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览馆展区古代展厅,一件件仿制出土文物诉说着那个看似简单,却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古文明时代。据介绍,整个展区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将“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两条展陈的主线,展示三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以泰山、汶泗流域为中心的区域,是华夏文明较集中的起源地之一。“这里是上古时代华夏始祖三皇五帝的发祥地,相传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神农氏尝百草、教民播种五谷,从此有了农耕。”看着精心设计的农耕模拟场景,听着解说员的细致解说,较吸引人的,还是宁阳县自己的农业发展历史节点。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1959年修造津浦铁路时,在宁阳县磁窑镇堡头村发现,原名为堡头文化遗址。”博览馆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后超给记者指看当时挖掘的现场照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承接了北辛文化,向后又延伸形成了龙山文化和夏文化。
站在伟岸的大禹雕塑前,读着触摸屏里的传说,许多当地游客正给孩子细细讲着大禹的故事。顺着曲折回环的汶水河岸,沿着重峦叠嶂的泰山山脉,商周时代“五谷六畜”、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秦汉的楼车和独轮车、唐代曲辕犁,到了隋唐时期宁阳制瓷业发达,明代后期宁阳境内开始种植棉花,催生了棉纺织业的兴起。历朝历代的农业知识让参观者应接不暇。
从古代展厅进入近现代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边墙壁上的巨幅照片——毛泽东在宁阳。据展馆人员介绍说,1959年4月毛主席主持八届七中全会结束后乘专列北上返京,途中从磁窑站掉转车头停在华丰站,在随行卫士陪伴下,神采奕奕漫步在乡间大路上,停留了18个小时,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在“农业组织形式的演变”板块,展馆选取重要的历史节点,以图文和实物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建国以后土改、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历程。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板块,展馆内以场景还原的形式,再现了上世纪60、70年代人民公社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战山河、大会战的劳动情形,场面非常壮观,一些大型农业设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充分显示了集体化的威力。在传统农具改良部分,通过多媒体手法,呈现施肥耕耙地、播种、追肥浇水、割麦子、打场、磨面等六个生产场景画面,同时摆放相关工具实物。“就是这样的场面!”在生动的多媒体荧幕前,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在画面前久久驻足。
为更好地展示建国后农民衣、食、住、行等内容,展馆通过1:1场景还原的方式,再现了50、60年代及90年代以后宁阳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状况,老人的慈祥、小孩子的天真、生产生活用品的简易,这一缩影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在新三农展区中央,悬立着“三农之光”动感旋转标志。王后超介绍说,三枚圆环分别代表新农业、新农村和新农民,上承蓝天,下接汶水,以种子为核心,扎根于宁阳大地。在“惠农好政策、春风化作雨”板块,电视屏幕里滚动播出近些年连续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橱柜里摆放的是该县出台的发展三农事业的政策。
学完知识,记者来到了趣味性较强的未来展厅及互动体验区,3D影院、景观隧道“天地宁阳”长廊,让记者进入了一种轻松惬意的状态。之后的“洸畔斗蟋”、“神童打枣”等小游戏,通过投影和电子触屏技术,为整个展馆增加了趣味性。
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展馆投资340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一楼西侧为三农文化博览馆,东侧是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二楼有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主要用来推广农业技术、开展信息交流,搞活宣传促销。
“三农文化博览馆开馆以来,陆续接待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观者,既增加了当地人参观学习的选择,也成为展示宁阳农民、农业、农村的一个窗口。”王后超说,在去年开馆当天,就有县内5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3个乡镇、街道参展,到会参观、洽谈客商及干部群众达3.2万人次,评选出了“宁阳县十佳名优特农产品”、“宁阳县农产品十大上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