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本指上党人参,因人参资源枯竭,“党参”之名被挪用给另一味中药。如今的“党参”是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
宋代医学家苏颂所著《本草图经》中,收录药材图像,有潞州人参、威胜军人参、滁州人参、兖州人参等(后几种人参无药用价值)。潞州即上党,从图像看,潞州人参与今天的人参一致,且记为“多生于深山中,背阴近椴、漆下湿润处”,即喜阴,多在椴树、漆树下,又称“鬼盖”,也与今天的人参吻合。
上党人参在明代嘉靖年间消失,标志着其完全灭绝。具体来说,从宋代末年开始,上党人参逐渐凋零,到了明代时,只剩下潞安府壶关县紫团山所产的紫团参。然而,到了明嘉靖年间,紫团参也消失了,这表明上党人参已经不复存在。到了清代,上党地区已无人参。此外,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和过度采挖,上党人参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森林环境,这也是导致其绝迹的原因之一。
上党人参资源枯竭,一是人参对环境要求高,繁殖难,“一苗25克重的人参,在森林条件下自然生长要50年的时间”,历代超量挖掘,自然是越挖越少;二是作为常贡,民众负担大,故意破坏参园,改为农田。李时珍曾说:“(上党地区)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明代文学家粟应宏也说:“由东峰入,屏山遮地,即为参园,已垦为田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