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桥公园,始建于1905年,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园内吊桥风光四季不同,各具情态,情景迥异。初春,杂树生花,绿柳垂丝,如情窦初开的少女,风姿绰约,犹富神韵;盛夏,湖光流彩,水榭花香,蝶舞鸟鸣,景色如织;深秋,层林尽染,霜叶飘摇,丹枫簇簇,林木疏疏,一片斑斓秋色;冬日,则银装素裹,雪树琼枝,粉妆世界,玉雕穹宇。吊桥四季风光,有巧工难绘之妙;天然景色,有观赏不尽之美。她象一颗璀璨多姿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北部边疆的绿树丛中,成为扎兰屯市各族人民引以为荣的骄傲。“如此风光真是画,不须粉墨写鲛销”,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就这样为她吟出了千古绝唱!步入园内,您会感觉到浓浓的文化品位,叶剑英元帅的“雅鲁河畔扎兰屯,几派清流拥水村。”的著名诗句镶嵌在影壁墙上。还留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李准、叶圣陶等一大批文人墨客的诗作。
吊桥由两根巨大的铁索悬空而成,上面系有42根细铁索,下面由木板铺就,行人往来桥上,如轻舟泊于水面悠悠晃晃,大有飘若欲仙,心荡神怡的感觉。
踏桥而过,迎面花坛之后,矗立着一幢高大的影壁墙,上面白底黑字,镶嵌着叶剑英元帅1962年8月游览扎兰屯时留下的《扎兰屯》一诗手书,影壁墙北侧,一座俄罗斯式尖顶小房同影壁墙相映成趣,耸立在清清河水之畔。小房镂木雕花,闪檐飞角,尖顶最高处,一颗闪闪发亮的五角红星在蓝天中闪烁,格外醒目。平静的河水倒映着这座充满异国风味建筑的清晰靓影。
沿着浓荫小道再向前行,是一道古朴典雅的月亮门。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昭衡同志以“吊桥摇曳映碧水,环山碧岚隐柞林”的著名诗句将这一带景色作了精彩的描绘,又以“人人都说江南好,只缘此地未登临”,留下自己对扎兰屯旖旎风光的赞叹。全诗以《赋扎兰屯》为题,雕刻在月亮门的墙壁上。这里浓荫如冠,雅致清静,常有文人墨客在此雅聚,观景赏句,敲棋吟诗。
出月亮门,踏着弯曲的小路漫步西行,一泓碧水在脚下逶迤环绕,轻舟泛波于其上,游人留连徘徊于其畔,杨柳婆娑,绿草如茵,一派江南景色。清澈见底的环形湖,已将吊桥之水相通,浑然一体,独具匠心。三股湖水交叉的碧潭上空,一座玲珑的拱式三角桥借势而起,凌架晴空。金黄色的三角亭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三股清澈见底的湖水汇聚于此,缓缓流动,整个景色小巧而靓丽,自成一景。
弯弯的小路甩弯处的浓荫密林中,一座大红色的凉亭突兀而矗立,这就是著名的观景阁,红红的亭顶,红红的廊柱,红红的栏杆,一片火红。“文化大革命”期间,数座凉亭均被当作“四旧”而损毁,唯此亭未遭彻底破坏,成为幸存的凉亭,因此此亭被称为“幸存亭”。观景阁原称文路阁,建于1954年,位于吊桥西侧浓荫绿树之中,东接月亮门,西连三角亭。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四周开满粉红色的丁香花,花香袭人,彩蝶翻飞,景色十分优美而雅静。如今,这里已成为游人敲棋对奕、吟诗绘画、练声练乐器及游园小憩的理想之地。
要说奇巧,还要属远近驰名的“一柱亭”。怪石嶙峋的假石山上,有一朱漆钢柱凭借假山之高,凌空而起,托举一柄蒙古包式伞状凉亭,造型奇特,设计精巧,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不胜收。脚下怪石间是鱼鳞松、紫丁香、稠李子、山里红等花木。通眼望去,俨然是一簇秀拔峻峭的自然景观。凭栏远眺,绿涛翻滚,碧水环流,吊桥风光,尽收眼底,时称“望湖亭”。
吊桥公园北侧,一处人工碑林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这便是远近驰名的“垦石园”。在这里,您体会到的不仅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天然园林,还可体会到浓重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名园特色。这里静溢、古朴,清清河水之畔,拓满国家领导人和文士墨客涌颂扎兰屯的著名诗篇,被雕刻在石碑长廊之上。垦石园始建于1999年5月,总占地1200平方米,园周围小桥流水,绿树环绕,景色幽静而淡雅。园内除著名文人的诗词碑文外,还陈列有1998年被特大洪水冲跨的扎兰屯大石桥的遗物。
月形拱桥上面。此桥长15米,宽4米,建于1985年,为连结吊桥公园其他景观的咽喉。这里幽深恬静,杨柳婆娑,绿草茵茵,一派江南景色。平静的环形湖水倒映着月形拱桥,犹如一轮弯月在水中,加之游人留连徘徊其畔,轻舟荡漾于其上,风格里透着江南水乡宜人景色。
罗弓桥,即明月桥,俗称罗锅桥,桥长18米,宽2米,建成于1955年,造型别致优雅,与吊桥隔水相望,河水相通。
坐火车或长途客车到扎兰屯,换乘中巴车可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