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杂,又称“牛杂碎”,就是牛的内脏和碎肉,是发源于老广州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始于清光绪年间。
清末,牛是用于耕作的,只有老弱病残的水牛才会被杀来食用,牛杂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挖掘出来,成为一道平民美食。
清末,牛杂才被搬上餐桌,确实来得晚了一些,原因是牛杂的膻味确实不好处理。
食材: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萝卜、精盐、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鲜牛骨、牛杂、辣椒油、酱油、肉桂、白酒。
步骤:
1、先把主要的牛杂和萝卜洗净,把切好的原料放到烧开的水里,并不断撇去浮沫,见肉呈白红色,过滤去汤水,再加人干净的清水,加入萝卜和用纱布袋装好的锅底汤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老抽),用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煮至牛肉、牛杂酥而不烂,加入精盐、老抽、白糖、白酒、味精即可。
2、将牛骨、牛杂洗净。牛骨打碎与牛杂一起放人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烧沸,并不断撇去浮沫,见牛杂呈白红色,滗去汤水,牛骨、牛杂仍放锅内,倒人老卤水,放人香料包(将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扎好)、白酒和精盐,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煮至牛杂酥而不烂,捞出晾凉。
3、加入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面调成味汁。
4、将晾凉的牛杂分别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汤汁即成。
1、补中益气:牛杂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尼克酸等,能补中益气,起到改善气血不足的作用。
2、益精:牛杂中含有牛肾,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肾脏。牛肾性味甘、温,归肾经,能益精、补益肾气、祛湿痹。
3、养胃健脾:牛杂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矿物质,能促进消化吸收,有助于养胃健胃。
1、牛杂不宜吃太多,以免给肠胃增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2、婴幼儿应少吃。婴幼儿应少量食用牛杂,避免导致上火。
3、牛杂和田螺同食不易消化,可能会导致腹胀。
4、牛杂和栗子同食,可能会引起呕吐。
5、牛杂胆固醇含量高,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