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是按照中国著名慈善家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而设,于2002年设立,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的国际性奖项,2004年首次颁奖。邵逸夫奖旨在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上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该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邵逸夫奖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的科学奖项,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目录
邵逸夫奖介绍

邵逸夫奖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设立,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的国际性奖项,旨在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上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该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家。

2002年11月,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而设立邵逸夫奖。2004年9月7日首届邵逸夫奖的颁奖礼在香港举行。

据2018年12月邵逸夫奖官网显示,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截至2021年6月,邵逸夫奖共评选十八届,颁发了十八届。

奖项历史

2002年11月,按邵逸夫先生的意愿而设立邵逸夫奖,并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基金会办事处设在香港。据“邵逸夫奖”成立仪式上宣布,该奖设立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3个奖项。奖项的始创成员包括:邵方逸华女士、马临教授、杨振宁教授。

2003年5月,邵逸夫奖基金会获香港税务局批准成为慈善机构。

2004年9月7日,首届邵逸夫奖的颁奖礼在香港举行。

2021年10月28日,2021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在线上举行。

2022年9月29日,2022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以网上直播形式举行,主会场设于香港科技大学。

奖项设置

邵逸夫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邵逸夫天文学奖、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和邵逸夫数学科学奖,每项奖金一百二十万美元、一面奖牌及一张证书。原则是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性别和宗教信仰。近期在科研上有杰出成就且仍活跃于该学术领域的候选人将获优先考虑。

组织流程

评选组织

邵逸夫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及执行,基金会成立一个四层架构的组织专司其事。根据章程,“邵逸夫奖基金会”(设在香港)由董事会、理事会、评审会和秘书处四个部分组成。评审会负责选出得奖人;其下设3个奖项委员会,各设一名首席评审和4位评审,负责候选人的提名及评选工作。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出任评审会主席,评审人员从世界各地有限期聘任。评审工作从每年6月开始,翌年6月宣布得奖者名单,8月颁奖。

理事会

杨纲凯教授(主席):邵逸夫奖评审会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物理学荣休教授

简悦威教授: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医学系罗氏·达蒙血液学讲座教授

程伯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信兴高等工程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电子工程学讲座教授

陈伟仪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策略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署理院长及生物医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

陈伟文先生:邵逸夫慈善信托基金顾问委员会成员、邵氏基金会(香港)董事、邵逸夫奖基金会董事、邵氏旗下公司董事总经理

徐遐生教授: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物理系荣休教授

评审会

主席:简悦威教授

副主席:杨纲凯教授

委员:

莱因哈德·根舍教授(天文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

兰迪·舒卡文教授(生命科学与医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

蒂莫西·高尔斯教授(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主席)

遴选委员会(2018-2019)

邵逸夫天文学奖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主席:莱因哈德·根舍教授 主席:兰迪·舒卡文教授 主席:蒂莫西.高尔斯教授

委员:委员:委员:

赫里莎 ·库韦利奥图教授 邦妮 · 巴斯勒教授 伊莲 · 埃斯诺教授

约翰 · 皮考克教授 汉斯 · 克莱弗斯教授 费利克斯 · 奥托教授

斯科特 · 特里梅因教授 嘉露 · 格雷德教授 保罗 · 赛德尔教授

依云 · 范狄淑嘉教授 理查德 · 利夫顿博士 文德林 · 维尔纳教授

王晓东教授

胡达 · 佐格比教授

评选考核

邵逸夫奖提名及评审程序于每年九月开始,该奖评选的原则主要考虑候选人之专业贡献能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素,丰富人类精神文明。

奖励情况

评奖结果

邵逸夫数学奖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陈省身 美籍华人

2005年 安德鲁·怀尔斯 英国

2006年 吴文俊、大卫·曼福德 中国、美国

2007年 罗伯特·朗兰兹、理察·泰勒 美国、美国

2008年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路德维希·费迪夫 俄罗斯、俄罗斯

2009年 西蒙·唐纳森、克利福·陶布斯 英国、美国

2010年 辛康·布尔甘 美国

2011年 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理查德·哈密顿 瑞士、美国

2012年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 法国

2013年 大卫·多诺霍 美国

2014年 乔治·卢斯蒂格 美国

2015年 格尔德·法尔廷斯、亨里克·伊万尼克 德国、美国

2016年 奈杰尔·希钦 英国

2017年 亚诺什・科拉尔、克莱尔・瓦赞 匈牙利、法国

2018年5月14日 路易·卡法雷 美国

2019年5月21日 米歇尔·塔拉格兰(Michel Talagrand)法国

2020年5月21日 亚历山大·贝林森、大卫·卡兹丹 美国、以色列

2021年6月1日 让·米歇尔·比斯姆、杰夫·奇格 法国、美国

2022年5月24日 诺加·阿隆、埃胡德·赫鲁索夫斯基 美国、英国

2023年5月30日 丘成桐、弗拉基米尔·德林费尔德(Vladimir Drinfeld)

邵逸夫天文学奖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詹姆斯·皮布尔斯 美国

2005年 杰弗里·马西、米歇尔·麦耶 美国、瑞士

2006年 索尔·普密特、亚当·利斯、布莱·施米兹 美国、美国、澳大利亚

2007年 彼得·高里 美国

2008年 赖因哈德·根策尔 德国

2009年 徐遐生 美籍华人

2010年 查尔斯·班尼特、莱曼·佩治、戴维·斯佩格 美国、美国、美国

2011年 恩里科·科斯塔、杰拉尔德·菲什曼 意大利、美国

2012年 大卫·朱维特、刘丽杏 美国、美国

2013年 史蒂芬·拜尔巴斯、约翰·霍利 英国、美国

2014年 丹尼尔·爱森斯坦、肖恩·科尔、约翰·皮考克 美国、英国

2015年 威廉·伯鲁奇 美国

2016年 罗奈尔特·德雷弗、基普·索恩、雷纳·韦斯 美国

2017年 西蒙・怀特 英国

2018年5月14日 尚-卢·普吉 法国

2019年5月21日 爱德华·史东(Edward C Stone)美国

2020年5月21日 罗杰·布兰福德 美国

2021年6月1日 维多利亚·卡斯皮、赫丽萨·库韦利奥图 加拿大、美国

2022年5月24日 莱纳特·林德格伦、迈克尔·佩里曼 瑞典、爱尔兰

2023年5月30日 马修·贝尔斯、邓肯·洛里默、莫拉·迈克劳克林

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年份 得主 国籍

2004年 简悦威、史丹利·科恩、赫伯特·布瓦耶、理查·多尔 美籍华人、美国、美国、英国

2005年 迈克尔·贝里奇爵士 英国

2006年 王晓东 美籍华人

2007年 罗伯特·尼科威 美国

2008年 伊恩·威尔穆特、基思·坎贝尔、山中真也 英国、英国、日本

2009年 道格拉斯·高尔曼、杰弗里·弗理德曼 美国、美国

2010年 戴维·朱利雅斯 美国

2011年 朱尔斯·霍夫曼、鲁斯兰·麦哲托夫、布鲁斯·比尤特勒 法国、美国、美国、美国

2012年 弗朗兹-乌尔里奇·哈特尔、亚瑟·霍里奇 德国、美国

2013年 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迈克尔·杨 美国、美国、美国

2014年 森和俊、彼德·瓦尔特 日本、美国

2015年 邦妮·巴斯勒、彼德·格林伯格 美国

2016年 艾德里安·伯德、胡达·佐格比 英国、美国

2017年 伊恩・吉本斯、罗纳德・韦尔 美国

2018年5月14日 玛莉-克莱尔·金 美国

2019年5月21日 玛丽亚·杰辛(Maria Jasin)美国

2020年5月21日 格罗·米森伯克、彼得·黑格曼、格奥尔格·内格尔 英国、德国、德国

2021年6月1日 斯科特·埃姆尔 美国

2022年5月24日 保罗·内古列斯库、迈克尔·威尔士 美国

2023年5月30日 帕特里克·克拉玛、伊娃·诺加利斯

颁奖典礼

届份 日期 地点 嘉宾

第1届 2004.9.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董建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2届 2005.9.2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许仕仁(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3届 2006.9.12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4届 2007.9.11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5届 2008.9.9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唐英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6届 2009.10.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7届 2010.9.28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8届 2011.9.28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邵逸夫爵士(奖项创办人)

第9届 2012.9.1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0届 2013.9.23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11届 2014.9.24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12届 2015.9.24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3届 2016.9.27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4届 2017.9.26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5届 2018.9.26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第16届 2019.9.25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林郑月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奖牌

奖牌的正面为邵逸夫先生的浮雕肖像,旁边是英文"The Shaw Prize"和中国文字的“邵逸夫奖”称号。奖牌背面展示了奖项,相关颁奖年度及当年获奖者的名字。在右上角为中国名句“制天命,而用之”的印章(引述自荀子-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思想家-公元前313-238年),意为“把握自然规律,并利用他”。

奖项宗旨

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得奖者应仍从事于有关的学术领域,在学术或科学的研究或应用上有杰出贡献,或在近期获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领域有卓越之成就。

社会评价

“邵逸夫奖”与“诺贝尔奖”所设立的3个科学奖项并不重复。数学与天文学都是基础科学,诺贝尔奖没有此两项奖显然是有缺陷的。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语言,社会科学、经济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21世纪数学的地位更重要。天文学既是最古老的,又是极年轻的,21世纪将是探索宇宙的黄金时代。“邵逸夫奖”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奖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范畴更广阔,要为新世纪的人类带来更好的健康和更高的生活素质。“邵逸夫奖”是弥补“诺贝尔奖”的不足,两者关系是并驾齐驱、相得益彰。(人民日报评)

邵逸夫奖相关榜单
世界十大著名科学奖项 世界级科学奖项有哪些 科学界含金量最高的奖
世界十大科学奖项名单如下:诺贝尔奖、科普利奖章、克拉福德奖、巴尔赛奖、邵逸夫奖、斯隆研究奖、卡林加奖、克鲁格奖、科学突破奖、马克斯·普朗克-洪堡研究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最著名的医学奖 国际医学奖项排名 医学界含金量最高的奖
世界十大医学奖项名单如下:加拿大盖尔德纳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拉斯克医学奖、阿尔伯尼奖、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奖章、沃尔夫奖、盖伦奖、邵逸夫奖、大脑奖、威廉·科利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世界十大著名科学奖项 世界级科学奖项有哪些 科学界含金量最高的奖
世界十大科学奖项名单如下:诺贝尔奖、科普利奖章、克拉福德奖、巴尔赛奖、邵逸夫奖、斯隆研究奖、卡林加奖、克鲁格奖、科学突破奖、马克斯·普朗克-洪堡研究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科学奖
  • 计算机奖
  • 医学奖
  • 数学奖
  • 设计奖
  • 文学奖
  • 艺术奖
  • 诺贝尔奖
  • 科学家
  • 科学发明
  • 科学期刊
  • 科学典籍
  • 科学博物馆
  • 科普网站
  • 科学之最
  • 豆瓣网
  • 中国国家地理
  • 男人装
  • 新浪微博
  • 影视奖项
  • 好莱坞
  • 热门文章
  • 世界十大科学奖项
  • 世界十大艺术奖项
  • 豆瓣评分最高的十大灾难片
  • 世界十大美食奖项
  • 世界十大音乐奖项
  • 世界十大摄影奖项
  • 世界十大计算机奖
  • 十大获得香港金像奖最多的电影
  • 世界十大新闻奖项
  • 世界十大文学奖项
  • 好莱坞人气最高华人女星
  • 世界十大最美好莱坞女星
  • 豆瓣评分最高的狗狗电影
  • 中国获奖最多的十大男歌手
  • 热门词条
  • 1
    诺贝尔奖
  • 2
    沃尔夫奖
  • 3
    卡林加奖
  • 4
    克拉福德奖
  • 5
    科学突破奖
  • 6
    克鲁格奖
  • 7
    邵逸夫奖
  • 8
    科普利奖章
  • 9
    马克斯·普朗克-洪堡研究奖
  • 10
    斯隆研究奖
  • 11
    巴尔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