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之父——罗兰·希尔爵士(Sir Rowland Hill)的“便士邮政法”引发了一场世界邮政的重要革命,同时也导致了世界邮票的女皇——“黑便士”的诞生。1839年8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实行均一邮资制的1便士邮资法和预付邮资制度。9月6日至10月15日公开征求对邮资凭证已付的意见和设计图稿,但是收到2500多条的反馈中无一条是令人满意的。这样希尔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设计更改,与设计师,雕塑家等有关人员一起共同努力终于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英国政府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及使用。面值以便士计量,用黑色油墨印制,故称黑便士邮票。
2021年10月26日起,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展出,该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其他展出的拍品还包括西洋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作品等。
英国“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英镑,争相换购一张张新问世的“黑便士”邮票。一连两天,柜台里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魁梧、长着络腮胡子的职员在细心地观察邮票出售的情况。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邮票第一次在伦敦问世,邮局喧闹异常。”第二天他继续写道:“昨天售出了价值2500英镑的邮票。”他就是罗兰·希尔,由于他对邮政改革的贡献,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1860年维多利亚女王赐给他爵士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希尔的邮票、明信片、首日封等。
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8世纪到19世纪进行了工业革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促进了邮政改革。1837年,罗兰·希尔发表了那篇有名的论文《邮政制度的改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他的改革建议简称为“一便士均一邮资法”,主要内容是,在英国本土对二分之一盎司以内的信件统一收取一便士的邮资,邮资必须预付。英国政府最终采纳了这一提案,罗兰·希尔被聘为财政部职员。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5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
“黑便士”邮票使邮政工作大大前进了一步,标志着世界近代邮政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黑便士”是颜色和面值的合称。它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无齿孔,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当时世界上还无邮票,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邮票的国家,至今英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邮票上无国名的国家。图案上方有“邮资”(POSTAGE)字样,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ONE PENNY)的字样,一便士为黑色的,-印张每行由12枚邮票组成,共20行,每张240枚。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20先令=240便士,一行12枚正好是一先令(12便士),一个全印张正好一英镑。特别有趣的是邮票的下面两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邮票图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顺序类推;在图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则表示邮票印在张中的位置,从左向右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如第一横排从左至右为AA、AB、AC直至AL,第二横排依次为BA、BB、BC、直至BL……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造。尽管1840年的邮票现存数量相当可观,但要复原原来的一个完整的印张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邮票刚刚问世,人们还不大懂得邮票是什么,所以每整张“黑便士”的纸边上者印有说明文字:“每一枚邮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张售一英镑。把邮票贴在收信地址右上方,涂湿标签时,请勿擦掉背胶。”
此外,当时还发行了专门供政府官员用的黑便士,与上面的黑便士的区别就是将上边左右两角的“星星射线”图案改为了左上角为字母“V”,右上角为字母“R”,而下边左右两角为“英文字母”不变。
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不知哪个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被集邮家视为珍宝,标价很高。从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邮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印十一次,有30万全张计7200万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后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张16800枚。在此期间共售出68158000枚。
与黑便士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图案相同的蓝色二便士邮票,俗称“蓝便士”。据说是在印制失误将邮票印成了蓝色。邮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样,它的发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贵程度超过黑便士,但闻名程度却远不及前者。有的蓝便士的印刷透过纸背,背面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这种透印票尤其难得。存世的蓝便士邮票只有两种:一种是一组八方连邮票。票上盖有英国最早使用的“马耳他十字戳”;另一种是一枚信封残片,残片上贴有半枚蓝便士邮票,是用二便士邮票对剖使用的。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邮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个月后,即1841年开始发行红便士邮票。改色的原因是因为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不易看清,有人将盖有黑色戳的邮票揭下来重复使用,于是就用同一版模将邮票印成棕红色的了。黑便士邮票几乎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点,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开创了邮票发行的纪元,许多国家纷纷效仿英国发行本国邮票。巴西是在英国后第一个发行邮票的国家,其第一张邮票是在1843年发行的,其后是瑞士。美国也在1847年发行了邮票。大约其后的十年间,几乎大多数国家有了自己的邮票,随后也开始了人们对集邮的爱好。
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天,伦敦一个中学的校长罗兰·希尔正在街上散步,他看到一位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姑娘。姑娘接过信,匆匆瞟了一眼,马上又把信还给了邮递员,不肯收下。希尔十分纳闷。邮递员走后,他好奇地问姑娘为何不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诉他,信是她远方的未婚夫寄来的,因为邮资昂贵,她支付不起,所以不能收,不过,她已从信封上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原来,他们约好在信封上作一种只有他俩才懂得的暗记,这样,用不着看信的内容就互通音讯了。希尔深感邮政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决心进行改革。
那时,英国的邮政制度十分繁琐,除了国会议员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特权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邮资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8便士。因此,拒付费用、拒收来信的争执时常发生。
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计算和创新后,罗兰·希尔提出了“降低邮资、统一收费标准、简化邮递手续”的思路。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观点为基础写成了一本题为《邮政改革:重要性及实用性》的小册子,呈递给当时的财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于无奈,他只得将小册子修改后公开发表。他提出了三项建议:由寄信人在邮局付现金;通过对信封、信纸收费的办法统一邮资;使用“一片只够盖上邮戳即可的纸片,在其背面涂上粘液。这样,其持有者将纸片浸湿后,可将它贴在信封之上”。
这三项建议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种情况下,1839年8月,维多利亚女王签署法令,决定正式采纳希尔的建议,并调希尔进入财政部负责实施这一计划。1839年9月6日向全国公开征集“标签”(当时尚不叫邮票),在收到的2600多封应征图案中,5位作者的4份作品获奖。罗兰·希尔根据这4份作品,以威廉·维恩所作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的纪念章作原画,用绘画颜料画了两幅邮票画稿,交查尔斯和费雷德里克·希思父子雕刻,邮票由帕金斯·倍根公司承印,以黑色为基调,下方印有“一便士”字样,故称为“黑便士”。
原定于1840年1月1日启用的邮票因设计的延误,1840年5月6日正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面值两便士的蓝色邮票)。从此,邮票在世界上诞生了。
由中国邮政贵州分公司联合英国皇家邮政联手发行的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贵阳发售,英国皇家邮政亚太区负责人Antony Grodecki BA到现场进行签售,并指导集邮收藏者们如何辨认“黑便士”的真伪,首批50套邮票也被抢购一空。
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英国政府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及使用。(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