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岩壑灵秀,蜿蜒起伏,大小山峰二十余座,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屯兵青山,遥控建康;南齐山水诗人谢朓曾多次“双旌五马”畅游青山,并在山南筑室而居,称之为“山水都”;大诗人李白酷爱青山风光,留下遗愿“悦谢家为邻”,魂归青山。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以青山为主体,以李白文化为核心,总体为“一山、两河、八区、十景、多点”的结构。着力打造“中国第一诗山”品牌为目标,以“山、水、田、园”为生态基底,以李白文化为主线,名人文化、乡村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以“文化立区、生态建区、旅游兴区”为宗旨,形成集浪漫山水风光、风情田园人家、传奇人物轶事、健身运动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今存太白祠为1979年后重建。全祠被高出人头的黑瓦粉墙所环卫,建筑格局与清代宗族祠堂相近,前后两进,素白粉墙,黑灰瓦顶,青砖匍地,耸脊飞檐,画栋彩梁,宽敞明亮。太白祠正庭门楣上悬著名书法家林散之先生写的“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着一尊汉白玉李白塑像,高2.47米,重约3吨。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垂,双眸含慧,胡须飘逸,再现了诗人气度非凡的形象。塑像背景是幅巨型墨绿色徽派版画屏风,屏风的格局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由著名书法家舒同亲笔题书“李白高踪”的匾额。著名书法家司徒越书写的“诗无敌”的匾额高挂厅堂正中顶上方。两旁抱柱上悬刻书法家赵朴初手书楹联“扬波喷云雷,笔落摇五岳;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古祠内两侧墙壁上镶嵌着六块石碑:一块刻着李白的全身画像,栩栩如生;一块刻的是李白《临路歌》;另外三块是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还有一块是幸存的宋碑。这块宋碑是淳祐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治当涂)事、节制军马孟点“更葺其祠宇,得碑(指范传正碑)之文于其集中,仿重书刻石,立之墓左”的。此碑高5.6尺,宽2.9尺。唐范传正撰文,宋孟点重书刻跋,共30行,每行63字,正书,字径6分。碑额“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9字,分3行篆书,字径2.1寸。碑身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只有碑的上端在“文化大革命”中损碎了一角。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前现存的较早文物,对今人研究李白有可贵的价值。
太白祠后面是李白墓地。李白墓由170块青石垒起一米多高的墓圈,周长20多米。墓上芳草萋萋,艾菊尤盛。墓前嵌立一块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碑高1.42米,宽0.64米,楷书,字径14.5厘米,碑边有简单的花纹,没有记年,系清代所刻。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四季常青。墓之西北200米处,新建“青莲书院”一座两进,前进朱栋飞檐,大屋顶式建筑,檐下三面设“吴王靠”。后进古宅式建筑,轩高宽敞。两室陈列着启功、邓力群、李一氓、常任侠,李准等当代诸多名家纪念李白的诗书画数十帧,供游览者观赏。李白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涂县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太白碑林内镶嵌着现代著名书法家书写李白各个时期的经典诗文108块,作者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图南、启功、陈立夫、沈鹏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熔于一炉,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这十二幅壁画依次雕刻着李白生平的梗概,分别是磨杵成针→辞亲远游→仗剑任侠→山川怀抱→酒隐安陆→名动京师→力士脱靴→李杜情深→入幕永王→流放夜郎→病卧当涂→大鹏出梦,完整而形象地描画出李白跌宕起伏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其他关于李白的民间美妙传说。当李白晚年游历当涂,不慎染病时,当时的县宰李冰阳不顾自己即将离任,热情照顾李白,并接受李白之托,帮他整理诗稿,以便传于后人,这便是《李太白全集》的雏形。
稍往南拐,巨大精致的照壁右侧中间开出了长方形阁子,名曰眺青阁。透过此阁,会发现奇妙的景象:一幅精美的山水风景画立体的突兀眼前!远处是绵延不绝的大青山,朦胧氤氲,形如驼峰,色似粉黛;近处的小湖碧波荡漾,垂柳戏波;小湖南北两边的太白碑林及书画苑也尽收眼底。真是美极了!
“十咏亭”中间树立着一面墙,西面墙上镶嵌着五块石碑,每块石碑上镌刻着两首诗,共十首,是李白专门为当涂吟咏的一组诗,包括当涂美丽的山、水、溪,以及历史典故等。写尽了当涂的山川秀色、景观典故,篇篇美不胜收。此处故称“十咏亭”。东面墙上写的是“十咏亭记”。
在马鞍山火车站旁边的马鞍山汽车站买到到太白镇的汽车票,让司机在李白墓园门口停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