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独山村是遂昌古代闻名的村寨。南宋孝宗年间,尚书左丞相叶梦得曾孙叶岳峦自松阳县迁居独山,始成村落。
村前天马山,背靠乌溪江,林木茂盛,有小赤壁、栖灵岩、棋盘石、遗爱亭等景点,南北两端有寨墙拱卫,古道由寨门出入,地形险要。
独山村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村中有清康熙年间重修的叶氏宗祠、葆守祠,明正统和隆庆年间的古井,明隆庆年间的隆庆石牌坊、明嘉靖年间建立的寨墙等古代建筑。从叶氏宗祠到牌坊一条200米长的街道,完整的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貌和格局,享有“明代一条街”之誉。
历史古迹
叶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三进三开间,硬山顶,封火山墙,板瓦阴阳合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中有正方横断面大石柱八根。台基大部三合土衬,小部分砖墁地,四周砌阶条石。祠内进明间、进次间上部雕刻颇具艺术性。石库大门,砖筑门墙,歇山造顶,鱼吻顶脊,翼角起翘,二叠涩菱角出跳。大门两旁另有左右边门。大门外面平台左右蹲列一对剔地起突石狮子,是别具风格的明代石雕。宗祠二进为报本堂。此外,有一对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立的大青石旗杆墩。自门外大平台正中踏垛而下,正前十来米处筑有格窗照墙。大宗祠下堂的戏房墙上,迄今留存有30年代粟裕、刘英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一带创建浙西游击根据地时书写的标语:“群众武装起来,赶走敌人!”
葆守祠,在叶氏大宗祠左侧,始建于元末明初。原为三进,第一进已倒塌,现存两进。1984年春,村人集资大修大宗祠与葆守祠。独山村的村俱乐部和乡文化中心设于此祠内。
独山村的村中街路贯穿于大宗祠、葆守祠与照墙间。如今居民仍保持一派古色古香的气氛,有“明代一条街”之称。
寨门、寨墙,分南北两处,用大石垒砌而成。北寨墙与天马山、石梯峰、笔峰、诸山紧密连接,形成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坚固屏障。南墙寨门,前半部属石券门,后半部为木质层楼。有楹联一对曰“德义相先,庶可广一方之化;里仁为美,还可教万姓之欢”。北寨墙自天马山石壁处起,平坡向南至山麓。据考证,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叶宪出资营造。至今已有452年历史。明代古井群,传说独山村有古井七口,今存三口。其中,一口坐落天马山东麓,公路西侧。井圈花岗岩质,外形有6面,面阔37厘米,圈高46厘米,圈面刻有“正统九年甲子孟春朱叔明志”。其中“朱叔明志”为小字集中刻于一面,有一面空白无字,其余四面各刻二字,字形颇大。井自明正统九年(1444年)始建至今已历543年。一口坐落独山村街道东侧,叶氏房后空地中。井圈花岗石质,内外俱呈圆形,内圆直径43厘米,井圈高47厘米。圈表面自右至左镌刻“孤松清泉”四字,另刻楷书小字“隆庆元年冬立”。经考证,此井所在乃是明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工部员外郎叶以蕃家族房地,被认为叶氏所建。自始建至今已历425年。井水充盈不涸,数百年来,一直供人汲饮。一口位于天马山岭道旁。经考证为明代叶氏所筑。
“洊膺天宠”石牌坊,建于明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坐落独山村东南隅,傍小川,临山麓,坐东朝西,距南寨门约100米。牌坊用花岗石以空雕、浮雕结合艺术构筑,三间、四柱、五楼,翼角起翘,脊顶双角生起,饰吻兽,歇山造。最高楼竖“荣恩”额,次两楼置云图额。明、次间上、中、下叠三枋。明间上坊作双龙抢珠浮雕,次间大额枋为主题额枋,遂昌知县池浴德题“洊膺天宠”楷书四大字。小额枋署“封工部营缮同、员外郎事主事叶弘渊,由子以藩贵立。”即因叶以蕃生前贵为朝庭郎官,其父依然享有子贵之诰封,建坊以示再次受天子宠任之意。下枋为剔空石雕双狮抢球图、瑞兽、卷云等。四柱下部均有抱鼓石前拥后扶,剔空雕刻,技艺精湛。始建至今,历时424年。
在“明代一条街”还有小憩园、育智堂等,古朴幽雅。距遂昌县城约50公里,村外有乌溪江,天马山孤峙村西,笔峰、石梯峰壁立村东,并有寨墙拱卫南北两端,地形险要,是浙南山区较典型的古代村寨。约在在南宋孝宗年间,松阳人尚书左丞相叶梦得之曾孙叶峦自古市的卯山移居于此,始形成村落。明嘉靖间,叶以蕃殿试得中二甲第十九名,官工部员外郎,一时文风卓盛、文士辈出,立宗祠,建寨墙,村容大壮。独山村不仅保持了古代村寨的传统风貌,还存有许多文物古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时期,不少红军、游击队的标语还保留在叶氏宗祠的粉壁上。
约南宋孝宗时(公元1163年-1190年),尚书左丞相叶梦得曾孙叶峦,自松阳古市卯山迁居独山,始成村落。元明间,朱叶、周邵诸族共居之。
明嘉靖间,叶以蕃殿试中二甲十九名进士,官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一时文风卓盛,名士辈出,胜迹日辟,村容大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