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面积
3674公顷
景 区 数: 4
景 点 数: 112
门票价格: 30元
地理位置
汉中天台森林公园地处北依巍峨秦岭,南俯汉中盆地
气候
公园地处南北气候分界线,年平均气温10.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92.3%,空气清新,降水充沛。园内森林景观四季分明,阳春,山花烂漫,斑斓绚丽,一片勃勃生机;盛夏,绿荫浓郁,遮天蔽日,环境清爽怡人;金秋,霜叶似火,层林尽染,一幅多彩画卷;严冬,白雪青松,晶莹剔透,仿佛冰雕玉砌。
特点
天台山山势巍峨,山顶平坦如台,故曰天台。被誉为陕南第一名山,集“奇、险、古、秀”于一体,山势雄伟,陡峭险峻,层峦叠嶂,气势状观。有飞仙灵崖、梅花古碑、琴泉雅奏、避滩地穴、岱顶风光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登主峰岱顶,北眺秦岭翠峰,南瞰汉中盆地,令人心旷神怡;有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古建筑十余处,依山延续十余里,主要包括灵官殿、黄茂咀、南天门、药王楼、涌泉寺、斗母宫,方圆百里群众前来朝圣,常年香火不断。历代文人墨客,仙道真人,官宦士绅,在此曾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历来是汉中朝圣旅游之胜地。
天台山的著名,在于它的独特景观,清人严如煜有诗“苍苍石峰立嵯峨,险道新盘上旧阿。地狭寺随峰石转,僧归身带野云多”。天台十八景声名显赫,为:诸葛故堡、石堰交流、呼吸奇泉、飞仙灵岩、太极神图、张拉塌洞、梅花古碑、晴天夜雨、早种晚收、蜡烛笔立、二仙围棋、银洞白光、琴泉雅奏、白云风洞、青龙昂首、避滩地穴、土孤堆峰、岱顶风光。这些景观天造地设,趣味横生,有的奇绝险峻,有的清雅平和,有的秀丽委婉,有的冷艳孤傲,每一处景观都附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天台山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具有茂密而丰富的林木和药材资源。因山高林秀,四季气候变化多端,使得这座神奇的山更加独特。传说唐代名医孙思邈,辞官后曾游医陕南为百姓治病,为选好药登临天台山,看到林深泉幽的山野遍布着茂密的药草,兴奋地把此辟为采药基地广济众生。后世人家修建天台寺,纪念这位药王。据《汉中府志》记载,天台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主殿供奉孙思邈,故名药王殿。
评价
天台山素有“陕南第一名山”之美誉,“天台古十八景”蜚声省内外。此外,天台山和哑姑山分别为陕南著名的道教和佛教活动场所,为历代朝圣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发展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自开发建设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近些年来,汉台区把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作为推动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举全区之力强势推动公园开发建设
景区开发
项目地区:汉中市
项目行业:旅游业
项目名称: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开发
项目承办单位:汉中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项目内容:汉中天台山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中段南坡,距汉中市城区18公里,是国家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4446公顷,其中国有林地3674公顷,区内集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被誉为“陕南第一名山”。
截至目前,公园已累计投资1.7亿元,先后建成了占地127亩的景区新门区(包括仿古大门、生态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武乡镇至灵官垭全长16公里的旅游主干道、灵官垭至大岱顶全长2.5公里花岗岩旅游登山步道、全长近2公里的森林浴场步道、森林防火暨观景瞭望台(观海楼)、灵官垭星级旅游厕所以及景区绿化、水电线路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
景点介绍
一、诸葛故堡:位于武乡镇北,粮站以东。三国时期,蜀汉刘备曾屯兵汉中,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后人于此地修筑诸葛故堡,并于镇西街花园树有诸葛像,立碑石记载,后于文革期间被毁。
二、石堰交流:位于武乡镇北六公里入山口。古有石堰寺,寺前东,西两沟双水交汇。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率民工开凿,润灌良田千亩,惠殷至今。驻足岸边,山青水碧,波涛翻滚,夹岸卵石环铺,巨岩形如卧牛,颇为壮观。
三、呼吸奇泉:位于天台山东沟,森林公园主大门东侧,龙王庙内。有一天然间歇泉,水质清澈,冰凉透骨,切一涌一停,如人呼吸。涌时泉水滔滔,激起浪花朵朵,静时层层下落,旋成一口银锅,直至点滴俱无,此泉为宋代嘉佑年间发现,有碑记载,堪称一大水文奇观。
相传,白娘子被镇雷峰塔获救之后,誓报法海凌辱之仇,决意重返昆仑山修炼,途经此地,见山清水秀,一股清泉涌出,便按落云头,投身山泉,在此修炼“八爪金龙功”,旋以吐纳,一吸一呼,泉水一停一涌,故此得名“呼吸奇泉”。
四、飞仙灵崖:位于药王坪上雷祖殿东南侧,有处天然峭壁,高数百尺,险峻无比。
相传,此处常有修道成仙,功德圆满者舍向其下,翼成正果。宋代有一李娃女子修道圆满后,曾在此盘腿而座,双手合一,从此崖跳下,毫发无损,得道成仙,后人在此修筑“仙姑堂”。又传元末翰林张三丰,在天台山受个道点化,亦从此崖跳下,遂成仙而去,故此处得名“飞仙灵崖”。
五、太极神图:又名天台宝光,每岁阴历六月十五,正午雷雨过后,于飞仙灵崖之上突现七彩光环,向上旋至峰顶,经久不息,为一大天象奇观,很难亲见。
相传,太白金星曾云游天台山,见此处山水秀丽,名贵药材众多,便想将此地人参、天麻、玉竹、灵芝移至太白山,并引走天台神泉。灵芝不愿离开此地,补金星手持宝物太极神图追赶,打中灵芝头部被捉,神图坠下山崖,无处可寻,帮留飞仙灵崖之下,每岁仅阴历六月十五正午雷雨过后便有奇观再现。
六、张拉塌洞:位于药王坪雷祖殿西北半山腰,有一天然石洞,深约十余米,险要奇特。
元末翰林张三丰陷居天台山,曾在此洞中修炼成仙,因三丰平日极其拉塌,人称“张拉塌”,由此洞名为“张拉塌洞”。
七、梅花古碑:位于药王楼三清殿古柏树下,有一高1.4米石碑,上刻一树梅花,运笔奇绝。
相传,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从四川回长安,路经古梁洲(汉中)时,前来天台山,正逢药王殿完工,石匠正在刻碑。吴道子当晚宿于庙内,梦一青衣老者引其殿前观梅。天亮后见天台山花草繁多,独少红梅,即按梦中所见,欣然画出一树梅花,后由石匠精心刻于碑上,留存至今。
据《汉中市地名志》:碑上梅花系清代大书画家谭公鼎(汉中城固人)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所画,迄今已330余年。
八、晴天夜雨:位于药王楼三清殿前古柏之下,盛夏夜晚,古柏自会降雨,天愈晴而降雨愈大,堪称一大奇观。
相传,宋代有一爱财如命的喇嘛,名叫达世满尔,专盗民间财宝。盛夏一夜晚,他上山潜入庙中偷抄古柏下千金碑秘方,并刻毁碑文。天亮后,求医治病者见石碑药方被毁,痛哭不已,遂感动南海观音,于当晚从宝瓶中降下甘露,石碑药方得以复原,而后,盛夏天晴夜晚,古柏常降夜雨。
九、早种晚收:位于药王楼三清展前,有一隙地,为天台道观宝地。
相传,道士曾受异术,早晨播种,傍晚收获。此地被三清所占,赐予滴米升,位于仙姑堂巨石之上,石有裂缝,向外滴米,每日一升,少则一人吃光,多则人数不限,均可饱腹,故由此而得名。
蜡烛笔立
十、蜡烛笔立:位于花王楼西侧数百米,有一秀峰直立,犹如蜡烛独挺,峰顶苍松苒曲,又形似立笔,为天台山之象征。
相传,古时天台山有一农家,腊月喜得一子,取名“腊猪”,爱如掌上明珠,腊猪七岁时丧父,母将子娇惯成性,成年后常打骂其母。一天,母不堪其子虐待,碰死石峰,腊猪从此醒悟,追悔不已,葬母于对面峰顶,常立此望峰哭泣,天长日久,化为石峰,以醒后人孝敬父母。
十一、二仙围棋:位于天台山岱顶西梁,有一平石滑洁,立于一巨石之上,顶如棋盘,近之道路极险。
相传,吕洞宾、汉钟离二仙曾在此围棋。平石北部有一苍松,扎根于棋石之中,四周陡峭险峻,无立足之处。
十二、银洞白光;位于天台山以西十余里沟内,山崖间有一石洞,百般日雨过晴夜,遥望洞内白光四射,灿烂夺目,乃一大天象奇观。
相传,天宫黄龙为感药王医病之恩,在此凿洞存入白银,封闭洞口,用前爪磨成金钥匙,放于药王大殿。殿内有一道士,爱财如命,夜盗金钥匙,入洞欲取白银,不慎将金钥匙落入石缝,石洞封闭,再不能出。至今发谣日:“进银洞,绕石虎,雪白银子两万五,谁能找到金钥匙,买下一个汉中府。”
十三、琴泉雅奏:位于药王楼北部山腰间,有一泉池,泉水滢滢,上静下动,滴水成韵,婉如琴乐弹奏,唯不见水源,其下积之成潭,该潭称为“老龙宝池”
相传,天台龙王冬住黄龙洞,夏住天台龙宫,每岁春末夏初,龙王出黄龙洞,经盘龙坡,住进天台龙宫,盛夏常在“老龙宝池”饮水,琴泉雅奏为龙王吸泉所致。
十四、白云风洞:蟒虫洞。位于仙都峰以北悬崖半腰,有一奇洞,有时白雾缭绕,有时微风许许。
相传,洞内有一神物,昔日樵子,猎夫莫敢近惊,稍有触及,顿起飞沙走石,拔木摧屋,酿成巨灾。民国时期爱国将领杨虎城,张丹屏曾来天台山,入洞探险,引出杀身之祸。
十五,青龙昂首:位于花王楼以北后山,山势绵延起伏,其首至雷祖殿,势若青龙卧岭,两面三石如龙甲,形态十分逼真。
相传,天台山下胥水河龙王之子小青龙,与汉江龙王之女相互爱慕,么定终身。汉江龙王欲将其女高攀东海龙王,拆散这对情缘,青龙也被父囚于天台山,常年卧岭,遥望汉江,天长日久,化作山梁,故此得名。
十六、避难地穴:又称天台龙宫,位于药王以东数百米,有一天然溶洞,进口狭窄直立,洞内石笋林立,钟乳倒悬,有“玉石龙床”,“定海神针”等景物。
相传,唐代名医孙思邈被太宗封为药王,大将蔚迟敬德不服,追杀药王至天台山,曾躲进此洞避难,帮此得名。
十七、七孤堆峰:位于太白庙以南,山脉有七峰起伏,龙形排列,形如古冢,十分壮丽。
相传,天宫七仙女曾下凡来到天台山,被王母发现,急化峰隐身,避过其母,随后腾空返回天宫,留下七座孤峰。
十八、岱顶风光:位于药王楼后山,为天台山主峰。立于岱顶,群峰尽在脚下。清晨,向东静待天边红霞,远眺两座乳峰山,如裸体仰卧之少妇,红日从两乳间喷薄而出,越过地平,腾空跃起,冉冉上升,将天际染成火红,射出万道光彩,青山绿树涂满金色,刹那变化,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