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盘羊是鲸偶蹄目牛科盘羊属哺乳动物。雄性的弯角粗大,可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不形成完整的圆形;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成年雄性毛色为灰暗色;整个胸部洁白无瑕且翎颌发达;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和臀斑为白色。
西藏盘羊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及祁连山脉西段。栖息于海拔在2500米至5000米的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寒草甸等环境中,夏季常活动于雪线的下缘,当冬季栖息环境积雪深厚时,它们则从高处迁至海拔较低的山谷地带生活。主要在晨昏活动,冬季也会在白天觅食。主要以禾本科、葱属以及杂草为食。在大多数地区,交配会从12月下半月延续到次年1月份,怀孕期150天左右,产仔期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一般,雌性一胎只有一仔。
西藏盘羊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近危(NT)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西藏盘羊的科学拉丁文名称其中一个同义学名“Ovis ammon dalai-lamae”(也曾经是“盘羊阿尔金山亚种”)的中文译名是“达赖喇嘛盘羊”。这是1888年命名的,用来纪念藏传佛教中达赖喇嘛这个尊号或封号(此达赖非彼“达赖”)。
1876-1877年,俄国人普热瓦尔斯基(Nicolai Przewalski)在他第二次中亚探险考察时,从若羌穿越阿尔金山前往昆仑山。在新疆若羌Zaisan-Saytin河谷(北纬38度,东经89度),发现了西藏盘羊,这个位置在阿尔金山南部和昆仑山之间的过渡地带。此外,在青海曲麻莱县境内,他还记录了“白胸盘羊”。
西藏盘羊一般被认为是盘羊(Ovis ammon)西藏亚种,英国学者彼得·格拉布和澳大利亚学者科林·格罗夫斯合著的《有蹄类动物分类学》(Ungulate Taxonomy)一书中将其视为独立物种,2019年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2021年发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也采用此说法,将其视为独立物种。但是截止2021年2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和大部分资料仍将视为盘羊亚种。
西藏盘羊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喜在半开旷的高山裸岩带及起伏的山间丘陵生活,分布海拔在2500米至5500米左右,可可西里的盘羊分布在海拔5000米以上山区的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寒草甸等环境中,夏季常活动于雪线的下缘,冬季栖息环境积雪深厚时,它们则从高处迁至低山谷地生活,有季节性的垂直迁徙习性。
原产于中国、印度和尼泊尔。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北部及祁连山脉西段。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于野马南山、党河南山等区域。
西藏盘羊在所有亚种中体型最大,体长1.2-2米,肩高90-120厘米,体重65-185千克,肩高等于或低于臀高。头大颈粗,尾短小。四肢粗短,蹄的前面特别陡直,适于攀爬于岩石间。有眶下腺及蹄腺。乳头1对,位于鼠鼷部。通体被毛粗而短,唯颈部披毛较长。成年雄性毛色为灰暗色,整个胸部洁白无瑕且翎颌发达,胸、腹部的颜色浅一些,脖子和臀斑为白色。前肢前面毛色深暗于其他各处,尾背色调与体背相同,雌羊的毛色比雄羊的深暗。
西藏盘羊雄性的弯角粗大,可长达1米以上,向下扭曲呈螺旋状,外侧有环棱,不形成完整的圆形;雌性的角非常短,而且弯度不大。
西藏盘羊是典型的山地动物,喜欢在半开旷的高山裸岩带及起伏的山间丘陵生活。分布海拔在2500米-5000米的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寒草甸等环境中,夏季常活动于雪线的下缘,当冬季栖息环境积雪深厚时,它们则从高处迁至海拔较低的山谷地带生活。主要在晨昏活动,冬季也会在白天觅食。主要以禾本科、葱属以及杂草为食。主要天敌是狼和雪豹。
西藏盘羊在秋末和初冬发情交配,妊娠期150-160天,次年5月至6月产仔,每胎产仔1-3只。幼仔适应环境的本领很强,出生后毛一干便能直立起来吃奶,几小时后即可随雌兽活动,1月龄左右开始吃草,哺乳期大约持续半年以上,1-2岁性成熟。寿命约为10-15年。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3.1——近危(NT)。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西藏盘羊(Ovis ammon hodgsoni),在尼泊尔被称为“Nayan”,属于偶蹄目牛科。该物种在尼泊尔发生在安纳普尔纳保护区的尼泊尔高山上,靠近西藏的木斯塘和木斯塘区以北。尼泊尔盘羊的数量不详。然而,它可能很小,因为2005年总共只有77只盘羊被报告。数量急剧下降是由于与家畜竞争和人类侵占导致栖息地丧失造成的。它在尼泊尔全国范围内,被归类为数据不足。该物种在尼泊尔的法律地位受1973年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