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诗人郁达夫创作的抒情散文。此文从故都“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个方面的景物,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渗透着作者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文章语言朴素、自然、清丽、流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多角度表现“秋味”,景物描写饱含深情。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⑴的芦花,钓鱼台⑵的柳影,西山⑶的虫唱,玉泉⑷的夜月,潭柘寺⑸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⑹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⑺,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⑻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⑼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⑽,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⑾。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⑿,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⒀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⒁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⒂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⒃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⑴陶然亭:位于北京城南,亭名出自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⑵钓鱼台:在北京阜成门外三里河,玉渊潭公园北面。
⑶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是京郊名胜。
⑷玉泉:指玉泉山,是西山东麓支脉。
⑸潭柘寺:在北京西山,相传“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寺以此得名”。
⑹一椽:一间屋。椽,放在房檩上架着木板或瓦的木条。
⑺落寞:冷落,寂寞。
⑻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太平御览》卷二十四引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⑼着:穿(衣)。
⑽平平仄仄起来:意即推敲起字的韵律来。
⑾GoldenDays:英语中指“黄金般的日子”。
⑿钞:同“抄”。
⒀Anthology:英语中指“选集”。
⒁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⒂欧阳子的《秋声》:指欧阳修的《秋声赋》。
⒃荔枝湾:位于广州城西。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8月,写下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
郁达夫(1896—1945),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少年时期在家乡受启蒙教育,1913年到日本留学,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成立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以后客居南洋,曾任《星洲日报》等报刊编辑,宣传抗战并参与当地华侨的抗日工作,后被日军胁迫当翻译。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49年被追认为“民族解放殉难烈士”。主要著作有《达夫全集》七卷等。
以秋为题目来写的文章,古往今来,多得是不可胜数,真可算得上车载斗量,但是能以短短二千来字把秋的意境写得这样引人入胜,把秋的情调写得如此入木三分,并且还能写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地方色彩,令人感到回味无穷、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的,只怕并不多见,而郁达夫的这篇《故都的秋》就是这为数不多的文章中的佼佼者。
首先,作者就提出什么是秋的况味。本来秋就是个抽象的东西,很难给它下个什么定义,有时候它又是只可以意会而很难言传的东西,于是作者就从秋在南北两方的比较来着手加以阐述。他认为,在南方的苏州、上海、杭州,以及更南一点的厦门、香港、广州,秋的到来,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而真正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只有北国的秋,它来得清,来得静,还有点儿悲凉,才能使人充分领略秋的况味,正因为这个原因,作者才匆匆从青岛赶来北平,其目的就是要饱尝一下这故都的秋味。
为了表现这故都的秋味,作者除了列举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和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景物之外,还举了个小小的例子:清晨起来,在院中一坐,泡一碗浓茶,你能看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能从槐树叶底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里,从生长在破壁腰中的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色的花朵里,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接着作者又提到了槐树,这本是北方最常见的树木。从它那落下的似花非花的落蕊上,当人们踩着它的时候,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但却感觉到浓浓的秋意,而且还能从扫地者所遗留下的丝纹里,感觉到一种秋的细腻、秋的清闲,还有点儿落寞,领略到古人所说的桐叶一落,天下知秋的韵味。
然后作者又举出了秋蝉的残声,在北平是几乎到处可以听到的,不比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者山上才能听到的,这也是北国的秋韵之一。接着作者特别谈到了北国的秋雨,这也是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的。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马上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但这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云便渐渐地向西卷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而这时穿着夹袄的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一种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地说道:“唉,天可真凉了。”而对方也用同一声调答道:“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里,北方人特有的往往把“阵”字念成“层”字的歧音,则更是平添几分北国的秋趣,令人感到回味无穷。
最后作者说到了北方的果树,认为这也是北国的奇景。首先提到的是枣树,这是北方最普遍的树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几乎都有它的身影,当它的像橄榄似的果实,在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其次如柿子、葡萄,当它们成熟到八九分时,正是北国清秋的佳日,会使人有无穷的有关秋的遐想。
作者在结尾处,则特别强调秋对人感情作用,并不因国别和阶级的区别而异。可能因为中国文人中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而认为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的深,但这秋的深味,作者又再次强调,非要在北方,才能感觉到底。最后,作者甚至表示愿意以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作者在此文中,正是选取了若干既有时代特征,又合地方色彩的景物,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以及牵牛花、槐树落叶、秋雨后闲人的对话等等,闲闲写来,极富情趣,把故都的秋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浮想联翩,享受到无限的秋的乐趣。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采用语言形式把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包括声音、色彩、气味等)生动形象地形容出来的一种修辞方式”。
首先来看“故都”一词。在文中,郁达夫是以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表现“故都”的。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会有“破屋”“破壁腰”,这分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一“破”字给作者郁达夫带来了“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些还算较为显豁的,更为隐蔽的还表现在作者的“逸笔”之中。“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而作者在这“破壁腰”看到的就是这“蓝色”的牵牛花,这是当年“皇城”的遗落,即使做了“故都”,依然不改“皇城”的气派。再看“秋”。“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是“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静”,“以声写静”;“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更是人的“清、静”,没有了过去的忙碌,一到秋天,只好这样“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郁达夫的情感就是在这些看似“毫无深意”“琐言碎语”中体现了出来。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更为注意的是,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郁达夫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尤其是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真是相去甚远,这种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更为显著。通过这一对比,全文的情感就显得“更上一层楼”。
《故都的秋》除了用摹绘写情,用对比托情的手法把作者蕴藏在胸中的情感垫高表现出来以外,还运用了旁逸衬情的手法。“旁逸”,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离开主题而加以风趣幽默的插说、注释或补充,这些插说或注释看似画蛇添足、无关痛痒,但却能增强语言的情趣的一种修辞方式”。在此文中,作者一整段文字来写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厚爱,认为秋在这些人的诗文中“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采用旁逸衬情的方法,不仅为作品情感的抒发垫上了一层台阶,使作品的情感站得更高,而且也为读者增加了了解古今中外文人诗人对“秋”的一些共同感情的了解,“增加了语言的情趣”。
所谓“设誓”,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提出无法实现的条件来表达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的一种修辞方式。郁达夫为了表达这种对“故都的秋”喜爱的强烈情感,在结尾处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这一结尾,也为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作了注脚。这是作者表达情感的第三台阶。文章正是在这三层台阶的铺垫下,情感才由晦转明,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
浙江文艺出版社原编审郁飞《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故都的秋》)还是编者的函索逼出来的急就章。急就之章能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即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了。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以一系列的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等。这些话语本来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情调。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钱理群《品一品“故都”的“秋味”》:“秋味”无疑是郁达夫这篇《故都的秋》里的“关键词”。从开章第一段即提出“故都的秋味”,以后各段里不断地重复(强调):“秋的味”,秋雨“下得有味”,文人写得“有味”,“秋的深味”,秋的“回味”……—气贯到底,确实让人“回味”无穷。这本身即是郁达夫的发现与独特体验:古今中外文人多有写“秋声”“秋色”的,写“秋味”即使不是“绝无”、也是“少见”的。
中国郁达夫研究会会员黄清华《〈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