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津古城,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为明代城址。古城自诞生起就一直伴随这块特殊地理位置,融进独特的酸甜苦辣,荣辱与沧桑。走在古镇中,恍惚间竟然不知自己身处何地。古老甚至破旧的城墙,斑驳的建筑,无不是历史的痕迹。在古城明清街上,当年的“上关县人民政府”旧址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大砍刀、煤油灯、发黄的文件袋,向人们述说着烽火岁月。上津古城,既不显赫,也不喧嚣。上津历史文物极其众多,但受战乱和水患影响,保存下来的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庙宇类,有杨泗庙、元贞观、城隍庙等;二是馆舍类,有山陕会馆、河北会馆、武昌会馆、河南会馆等十余个会馆遗址;三是公益建筑类,有古城墙、古戏楼、古趣街等;四是民居类,主要是明清四合院。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等最有价值。
杨泗庙位于上津镇上,据史料考证,至少在北宋年间就有了江渎庙,被复建的江渎庙建于“大清同治四年寅丑秋月”(庙内檩枋有题记)。中国历史上有祭祀岳三神、四渎水神的民俗传统,祭祀的四渎水神为“江淮河济”。江渎庙是先人祭礼长江的所在。据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介绍,江渎庙除具有浓厚的地方建筑特色,其建筑样式和建筑风格在三峡库区少见外,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江淮河济”四渎庙之一,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十分丰富的古建筑文化价值。
南、北会馆:南会馆,又名山陕馆、陕西会馆,座落在古城东北后山腰250米处,青砖银楼,古朴生动,粗而不俗,风格独特,细而不腻。门额上书“山陕馆”,字体遵劲。内置小型院舍,房屋五六间,是古代驻津会馆仅存的一座,也是郧西最完整的会馆。门额及墙砖上雕作有“山陕馆”字样,字体遒劲,飘逸挺拔,馆内置小型四合院,分设东西南北四厢房各六七间,各厢房结构不同,用途各异,分工齐全,是一座集吃住、游玩、仓储、集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旅馆、驿站。
古戏楼是一栋尖顶,数重,层次深度感极强的古代剧院,舞台南北左右对称,檐角高低、大小、前后错落有致,内用木柱列梁架设,外用青砖垒墙围之,墙楼和谐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青砖黑瓦彩柱画梁,飞檐跷角的美丽图画,其建筑工艺、布局、设计均显示出了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当今建筑设计的难得教材,更是一件规模宏大、价值连城的绝美工艺品。相传每逢重大节日或大型庆典、祭祀活动秦楚两地戏班均要来此同台演出,南唱秦腔、北演楚戏,相互竞技,比示演艺水平,抢争观众,甚是热闹,民间传曰“对台红”便是由此而来。
民间又称天主教堂,位古城内中心位置,古街西侧,民居四合院丛中,占地500余平方米,始建于清末,教堂集西方建筑艺术与东方文化于一体,绿树掩映中的主建筑,尖圆顶,青砖墙,楼顶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四角钟楼高耸,钟声清脆圆润,复式楼内,设有经堂,每到周日,虔诚的男女信徒,集聚一堂,诵经念佛,气氛浓郁,小院四周辅以中式民居四合院,中西合璧,增添了别样情调。
主要位于古城内和古城北门外,以明清古街、两旁古建筑为主体,明清四合院建筑为辅,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古街总长约1.5公里,青石街道宽3米,两旁建筑青砖黑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朴雄浑,左右对称,高低和谐,错落有致。单个四合院一进数重,内置天井,围以小屋,雕窗临井,古色古香,风格独特,一般三四户一院,两三院一族,邻里相处,亲如一家,温馨和谐,有“千里胡洞娃,院子三四家”的美称。
在古城明清街上,当年的“上关县人民政府”旧址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大砍刀、煤油灯、发黄的文件袋,向人们述说着烽火岁月。走在古镇中,恍惚间竟然不知自己身处何地。古老甚至破旧的城墙,斑驳的建筑,无不是历史的痕迹。
上津镇天主教堂位于古城内,古街西,建于清末。教堂四角钟楼高耸,错落有次,内设经堂,典雅别致,诵经念佛,气氛浓郁。
1、十堰市三堰客运站(十堰客运中心站)每天7:00,14:00,15:00有三趟直达上津的班车(约两个小时,平时票价50元,节假日有波动),或者先搭乘十堰至郧西的班车(约1个小时),再换乘郧西至上津的小型客运汽车(约1个小时)。
2、西安市纺织城客运站每天早晨下午各有一趟直达上津的班车(约3个小时)。
自驾沿G70福银高速在上津出口(十堰出口再往西100公里处)下来,再沿S301郧漫公路大约15公里到上津;陕西方向过来可在漫川出口下来,再沿S301郧漫公路大约15公里到上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