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
因民间传说在山中发现过金牛,故天都山石窟又叫金牛寺,当地人又因石窟中有神佛塑像亦称之为老爷寺。另外,古代还有荣光寺之称。天都山石窟皆平面成长方形,平顶直壁,窟室较大,主要洞窟进深9-13米,窟内造像已毁,窟室完好。这里除了石窟外,还有庙祠。天都山石窟开凿于西夏时期,共有石窟6处,大小殿宇13处。游天都山石窟,到处可见残砖瓦砾,甚至是琉璃样式的建筑构件,说明当年这里的建筑格局和规模。900年前,李元昊率10万大军进驻天都山后,在此大兴土木,营造行宫。
史书记载营造豪华宫殿7座,府库馆舍齐全,整个建筑极为华丽。宋、夏问的三次大战,其中两次就是在这里策划和发动的。但这处华丽的行宫建筑存在的时间不长,因战争而修建,也因战争而毁灭。
景观特色
在沟北朝南的山坡上,依山势筑台建寺,削壁凿窟。自沟底而上,有盘山曲径可以登临。沿"之"字形路盘山而行,登上山坡,有土地殿和龙王殿。龙王殿下的一泓泉水古称"观音湫",今叫龙王池。水从龙头中涌出,甘洌爽口,朝山之人至此必饮。
天都山石窟开凿于宋夏时期,全山共有石窟6孔,大小殿宇13座。当时,国内佛教盛行,凡名山所在皆兴建寺宇。昔日的天都山寺庙成群,挑檐飞脊,雕梁画栋,庙貌辉煌。山岩峻秀,群山环抱,树木苍浓,奇峰翠壁,清泉流注,殿宇参差,古洞幽深。
历史发展
天都山石窟初次开凿于唐代,当时,国内佛教盛行,凡名山所在皆兴建石窟寺宇,天都山也不例外。据《西藏政史》载:宁夏南部的西夏党项族为密纳克人,或木雅人。其当时驻将为野利遇乞,号称“天都大王”。驻将野利遇乞曾多次修建天都山石窟。
1038年,西夏王李元昊登上皇位,将大将野利遇乞之女封为“宪诚皇后”。之后,在海原西安州建南牟会行宫,再一次扩建了天都山石窟,并将其纳为西夏皇家寺院。海原县是西夏国“南接萧关”的边疆地区,也是进攻宋朝的前哨和进入中原之门户。西夏每次攻打宋朝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是到佛教寺庙去烧香拜佛。
据史料记载:李元昊“为太子宁令格娶妇没移氏,见其美而自纳焉,号为‘新皇后’,别居天都山。并在营造宫殿内建七殿,极壮丽,府库馆舍皆备”。由此,在西夏皇室内部发生了内讧,导致大将野利遇乞被害,皇后被废黜,父子反目并相互残杀,而没藏讹庞篡权,西夏进入、统一中原的宏伟战略破灭。
天都山石窟沐千年沧桑,屡遭劫难,曾数次毁于战乱与地震,几次重修。原有的铜佛已毁坏殆尽,最严重的当属1958年大跃进炼铜时,寺窟周围树木被伐一空,庙宇变成瓦砾。石窟群又重新塑神佛像,该窟群融佛、道、儒为一体。为纪念无量祖师的圣诞,每年四月初八都举行盛大庙会,会期三天,届时善男信女纷纷朝山。1989年被县宗教局定名为“天都山道观”,为中卫市级名胜古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