甄别每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发出的每一个信息。当局每天公布“非法词汇列表”,任何人不得使用里面的词汇。
阿瓦登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冒着巨大的风险组织了一个“说话会”,定期聚会,目的无他,只是为了自由自在的说话,自由自在的思考。当局的控制日甚一日,“非法词汇列表”变成了“安全词汇列表”,即只能使用列表中的词汇说话。“安全词汇列表”也越来越短,越来越短,终于有一天,当局公布的当日“安全词汇列表”上,一片空白……“于是,阿瓦登只好保持着沉默,默默的与面无表情的她擦肩而过,继续向前走去。他的身影逐渐融入同样安静的灰色人群中,整个城市寂静无声。”
有一次集会,他们谈到了敏感词汇的问题。阿瓦登记得很早的时候——他对这方面的记忆有点模糊——有关部门给出的是一份敏感词汇列表,由网站的内部管理人员秘密参考使用,他对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局面大惑不解。那一天瓦格纳带了一瓶葡萄酒,兴致很高,于是索性给他们讲了讲“屏蔽”的进化史,身为网管的他经常可以接触到这些资料。
在最开始美国政府只是单纯地屏蔽掉敏感词汇,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样的措施根本没有用处。很多人会采取在词组中夹杂符号或者数字的方式来绕开系统检查;于是有关部门不得不将这些近似敏感词汇也一一屏蔽掉。然而众所周知,数字与符号之间的组合方式是近乎无限的,只要你有想象力,就完全可以组合出一个新的词组而且不失掉他的原意。比如说“politic”这个词,就有“politi/c”、“polit/ic”、“pol/itic”等近乎无限种表达方式。
当有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时,他们采取了新的策略。既然无法辨识词组,那么就用单词屏蔽。这一举措在一开始是奏效的,违规交谈的人显著减少,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可以用同音字或者谐音的方式来继续表达自己的危险思想。即使有关部门封掉全部敏感词汇的同音字,也无济于事,思想活跃的美国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使用隐喻,借代、类比、引申及其他修辞方法,或者将一个敏感词用数个不敏感的字来代替。人类的思维方式要比电脑开阔许多。电脑屏蔽掉一条路,他们还会有更多的路可以选择。
这一场水面以下的角力看起来似乎是美国大众要取得胜利。这时候,一个具有逆向思维精神的人出现了。他的身份不明。有人说他是有关部门的主管;也有人说他是因过度使用敏感词汇而被捕的危险人士。无论他是谁,总之整个局面被扭转过来。他向有关部门建议,不再告诉大众禁止说什么,而是规定他们只能说什么,用什么方式去说。有关部门很快就心领神会,制订了新的规章制度:取消了敏感词汇列表,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络健康语言列表,并把这举措推广到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屏蔽系统中去。
这一次,大众终于处于下风。以往他们与有关部门尽情地在网络与现实中捉着迷藏,而现在他们却被有关部门扼住了咽喉。这样一来,有关部门可以有效率地掌握住言论,因为整个语言的框架都被彻底控制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大众几乎是无计可施。
尽管如此,大众还是不屈不挠地将这场战争——或者说游戏——继续下去,他们挑选健康词汇列表中的合法字眼来表达不合法的意思:两个连续的“稳定”意思就是“反对”,“稳定”加“繁荣昌盛”则暗示“屏蔽”。美国政府不得不对这一动向保持着警惕,并日复一日地将更多的词汇从健康词汇列表里删掉,禁止大众使用。
“当然,这场战争会持续下去的。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字或者词组,那么就可以继续自由交流——你知道莫尔斯电码吧?”
瓦格纳说到这里,拿起茶杯一饮而尽,满意地打了一个嗝。
“可是,这场战争的代价就是语言的失落。表达能力会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淡而无味,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沉默,这对有关部门反而是好事。”兰斯洛特摆出一副忧虑的表情,有节奏地用指关节敲击着桌面,“这样一来,岂不就等于是大众的自由意识将语言推向死亡的边缘?真讽刺啊。按照这个趋势,有关部门是不会败的,他们会笑到最后。”
“不,不,笑这种情感他们是不会了解的。”瓦格纳淡淡地回答。
“我倒是觉得,美国是一直处于恐惧的情感之中呢,生怕人们掌握了太多的词汇,表达出太多的思想,变的难以掌握。”阿尔特弥斯说完摆出一副她在上班期间冷若冰霜的呆板脸孔,学着僵硬的腔调喊了一句:“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美国万岁!”
马伯庸,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三国机密》、《龙与地下铁》,中篇小说《末日焚书》、《街亭杀人事件》、散文《风雨<洛神赋>》、《破案:孔雀东南飞》等。作品《寂静之城》2005年获国内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风雨<洛神赋>》获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破案:孔雀东南飞》等短篇获2012年朱自清散文奖。《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