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史》是德国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创作的历史著作,1792年首次出版。
《三十年战争史》主要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和其中的德意志民族英雄,并着力展示了三位当时的风云人物——斐迪南二世、瓦伦斯泰和古斯塔夫二世。作者认为这场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国际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
《三十年战争史》不仅占有席勒历史研究的绝大部分光彩,还全面体现了席勒开创的新历史研究的进步观。
《三十年战争史》主要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及其发生原因,探讨了德意志民族英雄的问题,是席勒唯一一部写作完成的历史著作。《三十年战争史》共分五章,没有标题,用简练的笔触描写了三位当时的风云人物——斐迪南二世,瓦伦斯泰和古斯塔夫二世的故事。
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兰带来极为悲惨的结局,经济的极度凋敝和政治的极度分崩离析(德意志兰分裂为314个邦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均拥有独立的主权,皇权有名无实,盛行诸侯小邦专制主义统治),在一个世纪后不仅未见改善,有的反而变本加厉了。由于德意志兰经济的复苏和许多邦国出现开明君主专制改革,“狂飙突进”运动的光辉,到1780年代中期开始消退。除很少数人还坚持其激进文学立场外,大部分人都开始转向“温和”或浪漫主义。席勒日益感到对改变德国社会现实的无奈,想重新摸索改造德国鄙陋社会的道路。1787年席勒来到魏玛,毅然放下文艺写作,一头栽入历史学的学习和研究,进而学习和研究历史哲学与美学。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澄清和认清德意志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疑惑和问题。从1787至1795年间,席勒专心致志地用了7年时间从事学者生涯,研究历史和历史哲学,写出许多历史和美学著作,其中包括《三十年战争史》。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F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和美学家,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773年,席勒被迫选入公爵设立的“军事植物学校”。1781年出版《强盗》,1782年《强盗》演出引起轰动,9月22日在朋友的帮助下席勒逃出部队,摆脱了公爵对他写作的限制,匿居在乡村进行写作,完成《阴谋与爱情》、《欢乐颂》等作品。此后,席勒的创作由狂飙突进转入古典主义。1788~1795年,在魏玛研究历史和康德哲学。由于《尼德兰独立史》一书影响较大,1789年,经魏玛枢密大臣歌德介绍,席勒被任命为耶拿大学历史副教授。1795~1805年期间,席勒创办了《季节女神》杂志,先后完成《华伦斯坦》、《威廉退尔》等著作。1805年,贫病一生的席勒病逝。
《三十年战争史》基于这样的事实背景:德意志兰政治上的分崩离析,是造成德意志民族深重灾难的根本原因。在席勒看来,德国内部诸侯间的宗教战争,欧洲外部国家的入侵和在德意志大地上的横行,新兴德意志民族成长的困难,根源也无一不在德国政治上的分崩离析。凡是有利于德国的统一,包括加强皇权,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振兴,以及改革和崛起都会受到席勒的同情、支持和赞赏。席勒在《三十年战争史》中同情和赞扬波希米亚(捷克),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宗主国的民族起义,同情和支持许多德意志城市居民保家卫城的英勇抗击行为。席勒几乎通篇都在不断提醒读者,遭到战争双方蹂躏最烈的莫过于广大农民,他们真的处在无法生存的地步。在席勒的笔下,德意志兰在三十年战争中的出路有两处,一处是广大人民普遍要求和平的愿望与呼声,终于使战争不能够继续打下去。另一处是希望点燃战争之火的大小暴君,认清战争的罪咎,从一名“人类的压迫者、和平的敌人、各族人民的祸根”回归到一名“正义的朋友”。
《三十年战争史》中席勒对斐迪南二世、古斯塔夫·阿道夫和瓦伦斯泰倾注了较重的笔墨。在他看来,这三位大人物虽然在当时叱咤风云,但都不是能拯救德意志民族的英雄。斐迪南二世虽然有做一名明君,但他并没有为德意志做出什么福祉。对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席勒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瑞典的国王,他侵入德意志的真正目的不外乎是防止德意志的崛起,希望用武力实现对德意志的控制。因此,阿道夫的阵亡对瑞典而言是不幸的,但对德意志而言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瓦伦斯泰的举动虽然符合德意志人民的愿望,但其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己夺权篡位。因此席勒并不认为这三位大人物是英雄人物。
法国历史学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席勒在他的《三十年战争史》中准确地提出,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让互不知晓的各国人民突然相互接近,并且通过崭新的共同信仰紧密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