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代雍正年间,清政府为了保卫《尼布楚条约》划定的额尔古纳河为界的北部边疆,在这一带建城戍边。建城至今273年,为捍卫祖国边界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随着政治、军事作用的加强,商贸和交通中心地位自然形成。到乾隆年间,晋、冀、鲁等地商人“不远万里接踵而来,他们在城内竞相购地建房,投资设肆”,呼伦贝尔城相继出现“巨长城”、“隆太号”等商业八大家。
由于呼伦贝尔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发挥出巨大的辐射作用,南通齐齐哈尔,西达古北口、张家口,北至黑山头、吉拉尔、库伦(今乌兰巴托)等古道,驿站逐渐开通,当年盛极一时的草原盛会———甘珠尔庙会,就是因呼伦贝尔城的建立而形成的。在城西,建有西屯(已毁于战火),城南建有南屯(今巴彦托海镇)两个卫星屯。在呼伦贝尔城的带动下,呼伦贝尔草原空前繁荣起来。作为我市重要文物古迹,保护呼伦贝尔城意义重大,古城的建立不仅能增加城市历史的厚重感,提升城市品位,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还可以成为拉动旅游的一个支点。
呼伦贝尔城与爱辉城是清政府雍正年间在黑龙江设立的仅有的两座边防城,当时很有名望,海拉尔区2008年开始陆续将“还原”呼伦贝尔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