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丹溪文化园位于赤岸镇东朱村,是1992年兴建的陵园,走进园林,有陈敏章题写的石碑“一代宗医”四个大字,进园可见,是座具有江南风格特色的陵园,陵园重要景点有湖光山色、亭台掩映、花木扶疏、曲径逶迤,建筑古朴典型、精巧大方、整体环境优美舒适,中医文化气氛浓郁,医家特色鲜明,元代四大名医朱丹溪墓,是省文保单位。
丹溪文化园在墓前有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古代名医朱丹溪之墓”,园内还独有朱丹溪纪念馆,馆内正厅有高大丹溪铜像,进院后为丹溪诊所、陈列室、碑廊,有赵林初、沙孟海、姜东舒、陈立夫、施祖荣等当代名人、大师题词和书画作品200多件,园内还有鹤望轩、爱仙亭、麒麟坛、颐寿厅、百草园等园林建筑景点。这一大片山林中的丹溪文化园,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骨架的历史生动、人物丰满、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
这里,不仅有湖光山色,小桥流水,更有旷世名医、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丹溪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入口景区位于陵园东南角。迎面而来的是一座青石牌坊,过牌坊,进林荫小道,湖光、山色、春香桥、鹤望轩、爱仙亭及据传当年丹溪制药的仙井便映入眼帘。还有以不同颜色的药用植物种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园,不仅让人增长知识,更让人感受到这方园林处处都有医家的踪影。
1991年10月建立以丹溪墓为中心占地100多亩的丹溪文化园。一期已开发112亩,是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中医名医纪念养生文化园,湖光山色、亭台掩映、花木扶疏、曲径逶迤,建筑古朴典雅、精巧大方,整体环境优美舒适,鸟语花香郁郁葱葱,已种植数百种中草药材,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赐予的恩泽。园内中医文化氛围浓郁,医家特色鲜明,是当代中老年人的必游圣地。
1、 丹溪亭——这是中华养生丹溪文化园为朱丹溪名医修建的丹溪亭,采用传统的六角六柱园林工艺建筑而成。停置三叉路口,亭中竖立的石碑正对着大门,上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一代一宗”题词,背面是明代大学者于谦为了纪念朱丹溪写的赞颂铭。纪念亭的石柱上分别题写后人纪念楹联。这是朱丹溪的口碑、心碑、石碑的综合纪念碑,既写朱丹溪的名位、名声、名节,也写了朱丹溪的人生、人文和人魂。现代有位诗人作绝句赞美说:“一代医宗人共颂,千秋医著走春风。救民成就养生梦,济世丹溪不老翁。”
2、拜师亭——朱丹溪是元代著名医学家,他千里拜师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朱丹溪为母弃文从医,并且坚持不懈的拜师故事体现了丹溪的孝道文化。丹溪的心诚、志坚,终于换来了名师的指点。后来,丹溪写出了《局方发挥》、《格致余伦》等著名医学著作,成为金元四大家“滋阴派”的代表人物,这与罗知俤的教诲是分不开的。这真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
3、 医祖中心——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医祖中心,这里供奉着中华民族医药学界的许多名人,比如皇帝、炎帝、扁鹊、岐伯······
4、丹溪纪念馆——这里陈列着有关朱丹溪的各种资料和物品,让大家能更了解“一代医宗”——朱丹溪
5、丹溪养生讲堂——特邀营养师讲授养生健康知识,免费体验中医养生泡脚。
6、梦回丹溪3D影院——观看电影,了解朱丹溪和公主的神秘情感故事,可以体会到朱丹溪一生所弘扬的四道文化:孝道、正道、寿道、医道,对于大家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1]
7、义乌三溪——以丹溪为医宗,承继丹溪医理学说,号称“义乌三溪”的另二位中宗名人:虞天民与陈无咎的石碑,碑上分别题有后人的赞誉之词。现对两位名医简介如下:虞天民(花溪),又名虞抟,明代义乌名医。虞抟的曾袒虞诚授业于朱丹溪门下,虞转承祖父家学,继丹溪医学遗风,博采众长,创造性地提出“两肾总号命门”理论,为弘扬丹溪医理与养生文化作出很大贡献。明崇祯(金华县志)载;“义乌以医名著,代不乏其人,丹溪之后,唯抟为最”。陈无咎(黄溪),民国时期,义乌黄山溪人。他学朱丹溪濨阴学说,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早期中医学校,即汉医学院,培养了很多中医传人。他对丹溪学说,医理,药理,临床,辨证,局方等都进行实践和研究,作出很大贡献。同时,主持上海丹溪学社,出任上海丹溪大学校长。
8、丹溪仙水井——这里有个传说,以前因为战乱,瘟疫横行,找朱丹溪看病的人很多,要排队等候,来都来不及。于是,朱丹溪找了一个快捷的办法,专门针对瘟疫开了药方,用这口井的井水熬制中药治好了这些病人的病,大家就为了表示感激称这口井为仙水井。
9、丹溪墓——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丹溪墓。这里有着当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古代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而后葬于离赤岸镇约四公里的东朱村墩头庵。“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经被毁。1979年冬,墓地原址重建,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丹溪文化馆——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丹溪文化馆。在这里,陈列着金元四大名医的介绍,还有许多有关于朱丹溪的文化内容,大家可以慢慢欣赏,对朱丹溪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11、丹溪麒麟坛——众所周知,麒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能活两千年。性情温和,不伤人兽,不践踏花草,故称为仁兽。麒麟的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麒有独角,麟无角,口能吐火,声音如雷。中国古代用麒麟象征祥瑞。相传只有在太平盛世.,或世有圣人时此兽才会出现,亦作骐驎。后人建麒麟坛也是为了纪念朱丹溪,肝胆侠义,扶贫济困。
12、丹溪药膳厅——旅客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丹溪药膳厅,这里的各种药膳都是根据朱丹溪医药名著中的一些配方并结合现代饮食的特点烹饪而成,对身体的调养滋补大有益处,欢迎大家品尝!(具体药膳品种及效用待定)
13、丹溪长寿塔——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开到丹溪大寿塔。相传许多通过朱丹溪治愈的病人为了纪念他的大恩大德修了这个塔,感谢朱丹溪高明的医术使广大医患病人转危为安,健康长寿! 14溪寺庙——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丹溪寺庙,这是后人为了纪念朱丹溪而修建的寺庙。许多附近村民经常来此祈福,比较灵验,香火也比较旺盛。明清时期一些学者,对丹溪推崇备至,常远道前来祭奠。今日之丹溪故里赤岸,丹溪之滨狮子岩顶建有朱丹溪纪念亭,狮子岩麓建有朱丹溪纪念堂。
弘扬中华中医国粹,传承丹溪四道文化。
1、丹溪正道文化--即丹溪精神,朱丹溪肝胆侠义、乐善好施,集中体现了义乌人敢做勇为,敢为人先的风格,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2、丹溪孝道文化--朱丹溪早年丧父,家有二弟,母亲积劳成疾。他为母学医,时刻不忘百善孝为先的古训;
3、丹溪医道文化--朱丹溪行医数十年,无论路途遥远,有求必应,扶困济贫,风雨无阻。人称“朱半仙”;
4、丹溪寿道文化--对于寿老养生,朱丹溪提出寿老五养说“心理、修性、收心、气血、食疗养生”,对于当代养生具有重要学习意义。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南朝时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朱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创立丹溪学派,对祖国医学贡献卓著,后人将他和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誉为“金元四大医家”。著有《格致余论》一书。不久又著《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遗》、《伤寒论辨》、《外科精要发挥》等,今仅存前三部书。丹溪学说,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在15世纪时,由日本人月湖和田代三喜等传入日本,日本又成立“丹溪学社”,进行研究和推广。至正十八年(1358年)夏,一代医学宗师朱丹溪与世长辞,终年78岁,葬于义乌东朱之郭头庵。
丹溪文化园今赤岸镇三村朱丹溪纪念馆旁有他的祖墓。可遗憾的是,丹溪先生当年曾经居住的故居、药店、诊所、练丹处等等已无从考证。1358年,朱丹溪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葬于离赤岸镇约4公里的东朱村墩头庵。“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经被毁。1979年冬,墓地原址重建,1989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丹溪庙,于丹溪墓右侧稍后方。丹溪文化园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的。
据说,墓地是丹溪与他妻子戚氏亲自挑选的。他们始料不到的是,他们身后会经历如此的坎坷,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里会成为义乌市的一大旅游胜地,供中外游客瞻仰凭吊。
风景旅游与名人访谒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使得这里的历史显得更为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风景更为迷人。
丹溪文化园经过十几年的修建,已经初具规模,展现在游客眼前的有:湖光山色,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还有那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重修的丹溪墓、景彦书画馆、百草园等等。在园内,还可以看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陈敏章、施祖荃等名人的题词、书画作品,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陵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蕴涵。
明清时期一些学者,对丹溪推崇备至,常远道前来祭奠。今日之丹溪故里赤岸,丹溪之滨狮子岩顶建有朱丹溪纪念亭,狮子岩麓建有朱丹溪纪念堂。东朱村辟有朱丹溪陵园。赤岸镇区、义乌城区、金华市区分别有丹溪街、丹溪路之命名。丹溪在人民心目中,正如“云山苍苍,高风不磨,世远弥声,仰止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