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年代:西魏(晚唐、五代重修)
洞窟形制:前部人字披顶,后部平棋顶,有中心塔柱,柱东向面开一龛,南西北向三面上、下层各开一龛
内容:前室顶西披五代画观音普门品。
西壁门上愿文题榜,两侧五代画毗沙门天王赴那吒会各一铺(模糊);门南底层露出西魏画天王(残),中层有唐画,表层为五代画(模糊);门北底层露出西魏画,中层有唐画,表层为五代画(模糊)。
南壁底层露出西魏画天王,中层有晚唐画,表层五代画维摩诘经变(残存部分),下为五代画男供养人三身(模糊)。
北壁底层露出西魏画残迹,中层唐画千手钵文殊变,表层存五代画(模糊)。
甬道盝形顶中央五代画药师经变一铺。南、北披五代画垂幔。
南壁五代画不空绢索观音变一铺,下画壸门供宝。
北壁五代画如意轮观音变一铺,下画壸门供宝。
主室中心塔柱东向面圆券龛内塑倚坐佛一身,龛外两侧塑菩萨各一身。
龛壁佛光两侧画菩萨各四身。
龛楣画化生、菩萨。龛两侧浮塑束帛龛柱,各画供养菩萨一身。影塑千佛存十二身、一莲花。
塔座座沿画边饰。下座身画药叉四身。
南向面上层圆券龛内塑禅定佛一身,龛外残存胁侍菩萨一身。
龛楣画火焰。龛外两侧影塑存二身。
下层圆券龛内塑苦修像一身,胁侍已毁。
龛楣画忍冬莲花。
龛外南、北侧各画一供养菩萨、一飞天、一化生。
塔座座沿画边饰。下座身画药叉三身。
西向面上层圆券龛内塑交脚佛一身,龛外两侧塑胁侍菩萨各一身。
龛楣画火焰。影塑千佛存一身。
下层圆券龛内塑禅定佛一身,龛外胁侍残存一身。
龛壁两侧画飞天各一身,北侧画供养菩萨一身,南侧画化生一身。
塔座座沿画边饰。下座身画药叉三身。
北向面上层圆券龛内塑禅定佛一身,龛外残存胁侍二身。
龛壁东侧画一化生。
龛楣画火焰。
龛外东侧画供养菩萨一身。
下层圆券龛内塑禅定佛,残存胁侍一身。
龛楣画莲花忍冬。
龛壁两侧画供养菩萨各一身。
龛外两侧画飞天、菩萨各一身。
塔座座沿画边饰。下座身画药叉三身。
窟顶前部西披椽间画莲花、忍冬、宝珠、禽鸟及飞天图案八条(其中有鹦鹉、飞天、鸽子、孔雀等纹)。东披画莲花、忍冬、宝珠、禽鸟图案九条(其中有孔雀、鸽子、长尾鸟、怪兽等纹)。
脊枋画莲花水池。
后部平棋画斗四莲花、火焰、飞天方井图案。
西壁上画天宫伎乐十三身,下画千佛,中央白衣佛说法图一铺。下画三角垂幔。
南壁上画天宫伎乐十九身。前部画说法图一铺,后部画千佛,中央画说法图一铺。下画三角垂幔。
北壁上画天宫伎乐十七身。前部画说法图一铺,后部画千佛,中央画说法图一铺。下画三角垂幔,垂幔上有五代愿文残迹。
东壁门上画天宫伎乐十四身。门南画千佛,下画供养比丘尼一身、女供养人八身、侍从三身;下五代画女供养人二身,三角垂幔。门北画千佛,下画供养比丘尼一身、男供养人六身、侍从三身、马夫一身、马一匹;下画三角垂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