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井盐,指的是从自贡地区开采的地下液体盐矿,经高温提取后生产的食用盐,自贡井盐因品质卓越而闻名,井矿盐原料均采自千米深井以下侏罗纪地质年代的天然卤水和岩盐矿床,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且远离污染,更纯净,品质好。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9%以上,味纯正,无苦涩味,色白,结晶体小,疏松不易结块。自贡井盐是旅游购品主类工业产品亚类日用工业品基本类型。自贡井盐,是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的著名特产,该品已有2000多年的开采历史,自贡井盐是四川美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调料。自贡井盐相对于沿海地区的海盐产量相对较少,但其品质极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烹饪自贡盐帮菜最为重要的一样调味料。
四川省自贡市井盐的采卤制盐史,可上溯到东汉章帝时期,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清咸丰、同治年间成为四川井盐业中心,其井盐遍销于川、滇、黔、湘、鄂诸省,供全国1/10的人口食用。
在历史上,四川省自贡市以盛产井盐著称。自贡开采井盐已有 2000年的历史。在自贡所属的55平方公里面积上,当地劳动人民共开凿了1.3万多口盐井,累计生产食盐7000多万吨、天然气300多亿立方米。在保存下来的众多盐井中,除有名的大公井、焰阳井、发源井等遗址外,著名的有: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东源井,开采时间长达200余年;每一口井就有一架天车,最高的一架“达德井”天车高达113米(位于大安区扇子坝,上世纪90年代已拆除)。
自贡的井盐,是用深藏于地下的天然、无污染黑盐卤,经过明火熬煮提取的,微生物含量低、纯度高、晶体洁白,无论是味道还是视觉效果,都非常好。
来自千年盐都自贡,井盐文化发祥地,有2000多年井盐产销历史。
古老延续、传统盐味。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和千年制盐技术精髓,保留了深井盐矿中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盐晶色泽雪白、透亮,形态独特、匠心别具,口味蕴含了古法制盐的古老传统风味。
盐矿形成于2.5亿年前三叠纪时期,远离污染,纯度更高,氯化钠NaCl含量达99.5%以上,高于国标精制盐优级(氯化钠≥99.1%)。
自贡盐帮菜是有丰富盐文化沉淀,有独特风味和烹饪技艺的川菜派别。以自贡盐帮菜为支柱的“小河帮”和由成都为代表的“上河帮”、以重庆为代表的“下河帮”构成了闻名于世的川菜菜系。固有“食在四川,味在自贡”一说。
自贡井盐生产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兴旺发达的井盐产业不仅造就了著名的盐都自贡,还催生,传播,最终形成了川菜的重要派别—自贡盐帮菜。
自贡井盐为盐帮菜提供了特殊的原材料,以及盐商们,盐工们的奇特吃法,使盐帮菜独具特色,从而出现了盐商菜,盐工菜,私家菜等不同的品系,丰富和完善了盐帮菜系。
定井位、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扇泥、下木桩、凿小口、汲卤水、熬盐。
2006年5月20日,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大英县的严昌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9年12月,自贡市贡井区、大安区自贡井盐(大安盐厂、东源井、 燊海井),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2014年由“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依托单位,久大公司、四川轻化工大学、久大品种盐公司为协作筹建的四川省盐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
据记载,历代盐工在自贡先后钻井13000多口,有的井深达1000米,即使以平均300米计,等于凿穿了400多座珠穆朗玛峰。
井矿盐原料均采自千米深井以下侏罗纪地质年代的天然卤水和岩盐矿床,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且远离污染,更纯净,品质好。
井矿盐炼制过程是通过全密封真空工艺精制而成,几乎不破坏其原有物质,是纯天然的,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9%以上,味纯正,无苦涩味,色白,结晶体小,疏松不易结块。
千年盐都自贡井盐开采技术被誉为“世界第五大发明”“世界钻井之父”。
自贡井盐是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特产的一种盐类。它的产地是在四川盆地内,这里的地下盐水是从古生代时期的海水中形成的。因此,自贡井盐中含有多种天然矿物质,如钾、钠、镁等,而一般的食用盐只含有氯化钠。这些天然矿物质为自贡井盐增添了风味和口感,普通盐则相对单调。
此外,自贡井盐采用传统的手工采盐方式,而不是机械化生产。这种采盐方式保留了传统手工工艺的味道和口感。而普通盐则通常采用机械化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虽然效率高,但在盐的品质上却有所降低。
因此,自贡井盐和普通盐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它们的产地和成分,还在于它们的生产方式和品质。自贡井盐更具有天然的风味和口感,而普通盐则相对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