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双牌水库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潇水中游。水库大坝建在双牌县城关镇周冲,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航运、滞洪,控制流域面积1033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09立方米/秒。水库设计总库容6.9亿立方米,设计灌溉农田32万亩;电站装机3台、容量13.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6.2亿千瓦时。
修建历史
1958年4月,“双牌水库枢纽工程计划任务书”上报国家计委、经委、水电部。同年7月,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全省大、中型水电工程施工准备会议上,双牌水库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年8月,成立双牌水库工程指挥部,由零陵县县长蒋德玟任指挥长,省水电厅副厅长史杰坐镇指挥。
1958年11月5日破土动工,调集零陵、东安、祁阳等县11000劳力上马修建。其大坝枢纽施工采用从左岸到右岸,底孔导流的三期围水方案;一期围堰于1958年11月开始,在左边河床施工,建筑左岸挡水坝与电站厂房基础开挖和浇筑挡水混凝土工程;二期围堰于1959年8月开始,采用右岸混凝土围堰,河床中间导流;三期围堰于1960年8月开始,9月5日正式截流,采用河心三个预留底孔泄流。
1962年,该工程陆续封闭导流底孔,围水导流清基阶段结束,土建任务基本完成。
1962年8月船闸通航。
1963年枢纽工程全部完成。
1963年11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视察双牌水库,并亲笔题写“双牌水库”库名。双牌水库枢纽工程共耗资9620万元,全部由国家投资。
水库详情
双牌水库枢纽工程分为大坝、坝后电站、船闸及左右干渠四大部分。
大坝
大坝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支墩大头坝,最大坝高58.8米,坝顶高程176.5米,坝顶总长311米,河床右侧的2号支墩为溢流坝段,总长136.85米。每支墩宽23米,溢流坝顶高程161米,上置1l扇10×9米(宽×高)钢弧门,控制蓄水。河床左侧8—11支墩为挡水坝段,每支墩宽18米,总长72米;左右两岸以浆砌石重力坝与岸坡衔接。
水库设计为百年一遇洪水流量10080立方米/秒,相应下泄流量13680立方米/秒,单宽(1米)流量为92.3立方米/秒,千年一遇下游水位139.9米。
溢流板厚一般为2米,反弧段增厚为3米,25度反弧毕坎跳流消能。根据[1967]湘水电农水字第049号文通知,双牌水库于1967年元月10 13正式关闸蓄水。1967年6月27日上午11时首次蓄正常水位170米。1968年4月,双牌水库大坝坎下数次突然断流,8号支墩下游出现20米长、5米宽的浑水异常现象。后经1971年和1972年补充勘探查明,坝基下潜伏有五层泥化夹层,坝基摩擦系数只有0.4,达不到设计0.5的要求,导致大坝稳定不够,危及大坝安全。其原因是大坝施工阶段进行的帷幕灌浆已局部破损失灵,夹层被淘刷,因而清水变浊。同时,挑流消能使溢流坝下游冲刷坑形成,并发展很快,坑既大又深,造成大坝下游悬空并危及大坝安全。后报经水电部批准,决定采取在坝下游约10万立方米的岩体内作高强钢丝束的预应力锚固,在水深50米大坝近水面用木牌组成平台,将原防渗帷幕灌浆补偿,将大坝挑流鼻坎进行延长加厚等综合措施,对大坝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全部加固施工任务由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湖南省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施工,1974年10月开始,到1980年8月完成。其预应力锚固,从1977年春开始,到1984年完成,至1995年工程运行良好。
船闸
为单线双向二级船闸,平均水头38.84米,闸室平面56×8×21.5(长×宽×水头),过渡段为186×15×2(长×宽×水深),设计年运输能力总和为134万吨,其中货运量上下各50吨,木材120万立方米。过闸标准船尺寸32×6.5×0.8(长×宽×吃水深),重量为100吨,通航保证率80%,一次过闸时间33分钟。1976年8月2日下午,因误操作,船闸下闸室漫水,致使中闸室被外积水形成反压力所摧垮,造成死亡3人,重伤一人,船闸通航中断,冲沉大小船4只,冲走水泥27吨,冲毁土建工程等,经修复于1978年元月船闸恢复通航。
渠道
渠道原设左右涵管各一道。左涵为钢筋混凝土圆管,内径2.5米,引用流量12.5立方米/秒,设计灌田16万亩,后因电站发电用水不够,计划修建单江、何仙观、石坝仔水库代替,废弃左干渠灌溉方案。右干渠首设放水压力涵管2个,内径均为2.5米,合计引用流量25个,渠道全长95公里,灌溉双牌、永州、冷水滩、祁阳等县市农田32万亩。1963年,零陵县菱角塘、邮亭圩、双牌3个区,组织3000人常年施工,开挖右干渠前5公里。1964年7月起,中共零陵地委派专区农林水办公室副主任张育文:地区水电局长潘树永直接领导和指挥渠道施工,零陵县委副书记陈振国任指挥长,组织该县3万劳力,按公社分段包干负责,历时一年多,开通右干渠54公里;1966年春再开挖41公里,是年7月1日全干渠通水。至1984年。双牌水库右干渠灌区全部配套工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