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壁画,现位于莫高窟第156窟。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即敕封张议潮为节度使后其统军出行的写照。画面中从右至左,依次画了鼓、角手各4人,分左右列队。鼓、角手后面有武骑两队,每队5人。再后面是文骑两队,每队也是5人。在两队文骑之间有舞乐一组,共8人,分两组对舞,旁边立乐师12人,后面跟着6名执旗者,再后跟随着衙前兵马使3骑,散押衙2骑。张议潮位于画面中部,穿圆领红袍,系革带,骑白马。其后有拥着“信”字大旗的兵士,最后的射猎、驮运部分有20余骑。总体看来,这幅画绘有多达两百余人。
这幅画充分表现了张议潮统军出行抗击吐蕃,收复河西的雄壮气势,且从出行队伍可以看到唐代军队的仪卫制度和多民族杂居的河西地区军旅的特点。《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全图作散点、鸟瞰布局。图中军威赫赫,仪仗整齐,变化有序,乐队与舞伎增添了场面气氛。图中的张议潮位居中心,威武雄壮。整个画面相互联系,统一。
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一五六窟南壁,晚唐时期,高108厘米,长855厘米。人物百余,作鸟瞰散点布局。分前、中、后三部分,四个自然段。前部是仪卫骑队和乐舞,约占全图四分之一,画鼓吹骑四对,武骑五对,分执大旗一对,矟四对。文骑“马步都押衙”五对。乐舞一组,八人舞蹈,十二人吹奏音乐。主要表现出节度使出行的宏伟气势和音乐歌舞的欢腾场景全图的最前端是横吹队列,横吹是西汉时出现的一种源于西域的军乐队,以鼓、角乐器为主。图中鼓、角手各四人列队左右。
其次是仪仗队列,鼓、角手后面有武骑两队,每队5人,分列左右两队,身着披甲,一对大旗在前面。旗上绘有文字和图案,此旗为队旗,引导军队的进退。随后有一队小旗,为五方旗。再后面是文骑五对,左右列队。文官又称衙官,上一骑旁,题“左马步都押衙等”,下排五骑的题字已模糊无法辨别。在两队文骑中间有舞乐一组,共八人分两组对舞,其中有一行着吐蕃装,旁边立乐师12人,大鼓一对,分列左右,一人背鼓,一人击鼓,另8人分别持拍板、笛、箫、琵琶、箜篌、笙、腰鼓等。
中部主要描绘的是张议潮本尊像,首先是6名执旗者分列左右,每旗飘七带,杆首有一椭圆形物体,具体形态已无法辨别。紧接着又是一对执旗者,和一对执小幡者,题书“门旌”二字,再后跟随着衙前兵马使3骑,步行者4对,戴花毡帽,穿单色缺胯衫,系革带,穿白毡靴,手持仪刀,题为“银刀官”。此图中银刀官八人,且为步骑,以当时节度使仪刀之制,其与当时唐朝廷四品、五品官员“仪刀八(人)”吻合。最后是引驾押衙2骑,分列大桥两侧,回首顾盼。位于画面正中间的是张议潮,穿圆领红袍,系革带,骑白马,执短鞭。画旁题书“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行图”,其后还有部分拥着“信”字大旗的兵士紧跟其后。
图的最后描绘的是射猎、驮运部分有20余骑。射猎骑队中一部分是弟子列军,可分为二组,最前面的两个骑士在奋力追逐仓惶逃命的小鹿,其中一人紧追猎物,弯弓欲射,另一人挥鞭长驱。另一部分为少数民族骑队,前后分两组,带白毡帽,类似于唐代昭武九姓少数民族服装。射猎骑队之后,是驮运的马、驴、骆驼等,主要负责军中的后勤运输。
842年,吐蕃朗达磨赞普死,由于他没有儿子,吐蕃统治者内部因争权夺利而陷入内战,国势衰弱。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沙州(即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赶走吐蕃节度使,收复了沙州和晋昌(即甘肃安西)。
大中三年,秦州(天水)、安乐州(宁夏中卫)、原州及石关等七关的百姓,纷纷响应张议潮,自动脱离吐蕃回归唐朝。850年前后,张议潮又率军收复了吐蕃占领的伊州、鄯州、甘州、河州、廓州、岷州和兰州。
851年,唐政府决定在敦煌设置河西郡,任命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张议潮率汉蕃兵7千余人,攻克凉州,打通了吐蕃通往长安的通道。丝绸之路自从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3年)因凉州被吐蕃占领而切断,整整过了100年,才在张议潮的奋战之下重新畅通了。
在唐代,人们对于张议潮这样一位誓心归国、维护国家领土统一与完整、重新打通丝绸之路的民族英雄是十分敬重的。为了纪念张议潮的功绩,他的侄子张淮深开凿了这个大窟,在窟内绘制了《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
《张议潮出行图》位于莫高窟156窟的南壁,是一幅与佛经无关的历史人物画,其性质归于供养人画像。目前所见文书几乎没有记载有关156窟的开凿情况,所以缺乏直接资料对开窟的背景及具体时间做更多的研究,最初156窟被认为是张淮深为张议潮修建的功德窟,后经过前贤较多探讨,目前学界基本遵从贺世哲先生的观点,贺先生认为此主室窟主是张议潮,而该窟甬道及前室为张淮深主持绘制;关于建窟时间,他认为“建成156窟主室的时间,早不过咸通二年(861)”而张淮深绘制甬道的时间,“则可能在咸通八年(867)张议潮归阙长安之前(张怀深)任瓜州刺史时期”。因此位于主窟的这幅《张议潮出行图》的绘制时间可推断为公元861—865年,张议潮攻克凉州,受到朝廷封赏后所建。
此图呈横卷式,由一百余人物组成的浩荡队伍。从南壁两端起:画面前段是仪仗部分,由骑兵护卫着皇帝授予权力的标志——旌节,依次为鼓角、大旗,武骑、仗骑、六厅,门旌、旌节、卫士等,仪骑之间有舞伎,衣饰华丽,体态婀娜,边舞边行,随后足以主人公张仪潮为核心的大队人马、张议潮著圆领红袍,系革带,戴幞头,骑一马,体形特大,位于画面中部、后随子弟军,拥着“信”宁大旗;最后部分二十余骑,有射猎,驮运等:在张仪潮前面的仪仗队,旌旗招展,鼓乐喧天,使这支凯旋之师渺得威武雄壮:尤其仪仗队,画家作了精心描绘,是全图最精彩部分。
全图作散点、鸟瞰式布局。全图人物众多,结构繁复,但被安排得虚实得当,秩序井然;整个画面相互联系,统一;画家既把握住整体布局,又注意队形变化,前面仪仗队作对称双列并行,作者以华丽的色彩和生动写实的造型呈现出仪仗的威武雄壮,表现了一支威仪赫赫的凯旋之师,中间载歌载舞的舞乐,渲染了欢乐热烈的气氛。作为全画中心人物的张仪潮人体和乘骑形体魁梧高大,他正待过桥的隙,点缀了平远山水和翠绿树木,一片片石绿的地色,仿佛是空旷的原野。衬托小人物坐骑的红、赭、白等色,烘托了整队人马的威武庄严。
该图年代明确:从历史角度可以考察其与服饰制度,风上人情。该图尤其为研究归义军节度使出行仪仗、河西地区的民族服饰、唐代乐舞等等,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