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是举世无双的世界名村,人文名胜得天独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贾进财、郭凤莲等为带头的大寨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改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靠天吃饭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毛泽东主席与中央领导的肯定和表彰。众多的中央领导、军界将领、社会名流、五大洲政坛要人以及130多个国家的各界友人曾到大寨参观访问,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身影,特殊的文化沾润使大寨益发显得诗意葱茏,魅力无穷。
大寨是华夏农业文明的佳作名篇。首战白驼沟、三战狼窝掌、奋力战洪灾、三不要三不少,搬山填沟造平原、科学种田等至今脍炙人口,留下史迹斑斑。昔日的大寨,穷山恶水,生活十分艰苦。1964年,毛主席的一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使大寨成为自力更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被政府向全中国农村推广,从而也让大寨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十几年。今天的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吸引了1000余万人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旅游,不少国家领导人和130多个国家的各界友人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可见大寨之魅力。
经过4层台地,登上228级青石台级,前有墓碑,上书“陈永贵之墓”,碑阴镌刻陈永贵传略。碑后建墓冢,圆形平顶,高1.5米,上饰一桃形石墩。墓的三面依山筑梯田成靠背式的墓圈,圈里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实现了“我死后就埋在虎头山上,好亲眼看看大寨变化”的生前遗愿。
合作社时期,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以及贾进才、贾承让、梁便良、宋立英等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组织广大群众,走集体化的道路,首先向群山恶水展开宣战。
陈永贵墓左侧百米处,有郭沫若纪念碑,汉白玉石碑横置在碑基上,四周围以铁质栏杆,是在郭老诞辰100周年的1992年11月16日立碑纪念的。据说,郭老的部分遗骨分撒在虎头山上。
山麓有“大寨展览馆”,是一座平面呈倒“山”字形的民族式仿古琉璃瓦建筑,四周松槐柏柳相间,极为雅致洁静。
1947年,陈永贵组织起了9户人家的互助组,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好汉组”和“老少组”,两组开展生产竞赛,生产快速发展。1975年-1980年,陈永贵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改革开放以后,他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之后在北京东郊农场担任顾问。
团结沟渡槽是大寨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大寨精神的象征。渡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大寨人为了将水引入虎头山,灌溉层层梯田,在团结沟修建了渡槽,并在输水的渡槽上面再加盖石板形成了下面输水而上面行人的两用桥。团结沟的下面就是著名的大寨水库,雄伟的渡槽横空跨越其上,蔚为壮观。
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是改造大寨的基本方针。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华里,建蓄水池6个,盘山水渠28华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狼窝掌是七沟八梁中最深最长的一条干河沟,大寨人分别在1955、56、57年三个冬春治理这条沟,被称为“三战狼窝掌”。
大寨森林公园始建于1995年,面积11898.6亩,是有效利用虎头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而建设的。
虎头山上绿树成荫、松柏成林,满山苍翠而静穆,散发出一股清灵之气,蕴含着一种自然美的神韵。山坳间黄栌、灌木,丹黄朱翠,分外妖娆。一到深秋,万山红遍,装点着山林大地。
陈永贵故居就是一个典型性大寨式的院落,院落并不大,与旁边的院落形制完全一样,大门两侧的对联上写着“一生耕云锄月创神农新路,半世从政为官清廉哲贤”,这是对陈永贵最好的评价。
夏季:8:00-19:00
冬季:8:30-17:00
乘车路线:
在太原或阳泉坐到昔阳县的车,到昔阳后打车到大寨,7公里,夏利车10元,摩托车5元;也可在汽车站坐4路中巴到大寨。票价1元,这种车1小时从汽车站发一斑,30分钟到大寨。从大寨回昔阳县,最早的一班中巴车8:00到,最晚的一班18:30到大寨
自驾路线:
沿G207行转入留马线至大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