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枢纽
1957年10月动工兴建,主坝是均匀土质坝,坝长850米,坝顶高程55米,最大坝高21米,副坝2座共长6100米。放水涵1座,高宽均为1.4米,涵口高程41.5米,中间设有平板闸门及启闭龙门架,两侧设对称斜放水孔各1个,孔径各为0.9米,采用铸铁转动门盖开关。溢洪道为开敞变宽式陡坡,进口为实用堰长60米,堰顶高程52米,堰后设有消力池与陡坡相接,陡坡窄断面处宽30米。溢洪道陡坡末端顶上建有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1座,设计通过流量9.5立方米每秒。与渡槽平行方向建有木结构公路桥1座,净跨9米,桥面宽6米。库区工程由受益的附城、迈陈、西连、角尾等公社负责施工,最高出动民工1万多人,县城机关和驻军给予支援,历时一年半建成。建成后的正常蓄水库容4112万立方米,计划灌溉面积10.5万亩。
水库建设
灌区为1959年6月开始施工,总干渠39.5公里。经过2万多人8个月时间施工,于1960年3月基本建成通水。1961年在水库溢洪道堤顶新建1座活动闸门,分17孔,每孔净宽3米,闸墩高1.5米,建成后水库可多蓄水1324万立方米。1964年秋,水库进行第一次扩建。主、副坝加高2.3米,坝顶高程达到57.3米,防浪墙顶高程为58.3米,土坝延长2950米,原坝外坡平台的公路改由反滤层下游用填土筑8米宽平台路面。土坝加高后正常蓄水库容达到7194万立方米。同时改建溢洪道,将原来的活动闸拆除,改为13孔的排洪闸控制,每孔净宽3米,闸门为钢质平板闸门,宽3.4米,高3.2米,闸顶上部设有工作桥和启闭龙门架,启闭方式为一机多闸,扩建工程历时6个月。
为增加水源,于1972年11月动工兴建南北渠工程,从库区外引水入库,引水渠横贯县境,全长106.79公里,于1974年8月建成。设计每年可外引客水1770万立方米。1973年9月,当水库溢洪流量达50立方米每秒时,陡坡被冲坏20多平方米。1974年再次改建溢洪道:拆除溢洪闸上游平板闸门,改为3孔闸,每孔净宽8.4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弧形闸;取消原闸门后消力池,由闸底低堰以反弧段与陡坡联接;两岸侧墙加厚加高,闸顶设工作桥及启闭工作室;将木结构公路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在陡坡底板埋设双孔钢筋混凝土反虹吸方涵,可通过流量10立方米每秒;拆除陡坡末端消力池,改用鼻坎挑流消能。
改建工程1975年6月完成。与此同时,进一步加高水库主、副坝,从原坝顶57.3米高程加高至60米高程,重建高1.4米的防浪墙,土坝从原来的2950米延长至6950米。灌区主干渠道也进行扩大,改线,新建混凝土防渗渠道19.6公里。上述工程于1976年12月全部完成。
1982年12月,大水桥水库按大(二)型水库设计方案执行,水库进行第二次扩建工程施工,将主坝和东西副坝培大加固,重建石护坡和防浪墙;灌区主要改建一批公路桥和牛车桥,以及分水涵闸等建筑物。全部工程完成后,总库容达到1486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21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为15万亩。
水库管理
大水桥水库设立工程管理处,由县管理,下设4个管理所。水库水土资源丰富,有养鱼水面1.1万亩,年均产鲜鱼2.5~3.5万公斤(最高10万公斤)。渠首和灌区建有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1350千瓦,年均发电量190万千瓦时。1980年以来,逐步向大水桥、华建糖厂和徐城镇供水。由于水费征收不好,综合经营收入少,经费比较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