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
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
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造园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历史较长又较具代表性的实例,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弥足珍贵的遗产。
董寿平一生以画黄山、松、竹、梅、兰等著称于世,享有"董梅"、"寿平松"、“寿平竹”、"黄山巨擘"之美誉。他的画清新典雅、苍劲古朴、笔墨精到,有传统枝法、有自我性格、有书卷气质、有诗词意境、有哲理思想、有音乐韵律.既富有中国传统笔墨神韵,又富有时代进取精神.可谓抒浩然之气,传造化之神。他的画将中国文人画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而又能集东方艺术精华之大成,堪称中国画坛一代大师。他的书法艺术富有个性,苍劲刚健、古朴潇酒、神形兼备、气度豪放,显示出了他那高尚的精神境界、渊博的学知和刚正不阿、胸怀坦荡的品德。
傅山(1606--1684)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补博士弟子员,20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傅山受明末海内咸知的耿直之臣袁继咸影响颇深,傅山亦以学业精湛、重节气得意于袁氏门下。袁继咸曾在朝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贬为山西提学。崇祯九年(1636年),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傅山为袁鸣不平,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他领众生员在京城北京四处印发揭贴,申明真相。
晋溪书院初名晋溪园,始建于明嘉庆四年(1525),为明代重臣王琼的私人别墅。王琼去世后,他的长子改“晋溪园”为“晋溪书院”,成为王氏子弟学习的场所。后因年代久远而渐至圮倾。1992年6月至1993年6月,仿明清建筑风格修复晋溪书院,两进院落,建筑古朴典雅,景致清幽,三面环水,与晋祠古建筑浑然一体。“子乔祠”是“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水镜台
走进晋祠大门,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它是古代唱戏的戏台,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此台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
智伯渠
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是晋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晋祠馆区中部,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穿流而过。春秋末期(-453年)晋国世卿智伯瑶为攻取赵襄子晋阳城,曾决晋水围灌,后人利用这条旧道,加以修竣,成为灌溉农田的水渠,故名智伯渠。“智伯水灌晋阳”是春秋末年的一次著名战役,结果导致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成为中国历史上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也是中国社会由所谓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
金人台
跨过智伯渠上的会仙桥,就是金人台,也称“莲花台”。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
唐碑
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等七位跟随李世民东征的初唐功臣的亲笔签名和官衔。
东岳祠壁画
晋祠东岳祠内绘有关于阴曹地府内容的壁画,如刀山剑树、金银桥、丰都城、转轮台、狰狞恶鬼、凶恶判官等,森然罗列,望之生畏。
王灵官像
灵官殿中供奉着一位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王灵官像常塑在山门之内,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镇守道观,其作用相当于佛教中的韦驮。
白玉兰
白玉兰是玉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又名木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上海市市花,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原产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现世界各地均已引种栽培。
周柏
周初所植,距今逾三千年。树身向南倾斜,龙蟠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宋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是晋祠三绝之一。
8:30-17:30(4月1日-10月31日)
8:30-17:00(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成人票:80元
儿童/学生票:40元
1、乘飞机抵达太原武宿机场,经高速公路30分钟可达晋祠。
2、驾车经龙城大街至滨河西路30分钟可直达晋祠。
3、乘车至太原火车站,换乘308、804、856路公交专线可直达晋祠。
4、乘动车或高铁至太原南站,搭乘出租车经南中环街至滨河西路30分钟可直达晋祠。
商代末年,殷纣王是个残暴的国君,每天只知饮酒作乐,残害臣民,闹得朝野上下人心离散。周人的领袖姬发看准时机,联合其他部族向商纣大举进攻,很快攻占了商都朝歌,建立起周王朝。姬发当上了国君,这就是周武王。七年以后,周武王病死,他的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成王还是个孩子,就由他的叔叔周公代理朝政。
不久,汾河流域的唐国发生叛乱,成王就命周公带兵前去镇压。周公很快平息了这场叛乱,回来复命时,恰巧成王正和他的幼弟叔虞一起游戏,便站在一旁等候。
成王和叔虞玩耍时,从地上拾起一片桐叶,三下两下就剪成了玉圭形状,然后举起来对弟弟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唐国做诸侯吧!”叔虞高兴地接过玉圭桐叶。周公见此情景,急忙走上前去,严肃地对成王说:“请大王选择吉日,立叔虞为唐侯吧!”成王说:“我这是和弟弟开玩笑呀!”周公说:“不然!你现在是一国之王,说了的话就应该照着做!”这样,成王就把叔虞封到唐国去做诸侯了。叔虞到唐国后,在大臣们的辅佐下,重视农业生产,使这一带的百姓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因国内有晋水,便把国号改作晋,唐叔虞自然就成为晋国的开国之君。为了纪念这位开国之君,后人就在晋水源头为晋王建了一座祠堂,叫作叔虞祠。
说法一: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取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唐国全境,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说法二:考古挖出的“晋侯墓地遗址”(又称曲村天马遗址),共有九组十九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距今为2800—3000年,出土文物除了各种青铜器,还有甲骨文。在甲骨文中的晋字,上面是两支倒立的箭,下面是一个扁日。在甲骨文中,常用扁“日”作为符号,表示目标、目的。因此,晋字字形表示弓箭一支接一支地射中了靶心,本义应该是前进、向上,态度昂扬充满战斗精神,代表晋级、连中。唐叔虞据史书记载曾经一箭射死一只犀牛,并将犀牛皮剥下来做了一副巨大的铠甲,而唐国境内在叔虞的影响下整个唐国人都是能骑善射的,部队也非常强大。燮父由于出自对父亲的崇拜,在叔虞死后为了纪念叔虞,所以用甲骨文记录了下来,并将唐国改名为晋国。由于燮父生活在周朝前期,而周朝金文、春秋战国等晋字,字形基本没有什么大变化,因此可以确认燮父时代的晋字就是这一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