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窑古村落是浙南一带民居建筑群与山水融合最为典型的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族民间建筑魅力民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浙江最美丽的乡村”。
碗窑村,由明末清初开始形成并一直保存至今,大部分的建筑物、手工作坊及设施等为历史原物,被誉为“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至今它仍完整保留着古老村落形态,拥有300多间清初所建的民居极具特色,其中八角楼、吊角楼最具代表性。龙窑、古戏台、三官庙尤为可观。
它是众多姓氏小聚居的陶瓷村,它既是浙南地区闻名的水乡古村,又是一个文化古村,拥有丰富的清、民国时期传统民居建筑、制瓷作坊和瓷器遗存,自然山水资源优越,充分体现了先人在村落选址、院落布局、建筑构造、装饰技巧、制陶技术等方面的高超水平,有着非常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部研究浙南乡土文化、乡土建筑和陶瓷发展史的活教材,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早在300多年前,此地生产的陶瓷器皿就远销东南亚诸国及台湾地区,当今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制瓷工艺。当前,碗窑古村大力修建完善了许多旅游基础设施,提倡和发展旅游业,已走出深闺,为世人所知,日益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2014年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已经成为浙南一带盛名的旅游胜地。
主要景点
吊脚楼
纯木结构的二层吊角楼,八面八角,翘檐尖顶。第二层以悬挑的形式悬吊出前廊,整个建筑的立体造型显得轻巧和空透。站在前廊楼上,宛如凌空而立。此外,这里还有依山面筑的300余间清初样式的古建筑。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也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备齐木料,土家人称“伐青山”,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称为“架大码”,在梁上还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请众乡邻帮忙,上梁前要祭梁,然后众人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木扇竖起,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送礼物祝贺。立屋坚柱之后便是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三折瀑
每折均高30至40米,雨量多时,巨大的水帘倾泻而下,发出“隆隆”的巨响,雨天时,飞沫中显出一条虹,非常壮观,“长虹饮涧”也不过如此了,置身其中犹似悄然坠入云中;雨量小时,涓涓细流拾阶而下,别具风韵。
三宫殿
又名天灯宫,建于明末清初,位于村中心的山脊上。宫殿共三大间左右二间为偏殿,雕梁画柱。前面竖匾中浮雕“三宫大帝”四个贴金大字,大殿上有龙头图案由大到小,旋形而上,最大直径约4米,高约三米,像个大铜钟罩,俗称“田螺钻”,旋型由16根龙角形木柱弯旋而上,每根木柱用硬木雕成“4字”,共265块,连成龙角型,旋边四个角雕有四条大蝴蝶,翩翩起舞。上有精巧的斗拱,旁边有螺旋式的藻井,这在传统建筑中较为少见,后者显示出非凡的皇家气派。
古戏台
位于村中心的山脊上,系木构建筑,不用钉铁。平面呈方形,面阔、进深各约3.50米,台基高约2米,顶歇山造,戏台上有100多幅小壁画,内容丰富,壁画线条流畅,造型夸张,色彩鲜艳。与“三宫殿”成为有机整体。具有历史、艺术价值,引起南戏与古建筑研究者的重视,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碓
碗窑水碓为木质结构,用于当时制碗时利用水力粉碎泥土之用,在碗窑有多处此建筑。有碓杆、碓头、碓轮大杆、碓拔、监、小槽、闸门组成,这些水碓建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