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八思巴肖像唐卡长270厘米、宽148厘米,质地为绢布,约完成于公元13世纪。
此幅唐卡的主色调是红色,背景为深蓝色,中央主尊绘制的是八思巴,国字形脸,平头黑发、细眉大眼、双目凝重、鼻梁隆正、口唇红润,神态庄严肃穆。画面中的八思巴身着黄色团花的三法衣,右臂袒露,右手当胸结说法印,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赤足跏趺安坐于仰覆莲花月亮宝座之上,背后有靠垫。主尊四周满绘萨迦派的师徒传承,人物众多,神态各异。整体构图严谨、绘制考究,极为珍贵。
元朝时期,全国实现空前的大一统,西藏社会逐步走向安定,藏传佛教艺术迅速发展,佛教绘画活动日趋成熟,进一步推动了画师在空间地域上的不断流动,促使了地方性画师群体的成熟和早期本土绘画流派的出现。
八思巴(1235-1280年),本名罗追坚赞,“八思巴”是人们对他的尊称,藏语意为“圣者”或“无上之人”。他出身于西藏萨迦派世家,是萨迦五祖之一。
1245年,10岁的八思巴随同叔叔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远赴凉州(今甘肃武威),途中出家。
1251年,萨迦班智达在幻化寺圆寂,年仅17岁的八思巴成为幻化寺第二任住持,继承萨迦教派首领之位,因通晓五明,又称“班智达”。
1260年,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受封玉印,统领天下释教,由此有了全国佛教首领的地位。
八思巴受命创制八思巴蒙古新字,次年由元朝廷下诏颁行全国。1270年,八思巴又被授予“帝师”尊号,封号全称为“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创制文字护持国政精通五明班智达八思巴帝师”,又称帝师“大宝法王”。由此可见元朝廷对八思巴的极度推崇,并赋予了他极高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1280年,八思巴圆寂,享年46岁,被追谥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八思巴毕其一生追随元世祖忽必烈左右,致力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大业,总管全国佛教事务,为藏传佛教兴旺发展、保持西藏地方社会政治局势稳定、促进西藏地方与中原地区友好往来及汉、藏、蒙古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幅八思巴肖像唐卡,不仅仅是西藏与周边地区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更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见证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