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创业到登基,主要活动在华东地区(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所以“洪武宴”菜品主要用徽菜、淮扬菜、江浙菜的烧、炖、煎、炒、煮、炸、熘等方法制作完成。
洪武宴融饮食、器皿、历史文化于一体,既继承了宫廷菜的制作工艺,又采用了传统乡野风味的烹调方法,在色、香、味、形、器皿、营养等方面都有了创新,进一步丰富了明代饮食文化的内涵。
洪武宴全宴由帝王宴、皇后宴、家宴三个分宴组成,每个分宴都是36个菜品。全宴共108个菜品,三个分宴都能作为独立的筵席。这108道菜品主要由朱元璋、马皇后青少年时期经常食用的粗茶淡饭、朱元璋戎马征战时食用的菜品,以及他称帝后经常食用的部分宫廷御膳组成。菜品多以野菜、蔬菜、瓜果、鸡、鱼、肉、蛋、禽等为原料,后以山珍海味为原料。
代表菜品有龙蟠八味,冲天牛尾汤,鹿报同春,带子上朝,洪武豆腐,积粮称王,天缘大莱,备荒屯田,玉带锦囊,烽火羊肉,彩石绝段,真情善待。
“冲天牛尾汤“传说朱元璋儿时与伙伴放牛,饥饿难耐,便将田主刘德的小牛杀吃了,为了不连累同伴,他把牛尾插在山缝里,说小牛钻进山洞里怎么也拉不出来,当晚遭到主人毒打,被赶回家。小伙伴将牛尾取回,煨煮成汤,给朱元璋补身体。朱元璋当皇帝后,人们称此菜为冲天牛尾汤。
“洪武豆腐”的传说:朱元璋出家龙兴寺时最爱吃黄老侃的豆腐菜。在当皇帝之后,召黄老侃到宫中当御厨,豆腐制作工艺逐步精细,更加好吃,于是流传民间。
“积粮称王”的传说:朱元璋打下徽州时,老儒朱升告诉朱元璋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于是朱元璋便开始屯田开荒,为后来称王打下良好的基础。
“天缘大菜”的传说:元末皇帝梦见一人着朱袍,顶绿伞。第二天他令人解梦,丞相说天有变,要出真龙天子推翻元朝。于是元朝皇帝命丞相捉拿此人,根据梦境明察暗访,只看到幼年朱元璋头顶荷叶,遂追杀不止。朱元璋逃荒到龙兴寺当了和尚。朱元璋当皇帝后,黄老侃将此事取名创制成菜,以纪念当年朱元璋逃生之事。
“备荒屯田“的传说:朱元璋按照朱升“广积粮”的意见,派大将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开垦荒地,以解决粮食困难。康茂才不负众望,屯区得谷一万五千石,余粮七千石,元璋宴请康茂才并让御厨做了一道菜,取名“备荒屯田",以表彰康茂才积粮之功。
“玉带锦囊“的传说:朱元璋七十寿宴后,将玉带上的一个锦囊解下给允炆,让他回去细看,允炆回去解开一看,里面写了一段话:“朕膺天命三十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零微,无故人之博知好善恶,不及远矣。”允炆继位以锦囊为训导,日勤不怠,还命御厨设计“玉带锦囊“,逢宴必有此菜,以牢记璋训。
“烽火羊肉”的传说:朱元璋在金陵称帝,派大将徐达督建秦皇岛一带长城,寒冬腊月,千万民工日夜奋战。徐达前往视察,只见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将士尽皆饥寒交迫。就在为此忧虑之时,忽见烽火余烟,遂计上心来,号令民工在城墙上架起篝火,并派人发给羊肉,令其烤吃,使民工取暖增力。长城如期建竣,捷报传至金陵,朱元璋闻讯大喜,问徐达要赏什么?徐达答曰:再让我们在烽火台烤一次羊肉吧。
“真情善待“的传说:当朝大学士宋濂的孙子宋慎被发现是胡党,按律要被处死刑。马皇后替其求情,朱元璋不许。到用餐时,皇后不吃不喝,朱元璋问其是否身体有恙?马皇后回答是心里难过,替宋先生祈福。朱元璋也伤感地放下筷子。第二天朱元璋特赦宋濂免死。马皇后为感谢朱元璋善待,亲自下厨做了一道菜,取名“真情善待”。
洪武宴主要根据朱元璋青年时期逃荒要饭当和尚,到投奔农民起义军,南征北战,历尽艰辛,最后夺取天下,在金陵(今南京)登基称帝的历程为依据,又根据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民间传说轶事和明御厨后裔世代相传,再参照明代宫廷菜谱,挖掘整理设计的,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从朱元璋青少年时期吃过的粗茶淡饭到后来做皇帝食用的精品御宴,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朱元璋艰苦创业的历程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
“洪武宴”以其独特的历史饮食文化为特色,先后荣获“安徽名宴奖”、“帝王之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等,于2002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宴”,2004年“洪武宴”获得国家专利,2008年在台湾美食展期间展示,参观者赞口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