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旅游度假区位于浙江丽水,夏季平均气温20摄氏度,是长三角拥有高原气候的旅游度假区。度假区拥有20万亩原始森林、6万亩湖泊,以及江浙沪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已开放云和湖、云顶峰、龙泉大峡谷、绝壁奇松、七星潭、瓯江源等景区和项目,还将新建情人岛、幽灵岛、天根地窟、女人河、大瀑布、缆车等景区和旅游设施,以及云和湖宋城第一世界大酒店、云和湖宋城云曼酒店、宋城龙泉山猎户山庄等主题酒店群,云品小镇房产。
龙泉山是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分会场,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距龙泉市区45公里,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
龙泉山是浙江第二大河--瓯江的发源地、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和浙江省生态环境示范基地,龙泉山气候环境与云贵高原相似,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是中国南方的既有原始森林,又有高原气候和环境,四季皆宜的旅游、休闲度假盛地。
龙泉山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宝库”。并且华南虎保护区和有关人熊、野人的传说,使龙泉山平添了神秘的色彩;那奇松异石、深潭飞瀑、云顶佛光和上千米高自然天成的龙泉山大佛等无数景观无不给人以震撼;孕育了龙泉山和瓯江源的天根地窟,更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诡秘和神奇。
龙泉山素有“难得净土”、“清凉世界”和“天然氧吧”之称,夏季气温仅28摄氏度,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
宋时,由于皇帝的推崇,道教兴起。自古以来道士均以“七星剑”为作法仪典的法器,甚至以“七星剑”作镇门之宝。其时佛道并雄,又均崇尚武艺,因而佛道两教大大地促进了中华武术的蓬勃发展。一时间,佛徒、道士和武侠要求铸剑增多,宝剑自然得到发展。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剑匠郑义生于龙泉县城东街开设剑铺,招徒授艺,用传统的“灌钢”法制剑,所炼刀剑不易生锈且剑刃锋利。清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龙泉廖太和剑铺继承战国时期装饰风格,精于在剑面上镂刻纹饰,名噪一时。清咸丰八年(1858年)太平军驻扎龙泉,由郑三古的“千字号”剑铺为太平军补充了大量优质龙泉宝剑作兵器。光绪初年,“千字号”徒弟周国华等三兄弟开设了“万字号”剑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丽水碧湖的铁匠高手沈庭璋迁到龙泉,在县城西街开设“沈广隆壬字号剑铺”,向五子焕文、焕武、焕周、焕清和焕全悉心传授铸剑技艺,时称“铸剑之家沈氏文武周清全。香港万字剑山庄还收藏有沈氏的三把名剑,其一,剑身一边刻有五爪金龙图,另一边刻“龙泉宝剑”四字,并刻敕符,剑身两边中央有血槽,并嵌七星。剑格作虎头状,近柄处有一“壬”字,铜鞘。其二,民国剑,铭“沈广隆制”及“古民生自置于龙泉民国卅七年”,刃嵌七星,一边有脊,一边磨平,木柄,绿色鲨皮鞘。鞘为清代品。其三,民初龙泉宝剑,铭“沈广隆制”及“龙泉古剑”,嵌七星、剑格、剑首及鞘上铜箍皆精工镂刻,浮雕形花草图案,红木鞘及柄,刃质极佳。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经10世纪前期的五代至北宋初具规模,南宋进入鼎盛时期。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烧制时间较长、窑场分布较广、产量较大的窑系。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柔润而卓越不凡。龙泉青瓷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釉面开片的黑胎青瓷,称“哥窑”,与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一种是白胎和朱砂胎青瓷,称为“弟窑”。龙泉青瓷历代行销全国各地及供宫廷御用,并从宋代开始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开拓了漫长的世界“陶瓷之路”,远销亚、非、欧等地的43个国家和地区,因而国际各大博物馆、文物收藏家均以拥有龙泉古青瓷为荣。到了明朝中后期开始,龙泉青瓷逐步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几乎断烧。
龙泉是世界香菇发源地之一,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产段木香菇、代料香菇质地优厚,菇形园整、色泽纯正、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深受客户的欢迎。随着食用菌实用技术的普及,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年产干菇7000多吨,年外销鲜菇5000多吨,产品畅销世界各地。已形成生产、销售、加工一条龙服务体系,香菇生产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在95(福州)全国食药用菌产品展示与新技术交流会上获得《全国食用菌先进县》的荣誉称号,“龙宝”牌香菇在首届农业博览会获银质奖。现已建立了2个大型的香菇交易市场,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年交易额达到2亿多元。
1.距杭州460公里,杭金衢金丽温高速至龙泉南下高速,据交通指示牌往龙泉山方向。
2.距温州290公里,金丽温高速至龙泉南下高速,据交通指示牌往龙泉山方向。
3.距金华249公里,金丽温高速至龙泉南下高速,据交通指示牌往龙泉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