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锦枫》,京剧剧目,一名《君子国》。取材于清代李汝珍警世小说《镜花缘》。剧中“刺蚌”一折,现常独立演出。此剧由齐如山编剧,梅兰芳首演于1923年。
廉锦枫,出现在第十三回“美人入海遭罗网,儒士登山失路途”。挥身水湿,生得齿白唇红,极其美貌。头上束著青绌包头,身上披著一件皮衣,内穿一件银红小袄,腰中系著丝绦,下面套著—条皮裤,胸前斜插一口宝剑,丝绦上挂著一个小小口袋,项上扣著一条草绳。
君子国人氏,家住水仙村。现年十四岁,幼读诗书。父亲廉礼,曾任上大夫之职。三年前,邻邦被兵,遣使求救,国主因念邻国之谊,发兵救应,认为军师,不意至彼失算,误入重地,兵马折损;以致发遣选戍,死于异乡。家产因此耗散,仆婢亦皆流亡。母亲良氏,素有阴虚之症,服药即吐,惟以海参煮食,始能稍安。此物本国无人货卖,向来买自邻邦。自从父亲获罪,母病又发,点金无术,惟有焦愁。后闻比物产自大海,如熟水性,入海可取。置大缸一口,内中贮水,日日伏在其中,习其水性,久而久之,竟能在水一日之久。得了此技,随即入海取参,母病始能脱体。被唐敖解救后作诗一首不是波臣暂水居,竞同涸鲋困行车。愿开一面仁人网,可念儿鱼是孝鱼。诗后写著:“君子国水仙村虎口难女廉锦枫和泪拜题。”
故事发生在假设的海外异域,类似《聊斋志异》中的罗刹海市:唐朝武则天时候,廉锦枫生长在君子国,因母病思食海参,于是练就水性,潜海捞参,孝奉老母,不幸被青丘国渔人网得,缚于船头,竟要将她典卖。幸遇来自大唐的读书人唐敖。唐因科举落第,心情沉郁,随妻弟林之洋泛海出游。唐敖怜惜清贫孤女,当即出银赎救。廉锦枫重返大海,刺蚌得珠,回报救命恩人。
由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创始,乐队加入二胡伴奏,革新京剧旦角唱腔;朱桂芳配演蚌精的刺蚌舞,媲美《西施》中的羽舞、《霸王别姬》中的剑舞,曾经日本宝冢电影公司搬上银幕。戏画家王双才撷取廉锦枫“探海舞”中挥竿扬线、钩取海参的一个造型,脚踏滔滔海浪,眺望茫茫海天,亭亭玉立的身材,清纯脱俗的气质,传达出梅派艺术高雅浪漫的舞台神韵。
廉锦枫是原作者所创造的纯净理想化身,却被网为“猎物”。反差之大道出了李汝珍的感叹。而齐、梅二位把这个故事搬上京剧舞台,其审美意识是相当高妙的。全剧的重点场次有:“奉萱”“探海”“遇救”“刺蚌”。这出戏是梅30岁以前的代表作。唱、做、念、舞并重,按内行话来说是“十分吃功”的一出戏,要通力到底而无缓。
“奉萱”寄情于西皮慢板、摇板和念白等表演,体现了廉锦枫在艰难的环境中对染病老母的体贴孝顺,亲切感人。此剧晚于《西施》,使加入乐队的二胡伴奏更加和谐,丰富了旦角唱腔的内涵。
“探海”描述在天水茫茫、巨石纵横的辽阔海边,廉锦枫在狂风大浪中钓取海参一无所获。为医母病只能纵身入海寻觅。梅先生在这一场中从走边等程式中化创出了“探海之舞”,即将环境景物和挥杆、扬线、钩取的美丽造型,配合高腔迭起的西皮导、原板、南梆子唱腔,载歌载舞。把观众引入想象的海空,达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遇救”则以唱做为主。通过西皮二六、散板、摇板和快板,唱出了廉锦枫面对残酷处境,内心的凄楚及对恩人的感激之情。这一场最为火爆,萧长华扮的渔夫及渔婆,市井之中卖布的、买货的,及姜妙香等扮的唐敖和多九公、林之洋等相继登台。把悲愁的题材用喜剧的诨科嬉笑手法完成,真是既热闹更显深刻。
“刺蚌”所呈现观众眼前的是东方美人鱼畅游海底世界。自然一切都是虚拟的,也是京剧梅派表演艺术的精心之笔。这场戏所选的反三黄原板是首次出现于旦角的唱腔之中。紧接着刺蚌高潮的伴奏曲牌
《将军令》还加了海笛,使乐曲的旋律如水般流畅。当年著名乐师徐兰沅和王少卿的操琴艺术和梅兰芳、朱桂芳的“双人舞”融为一体,可谓天衣无缝。
如此精彩的《廉锦枫》曾被一位外国诗人惊叹道:是诗。不,是立体的诗。
《廉锦枫》全出戏的完整演出,已然绝响舞台多年。为什么这出场次洗练、占人又不多的戏问津者却不多呢?关键是以梅兰芳30岁以前的条件而言,不仅要有宽亮甜和高遏行云的嗓子,还要有吐字如珠的连续持久的功力;不仅要有深厚的武功基础,还要有亭亭玉立的身材;不仅要有姣好的扮相,还要有丰富深沉的表演力度。最难得的是那清纯脱俗的气质。
照片中廉锦枫的扮演者是先父南铁生(1920-1991)。原籍湖北浠水,生于河北保定,舞台生活为1917年至1961年。他与同时代的言菊朋、朱琴心、奚啸伯、金仲仁、俞振飞等均为票友下海而成名。由于他们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当时的京剧舞台上形成了一股书卷气风潮。
《廉锦枫》包括了所有西皮唱腔:慢板、导板、原板、南梆子、二六、快板、摇板、散板等,这在传统戏中是前所未有的。早期梅兰芳先生对慢板、南梆子先后改过两次。50年代初梅葆玖演唱此剧,由王少卿等对全剧唱腔从新润色,大大丰富了梅派唱腔艺术,其中慢板第三句“老娘亲又染了阴虚之症”,更借用了传统戏《祭江》的二黄唱腔(《祭江》一剧,梅兰芳当年所演示的唱词与其他演员不同),西皮、中掺入二黄也是梅派唱腔一大特色,此后即少见演出,也未见有音响资料,只有梅派名家包幼蝶先生在港、申两地教了些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