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程故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是程颐晚年居住的地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与两程故里隔街相望的家风教育基地里,陈列着一本古朴的《程氏家训》,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吾子之嗣:一、莫不孝二亲。二、莫弃本逐末背毁师长。三、莫盗贼累耻先灵。四、畏四知为人仁义。五、远五刑莫犯刑戮。六、政宽以调民。七、躬事廉俭敦厚自裕。八、勤习经艺引文自饬。九、用九思立德。十、无忘好善。”这是程颢程颐孝廉家风的根源所在,但将《程氏家训》传承给“二程”的,却是其祖父程遹(yù)和父亲程珦、母亲侯氏。
程遹任黄陂县令时,敢于除暴安良,人称“程青天”,其俸禄大部分都用来救济穷人和亲戚,一生清贫未留遗产。程遹去世时,其子程珦甚至窘迫到向他人借债安葬父亲的地步。程珦后来官至知州,生活也十分俭朴,其去世时,朝廷表彰其清节,赐帛二百匹才得以安葬。在长辈的影响下,“二程”侍父至孝,对叔伯弟兄姊妹照顾备至。人们经过程家门口,莫不对其孝廉家风肃然起敬。有诗赞曰:父慈子孝家和睦,廉洁为官人称颂。化行乡党淳风俗,人过程门肃起敬。
《程氏家训》传承千年,深远影响了当地及周边的社风民风,形成了田湖镇程村、闫庄镇西程村、大朱村以及大坪乡东源头村、西源头村、城关镇朱村等程朱文化村落集群。(资料图片)
“二程”的孝廉家风与母亲侯氏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侯氏经常给“二程”读唐诗,以诗教来涵养“二程”的性情。
程颢十岁时,侯氏给他读晋代廉吏吴隐之的《酌贪泉》,程颢受到启发,小小年纪竟写下“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的诗句,并以此为为人处世准则。后程颢为官,在任山西晋城县令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县衙大堂上写下“视民如伤”四个字,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爱民保民。
程颐在给年幼的宋哲宗当老师时,不遗余力推崇民本思想,时常告诫宋哲宗要学颜子甘于箪食瓢饮之志,不为富贵所移。他自己也能坚持“中正诚敬恕”的立身处世原则、“公德仁顺和”的治国理政之道和义利观。程颐一生清廉,热衷于修书讲学,朝廷听说他生活困难,当朝宰相便专门派人给他送来丝绢补贴家用,他向来者表示:天下像他一样困难的人多的是,朝廷都能救济过来吗?并执意回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