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起于群峰之首,东临凤凰山,主峰坐佛山(帽盔山)海拔1141.5米,是辽南高峰,山高林密,具有良好的森林自然资源,自古就是辽东名山。景区以山高而险,峰奇而秀,谷深而幽,石怪而奇著称,茂密的原始深林和稀有的动植物更是千姿百态,山泉、小溪、大河、地下湖、温泉都是天造地设,异彩纷呈。清凉山四季分明,春来山花烂漫,夏季凉爽宜人,秋至枫红似火,冬日白雪满山,山上文物古迹多,神话故事多,历史传说多,满族风情也多姿多彩。
“白云谷”,俗称“头道沟”。人们把这个景区又称为“上院”。为什么叫“上院”呢?因为在古代,清凉山的山上和山下各有一座较大的道观,山脚下的一座叫“下院”,山上白云谷中的一座叫“上院”,又叫白云观,所以习惯上称白云谷为“上院”。“上院”是清凉山“看点”较多、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景区,不可不游。
在白云谷的沟口向东遥望可见一座山峰,山势陡峭而起伏,岩石裸露而秀美。如果把这座山峰比作一个美男,那岩石就是美男身上健美的骨胳。最让人称奇的是无论早晨还是傍晚,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即使山下云雾缭绕,能见度很低,但是仍然能遥望到那里秀美起伏的山峰,极象是一个仰卧熟睡的美女,轮廓清晰,睡姿优美。于是人们就把这位“睡美人”叫做“清凉仙子”。
在白云谷沟口,地势比较开阔的地方,自南向北,由许多自然巨石垒成的一道石墙,跨过小河,横亘在那里。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所谓“拦马墙”。相传是唐王李世民征东时,在这里筑就此墙,以屯兵圈马。“拦马墙”过去很高、很厚,也很有气势。据20世纪70年代实测数据记载,那时“拦马墙”的底宽约6米,残高2米,长约130米,但从70年代后开始,由于连续多次的山洪暴发和泥石流的破坏,它的轮廓和规模已经越来越小了。
相传唐王李世民征东时,元帅薛礼和敌方大将盖苏文在清凉山下激战,盖苏文不敌薛礼,落荒而逃。薛礼快马加鞭,追至清凉山下,见盖苏文要逃进深山,急忙搭弓射箭,谁知此时战马失了前蹄,薛礼一箭射空,让盖苏文逃掉了。战马见自己有负主人,心中十分愧疚,乘主人不备,一头撞向山中的一块巨石,自己葬身于巨石之中。后来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作"葬马石"。
西北角崖壁下的一处水潭,它有个十分高雅的名字,叫“净月泉”。潭里的泉水是从山崖中渗出来的,曾有人以此水烹茶,据说“甘冽异常”。更为称奇的是,据说在过去它面积大、集水多、潭水深的时候,每当夏日晴空、月明星稀之时,如果人站在潭边向水中望去,会看到两个自己的影子。这个现象究竟是什么道理,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在白云观的后面有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山峰之上高高矗立着一块巨石,在山峰与巨石结合处,嵌夹着一些小的圆形石头,就象是一片片莲花的花瓣。这就是当年观音菩萨降下用来镇住恶龙尾巴的那朵莲花。从远处看,这处拔地而起的山峰再叠上高大的巨石,就象是悬在半空的观音菩萨的莲花宝座。巨石上面,十分平坦,面积大约有30余平方米,古时候上面有砖瓦构建的“观音阁”,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由于年代久远,原先的“观音阁”早已荡然无存。现在那上面有一尊石雕的滴水观音站像,香火依然很盛。
在白云观下面稍南的山坡上,可以看到有几座石塔,人们称这里为“塔林”。据有关专家考证,这些塔建于唐代。所谓塔,实际上是僧人的墓葬,有的是用石头凿刻,有的是用砖砌建。看到的那种方形塔是男僧人的墓葬,圆形塔是女僧人的墓葬。
清幽谷俗称“二道沟”,以山高谷长、清静幽深而得名,是清凉山的又一个重要景点,目前它正在开发建设中。“清幽谷”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石崖陡峭,壁立千仞;二是巨石嶙峋,千姿百态;三是木兰遍山,幽谷飘香。
在谷口看到的这一片盛开着白色花朵、散发出阵阵诱人清香的林子,叫“牡丹园”。园子里的这种花叫“天女木兰”,俗称“山牡丹”,因此当地人称这片园子为“牡丹园”。天女木兰是花卉中的活化石,它是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植物珍稀物种,在昆明世博会上被评为金奖花卉。天女木兰在清凉山随处可见,但以清幽谷最多。“牡丹园”是景区管理者为了让游客更好地观赏,而集中移栽形成的。天女木兰的花以白色居多,也有一些粉白色,盛花期近一个月,其花雍容华贵,艳而不媚,香气袭人。正当花朵盛开的时候,那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在很远就能闻到。天女木兰花的果实还是一种名贵香料的原料。
因为从远处看,它很象一顶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得名“帽盔山”。关于帽盔山名字的由来,在当地有一个传说。传说当年唐王征东时,有一次打了败仗,逃至帽盔山上,由于鞍马劳顿,在山顶上睡着了。唐王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感到皮肤发痒,好象有只虫子在叮咬,就本能地用手在发痒处掐了一下,但却觉得心血来潮,再也睡不着了,他睁眼一看,敌兵已追到山下,唐王大惊,慌乱中顾不得戴上头盔,率领将士从山的另一侧逃走了。由于唐王的头盔遗落在山顶上,后来帽盔山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人们就开始叫它“帽盔山”了。
1、从鞍山长途客运站乘鞍山至岫岩大客,票价15.5元。后换乘岫岩至清凉山旅游专线,早6时30分、上午10时均有发车,票价5元左右。
2、从鞍山客运站乘鞍山至汤沟的班车(票价12元,行驶3小时,约120km),于10:00左右抵达汤沟镇,下车后,有农用三轮车等客,坐上它约半小时,约有15km到清凉山山门。
远古时代东北这块地方人烟稀少,但在辽南半岛东北部的大山谷中,住着十几户人家,人们非常团结,耕作生息,安居乐业。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乌云密布,山间忽来数十条恶龙盘踞,作恶多端,危害百姓,使这方人们无法生存。在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答的时候,庄内一个叫石清凉的青年壮士召集大家,将他的想法向大家说了,大家一致赞同并举他为头,向恶龙奋战。每当恶龙出现,石清凉便带领壮士上山力战群龙,几经奋勇敌斗,恶龙死伤无几,可壮士也死伤过半。一天,石清凉力战,因连日奋战、饥饿交加,终于被恶龙卷下山崖,壮烈牺牲,鲜血溅到山岩,石头被染红,叫小豆红,洒到树木上染红树木,每到秋季则满山红叶,艳丽无比。
这事惊动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下界降妖,拯救这方百姓。文殊菩萨抛下缚妖索,普贤菩萨广袖一甩,将四条巨龙降服,分别压在帽盔山上深井中;西古洞地下湖里;玉女峰净月泉底;石湖锅湖下。禁期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令其保佑这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偿天愿。文殊、普贤二位菩萨便将各自座骑化身为狮头崖,卧象石压在白云观沟口,观音菩萨将一块巨石化为震妖石,压在白云观上口。而后用柳枝洒一下滴玉净瓶中的甘露,立即细雨纷纷,凉风习习,一派清爽,大地恢复生机,峰峦更加秀美。为了纪念石清凉,便命此地为清凉山。
景区共有植物600多种,其中园林木38科78属150多种,400多种中药材;50多种山野菜;有猫头鹰、秃头鹫、棒棰鸟、狐狸、野猪等丰富的珍奇野生动物;山泉中还有珍稀动物娃娃鱼和林虫类龙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