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噶尔古城是宗教胜地。古城得名于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尔。清顺治五年(1648年),东科尔寺从西藏迁至古城东百米处,成为青海和西藏声名远播的寺院。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内又修建了城隍庙、金佛寺、火祖阁、玉皇庙、关帝庙、财神庙、北极山群庙、清真寺等,这些寺院庙宇建筑宏伟,布局严谨,刻镂精致,壁画精美,彰显出无穷的神秘魅力,同时也把儒、道为核心的汉文化,以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丹噶尔古城又是一座文化之城,各个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相生相长,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一片瓦、一块砖、一扇门、一合窗,院落街巷无不包含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信息。而且古城中留下了众多名人诗词、神话传说和排灯、剪纸、曲艺、羊皮绣等民间艺术,以及“花儿”会、朝山会、庙会、法会、祭孔、祭海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为古城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丹噶尔古城的的西城门——拱海门,这个名称与古羌地祭海的风俗有关。“拱”是作揖,“海”指青海湖(西海),意为拱手西海。据说,清政府每年农历七月十五都要派遣钦差大臣到青海湖畔,召集蒙藏各部落王公头人祭海会盟。而去青海湖畔,丹噶尔古城是必经之地,钦差大臣从东城门进,西城门出,在西城门外要举行简单的祭海仪式,因而称西城门为“拱海门”。其实祭海只是形式,目的是通过会盟防止战乱,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自是圣朝崇祀典,愿祈福泽遍苍生”。直到民国,这一惯例一直沿袭下来。
作为湟源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湟源民俗集聚的明清老街,连接着城隍庙、关帝牌坊、文庙等古建筑群,记载着古代西北地区最大贸易市场的发展,展示了湟源历史发展脉络,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和商贸中心地位的转移,明清老街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店铺大多改为民居,古建筑也多改为砖混楼房。为了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延续城市文脉、改善旅游投资环境,湟源县政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和城市更新与发展相结合的办法,对明清老街进行保护性开发。
丹噶尔古城现存的一座洋行——英国人办的仁记商行,它是旧中国外商在湟源经商的历史见证。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丹噶尔古城商贸鼎盛,年交易额达到白银300万两,是当时西宁府贸易总额的六七倍,英、美、俄、比利时等国商人,京、津、晋巨商大贾,纷纷前来此地设立洋行,驻庄经商。有名的洋行有新泰兴、仁记(英)、平和、怡和、居里、瑞记(美)、美最斯(俄)、瓦利(土)等。他们主要从事青海羊毛的收购贩运,在国际市场赚取丰厚的利润。
仁记商行对面,是丹噶尔厅署。乾隆九年(1744年),因丹噶尔路通西藏,逼近青海,为汉、土、回、藏、蒙往来交易之所,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奏请朝廷以高台县议裁主簿移驻,并特准“一切交易,俱在丹城,毫无他泄”。道光年间,因湟源海藏通商,中外咽喉,特设立丹噶尔厅,属西宁府。现修复的丹噶尔厅署为前后两院,前院有大堂及六房,后院有议事堂等。丹噶尔厅署内,每天由当地民间艺人定期进行县衙升堂表演,艺术地再现当时办公、生活的场景。
城隍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县城西门内北,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四亩多,有山门三间,门前石砌台阶,左右石狮旗墩围杆刁斗,山门对面有青砖照壁,高两丈,宽三丈,刻有花纹图案。门内建有钟鼓楼阁,门楼戏台,正殿、廊房、牌房、花园、书房等规模井然。全庙建筑属传统式飞檐大屋顶,绘画雕刻,尤显瑰丽,廊房内的壁画--劝善图,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欣赏价值,是西北地区保护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近年来,多次修缮,重塑了城隍等塑像,再现了城隍庙往日风采。
西宁火车站每天7:00→18:30有直接到达湟源的班车,分两种:一站式直达的高速快客,票价为11.20元;普通班车票价为9.70元。
西宁-京藏高速-西湟高速-丹噶尔古城,约1小时。
丹噶尔皮绣是湟源人民创造的一种卓越的手工艺术品,具有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厚的文化蕴含,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是青藏高原民间艺术的一绝,为湟源所独有,作品《高原精灵》被奥组委收藏。其渊源可追溯到古羌时代。
皮绣取材于特制的各类皮料,用毛线、皮绳、马鬃及丝、绒、棉及多种颜色的绣线,运用平绣、网绣、盘金绣、拉锁绣等七十多种针法,根据不同题材、不同物象、不同纹理、不同要求,选配各种不同色阶的绣线,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像、花纹,再加上结构虚实结合,明暗对比,其艺术特色形象生动,粗犷逼真,质感强烈。
皮绣既有欣赏的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可绣以自然风景、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肖像等图案,画面绚丽多彩,富于变化。经过艺术革新的丹噶尔皮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各种刺绣技巧和新型材料,使其形式更加多样,题材更加广泛,并融入堆绣、盘绣、藏绣、刺绣等手法,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传说和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内容,使丹噶尔皮绣更加生动逼真,形神兼备,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