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花烟火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的特色,洋县杆架花焰火是一种世代传承的宫廷焰火,是以高杆梁架为扎制形式、以反冲式火箭(民间俗称“祖先童子”、“来回码子”)来回自动点火、高空燃放的一种大型焰火。其分布于陕西南部洋县城乡,被誉为“陕南一枝独秀”。
洋县杆架花焰火起源于唐代宫廷焰火,大清道光年间洋县小江封家村封氏先祖将其引入洋县境内,后又有洋县纸坊梁氏引进大唐宫廷焰火第46代传人张克勤的焰花手艺。它形成于清代,繁荣、民国和新中国建国之初,上世纪60年代衰落,80年代恢复后开始步入振兴期,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洋县杆架花焰火曾应邀在北京北海公园燃放演出,为国庆10周年献礼,周恩来总理曾亲自点火。该焰花被誉为“陕南一枝独秀”。
陕西省洋县架花烟火共有几十个品种,与之相配伍的其他烟火品种有两百多个。这些烟火多以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为内容,按照世代相传的秘方配制而成,制作中严格遵循古老的工艺流程。“大唐宫廷杆架双背剑”是其中的精品。
洋县架花主杆上的烟花一般可安装为12楼、24楼、48楼,以24楼的烟花为例,主杆高度达20米,周围散布24根用火药引芯连接的小杆。
架花烟火在燃放时需按一定顺序,先后穿梭点燃主杆与小杆上的烟花,并在主杆与小杆内外场地组合配置其他烟火。洋县架花烟火的火药配方准确科学,制作工序合理规范,经过改进的药物配方具有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烟花组合缜密和谐。
杆架花焰火种类有80余个品种,与之相配伍的其他焰花品种有200余种,它多以历史故事人物为表演形式。故其名称有:《火焰驹传信》、《白蛇传断桥相会》、《哪咤闹海》、《鹊桥相会》、《草船借箭》、《穆柯寨》、《猪八戒背媳妇》、《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取经》、《八仙过海》、《火神坐殿》、《魁星点状元》等,另有《九连宫灯》、《盒子灯》、《金线吊葫芦》、《狮子滚绣球》、《飞鸽传信》、《红绿葡萄》、《红绿向日葵》、《红绿金银灯》等。
配合杆架花焰火表演的大型焰火有高空礼花和中空组合焰火。高空礼花升空高度为300米,有50多个品种,如《红蜘蛛》。中空组合焰火升空高度70米至100米,有100多个品种,如《贵妃出浴》等。
配合杆架花燃放还有8类小型焰花。它们分别为吊线类,如《手提葵花》;手持类,如《彩竹筒》;升空类,如《牡丹花》;喷花类,如《全家乐》;火箭类,如《天女散花》;旋转类,如《花草斗妍》;烟雾类,如《烟火蛇》;旋转升空类,如《三起三落》等。
洋县架花烟火爆竹制作技艺于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陕西省洋县的架子烟火在宋代即已负盛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其制作工艺、烟花形制和奇特的燃放形式为国内、国际所仅见,它为研究火药、烟火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洋县架花烟火目前较少施放,急需保护传承,以促进其延续发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烟火爆竹制作技艺(架花烟火爆竹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陕西洋县纸坊花炮有限公司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