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就读于汉堡大学,192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5年—1932年,任职于柏林犹太研究学院。
1938年,移居美国。
1938年—1949年,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院。
1949年—1968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
1949年,他被聘任为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并受邀在当年的沃尔格林系列讲座发表演讲,演讲结果就是他后来出版的成名作《自然正义与历史》。
1963年,到芝加哥后的第十四年,施特劳斯与其第一批弟子出版集体成果《政治哲学史》,成功地淘汰了此前流行的萨拜因的《政治理论史》,也标志着所谓施特劳斯政治哲学学派的初步成型。
1964年,施特劳斯65岁寿辰,弟子们又特别出版了祝寿文集,书名题为《古代人与现代人:政治哲学传统论集》,典型地反映了施特劳斯学派的基本关怀:重新展开“古今之争”,力图从“古典西方”的视野检讨“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包括强烈批判当代美国主流学术。整个学派的基本取向或可用施特劳斯的两句名言概括:“现代人与古代人之争这段公案必须重新开审;换言之,我们必须学会严肃而不带偏见地考虑这种可能性:斯威夫特当年把现代世界比作小人国,而把古典世界比作巨人国,他是对的。”
“彻底质疑近三、四百年来的西方思想学说是一切智慧追求的起点。”
他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哲学家。在里根、老布什执政时期,美国许多政府机构的重要职位都被施特劳斯的弟子们占据。到了小布什当政时期,特别是在“9·11”之后,探究强硬派政客与施特劳斯派之间的关系,成为公共传媒讨论的热门话题。
他的争议表现在他以及他所创立的施特劳斯学派的学术影响和政治影响的不对称上。直至20世纪末,施特劳斯学派在西方学术界内历来是最孤立、最边缘、最不受承认甚至最受排斥的学派。尽管人们公认施特劳斯创立了一个政治哲学学派并与其弟子们编有西方大学用书《政治哲学史》。但我们可以注意到,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专著或政治哲学教科书和参考书都从不提及他的名字。在当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场域中,无论是自由主义的内部辩论,还是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或后现代哲学等的辩论中,施特劳斯的名字几乎完全缺席。
施特劳斯本人几乎从不引用任何当代西方学术成果,事实上在他眼里几乎所有当代西方学术都早已误入歧途而积重难返。从施特劳斯的视野看,无论是各种各样的当代自由主义,还是各种各样的当代左翼学术,说到底都归属同一阵营,即他们都是坚信现代必然胜于古代、而未来必然胜于现在的“现代人”或“进步人”,都属于施特劳斯所谓“现代民主的官方高级祭司”,从而不可能真正切入他认为最重大的时代问题即“现代性的危机”和“西方文明的危机”。施特劳斯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坚持必须从西方古典的视野来全面批判审视西方现代性和自由主义(两者在他那里往往作同义词用)。正因如此,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学界基本都把施特劳斯及其弟子看成是学界怪胎而从不认真理会。
但不可思议的是,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施特劳斯这样一种对西方现代性和自由主义传统进行最彻底批判的政治哲学,突然被美国主流媒体说成已经成为华盛顿的官方政治哲学,特别是成了美国共和党高层的政治理念。尤其在1994年共和党一举结束美国国会被民主党把持长达六十年的格局,取得在参、众两院都成为多数党的历史性胜利时,美国主要媒体如《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新共和周刊》以及《纽约时报杂志》等在惊呼美国政治大地震时,都指称当时已经去世二十年的施特劳斯是“共和党革命的教父”,认为这位原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家是“当今美国政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现代性向古典政治哲学的回归是贯穿施特劳斯思想的主线。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的全部出发点,可以说就是希望找到一条出路来克制“哲学”的走火入魔,从而防止“政治”的走火入魔。这个出路,就在返回苏格拉底开创的古典政治哲学的起点,古典“政治哲学”的起源原本就是为了克制“哲学”的走火入魔,以维护政治社会的稳定。在他看来这也就是所谓从“前苏格拉底哲学”转变到“苏格拉底政治哲学”的真正含义所在。
“哲学旨在以知识取代意见,但意见却是政治社会或城邦的要素,因此哲学具有颠覆性,也因此哲人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写作:改善而非颠覆政治社会。换言之,哲人之思想的美德在于某种癫狂,但哲人之公共言说的美德则在于温良。哲学本身是超政治、超宗教、超道德的,但政治社会却永远是而且应该是道德的宗教的。”
施特劳斯曾将他的全部思想或他认为的“古典政治哲学”的全部思想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述如下:
1、“普世一体化国家”是不可能的;
2、因此任何政治社会都是特殊的,都是“封闭的社会”即柏拉图意义上的自然洞穴;
3、任何曾经存在过的政治社会或任何将来会出现的“政治社会”都必然立足于该社会一套特殊而根本的“意见”,这种“意见”不能被“知识”所取代,因此任何政治社会都必然是特殊的而且是特殊主义的社会;
4、政治社会这种立足于“意见”的特性因此对“哲人”的公共言论和写作强加了责任(如果普世理性社会是可能的,这种责任就是不必要的了);
5、哲人的写作因此需要一种特定的写作艺术(俗白和隐讳的写作)。
《斯宾诺萨的宗教批判》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基础与起源》
《迫害与写作艺术》
《哲学与律法》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
《自然权利与历史》
《关于马基雅维里的思考》
《苏格拉底和阿里斯托芬》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辞:<齐家>义疏》
《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回忆苏格拉底>义疏》
《什么是政治哲学?》
《城邦与人》
《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研究》
《政治哲学史》【与克罗波西共同主编】
《苏格拉底六讲》
《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
《古今自由主义》
《门德尔松与莱辛》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