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蛸属目前被正式命名和描述的有4种,约有10种以上目前还未被正式命名,其中新月豹纹蛸Hapalochlaena lunulata为本属模式种。此属的种类均可分泌剧烈毒素,最好不要被咬到。详情请见豹纹蛸属总述。
分布范围:东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至新南威尔士南部,中国台湾。
体长筒形,末端尖,肌肉发达。体灰色,体表具许多小突起,头部背面及腕表面具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蓝色小圈位于大小不等的黑斑中,外套背部具有许多长短不一的蓝色条纹位于大小不等的黑斑中,当受到攻击时体表由灰色变成黄色。眼睛上无显著的突起,第2和第3腕之间的腕间膜上无假眼点。腕短,腕长约为胴长的2~3倍,第3腕较其它腕略长。腕吸盘2列,无扩大吸盘。腕间膜深,最深为腕长的26%。雄性右侧第3腕茎化,较左侧第3腕短,端器细长,约为茎化腕的8%,吸盘53~58个。具退化的墨囊。
近海小型底栖种,通常栖息在近岸浅水潮间带的岩石礁和卵石水域,生活水深约0~30m,在东澳大利亚海岸极为常见。通常夜间活动,白天偶尔在岩石丛中出没。主食甲壳类,尤其是蟹类。喜欢伏击猎物,而不是立即用毒液,只抓自己能够处理的了的猎物并且速度很快。唾液腺发达,分泌剧烈毒素,毒素可用作杀死食物和防御敌害。交配时,雄性将茎化腕伸到雌性的外套腔内,然后将精荚输到雌性的输卵管内。交配后雌性将卵产于口周围,育卵直至孵化。初孵幼体营浮游生活。
饲养:豹纹蛸在我国福建广东地带秋季时较为常见,当地商家把它当作观赏鱼售卖,价格在100~200不等。饲养详情请见豹纹蛸属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