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金坛刻纸),江苏省金坛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江苏省金坛市地处江南水乡,民风淳朴。明清时期,当地民间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逢年过节家家贴挂门笺、喜笺、花笺及喜娃、寿星、八仙、钟馗等图案和花鸟虫鱼窗花,此外灯笼、龙灯和纸扎制品等亦均使用纸材,各种装饰纹样以刀剪刻镂而成。经过长期发展,刻纸制作技艺不断完善,在金坛民间广泛流行,世代相传,影响深远。金坛刻纸工艺主要包括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两方面的技艺,刻纸作品按照剪纸的规律和要求制作而成,刻制手法博采众长,既有精致匀称的线条,又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金坛刻纸制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构图精细繁茂,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均显露出浓郁的时代色彩。
2008年6月7日,剪纸(金坛刻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Ⅶ-16。
金坛刻纸艺术源远流长,较早可追溯到隋唐时候此类刻纸作品,每朝每代大量散见于民间的鞋花、灯花纸钱、扎库中,品种较为繁多。
刻纸是一门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金坛是中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见于民间,世代沿袭,在金坛地区形成了刻纸传统。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驱鬼祛邪、祈福迎祥,即有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贴挂门笺、喜笺、花笺及喜娃、寿星、钟馗等图案和花鸟虫鱼窗花之习俗。清末,一批老艺人且将灯笼、龙灯等手工制作技艺与刀剪各式镂刻图案技法结合起来,并逐渐在金坛乡村流行,代代相传。
至清末民初,金坛城乡较盛时侯有剪刻、裱贴、纸扎业作坊和店铺30多家,并有若干客师和学徒,如当地薛埠的殷德余、后阳的丁锁保、直溪的高王氏、社头的张吉庚等已故艺人,都曾是当地较有名气的纸扎业作坊和店铺业主,项目有灯笼、龙灯的扎制裱贴,有门笺、喜笺、花笺的剪刻,还有魂幡和宝盖的制作等等,生意兴隆,经久不衰。由此,便形成了金坛刻纸广泛的民间基础。
解放后,由于“左”的思想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文化专制统治,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想泛滥,把这些民间传统艺术统统变为“四旧”,遭到打击,金坛刻纸几乎接近消亡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驱散了人们心头的迷雾,重新迎回了文艺的春天,金坛刻纸艺术才得到发掘。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上采用点彩、填彩、衬彩等综合方法,表现丰富、细腻,突破了传统剪刻纸的单一色彩;在形式上采用传统民间剪纸的团花、斗方、中堂、四条屏等样式,又博彩众长,大胆创新。如《捕鱼图》,其是金坛刻纸研究所前任所长孙荣才先生的作品,作品中间部分就采用了剪纸团花的形式,非常秀美,并且构图明快,画面呈现出较强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在他的刻刀下,鱼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作品流溢出浓郁的欢颂丰收、祈福迎祥的生活气息,展现了江南农村的经济繁荣。《祥和盛世》整个画面采用精细刻绘方式,装饰图纹较为繁茂,增强了传统民俗内容的形式美表现力和感染力。
工艺特征
金坛刻纸工艺主要包括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两方面的技艺,刻纸作品按照剪纸的规律和要求制作而成,刻制手法博采众长,既有精致匀称的线条,又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金坛刻纸制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构图精细繁茂,从题材内容到艺术形式均显露出浓郁的时代色彩。
金坛刻纸早初是按图稿用单面刀片,在玻璃板上硬刻,后改用蜡盘(油盘)为托板,并进行刻刀等工具的改进,使刻制的工效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此外,还运用吹塑纸为材料,以镂空刻法增加了作品的浮雕感。
金坛刻纸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刻纸,其代表作有《八仙过海》《孔雀开屏》《群仙祝寿》《洛神》《九狮图》等,作者以朱晓坤为代表,风格典雅,花样奇巧繁荣昌多;二是现代刻纸,其代表作品有《万马奔腾》《东方歌舞》《香飘四季》《报晓图》《江南抗日之春》等,作者以杨兆群、周蕴华、刘明为代表,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画、版画、装饰画的各种技艺。
从创作内容上看,金坛刻纸所雕刻的主题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具有时代生活色彩。隋唐以来多花鸟主题、农作主题、民俗主题等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内容,而在当今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刻纸所表达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人们也可以看到专业刻纸艺人在创作内容上的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拓宽刻纸的表现题材。
金坛刻纸的工艺主要由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组成。别以为刻纸简单、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因为用的都是薄纸甚至宣纸,所以雕刻起来,最担心的就是刀刻造成的线条断掉。起初,刻工是在玻璃或蜡制的底板上,运用划刻粘贴、阴阳对比及镂空等各种手法,但整幅画面有时无法做到千刀不断,仔细观察就能看出线条不流畅的破绽。且无论幅面大小,手工绘画和镂空刻制都要按照剪纸艺术的规律和要求去做,这样,就能使金坛刻纸不光具有清晰完整的构图和造型,还能保持其整体线条间的互相连接,因为刀刻时稍有不慎就会使整幅(叠)作品前功尽弃。
如《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物披风,细刻两万多刀,艺术效果极为逼真,生动展现了人物披风的丝绸质感美和飘拂的动态美。
较之于外域的传统剪纸,金坛刻纸具有作品幅式灵活、刻制手法多样、表现细腻丰富和构图精细繁茂等艺术特点。在形式上,金坛刻纸既采用民间剪纸的斗方、团花、中堂、四条屏等,同时又吸纳现代审美形式,在具体手法上,一般传统剪纸大都采用单色,而金坛刻纸常采用填彩、点彩、衬彩等综合手法,表现细腻、丰富而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金坛刻纸艺人善于学习和借鉴众家艺术手法之长,并将其自然地运用到创作之中。如下图作品《村童》中的大树刻制很有江南剪纸细腻的特点,而刻画儿童则汲取了北方民间剪纸粗犷的长处,此作品融粗犷于细腻之中,对比强烈,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情趣。
又如上图《四合院》和《捕鱼图》采用大俯视的方法,构图明快,为传统剪刻纸所少见;再如《采菱图》和《渔乡风情》组画,运用版画方式刻制,刀法简练有力,黑白分明,透视出现代审美取向和品味。
剪刻纸的基础材料是纸张,传统剪法纸张大都是单一的,而金坛刻纸常采用漆纸、宣纸、碳化纸、植绒纸等,特别是吹塑纸的运用,刻出的效果颇好。如《假日荷塘》用漆纸刻制,优点是挺拔、牢固,适合填彩;《窗台四君子》采用宣纸、土纸和衬纸制作,作品具有人文气息;《水仙》《牵牛》《月季》《荷花》等用的是吹塑纸,镂空填彩,具有光泽和立体感,装饰性很强。纸材运用的创新,使刻纸技法也随之出新。如用叠层法刻成的《归》,用镂空法刻成的《水仙》,用填彩、点彩法刻制成的《江南抗日之春》,都是纸材创新的结果。
传承价值
金坛刻纸是中国民众聪明才智的具体体现,它为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传承状况
金坛刻纸制品利润微薄,从业人员纷纷改行、跳槽,加上扶助资金缺乏,导致整个刻纸行业在工艺创新、新人培养等方面难有作为,传承乏人,技艺濒临灭绝,前景堪忧,亟待保护。
传承人物
杨兆群,男,1955年11月出生,江苏金坛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剪纸(金坛刻纸),申报地区为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常州市金坛区刻纸研究所获得“剪纸(金坛刻纸)”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剪纸(金坛刻纸)项目保护单位常州市金坛区刻纸研究所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为常州市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州市金坛区书画院)。
社会活动
1995年5月1日至15日,由江苏名又化丁举办的全省民间艺术之乡作品联展在省美术馆展出,金坛刻纸作品悬挂在展厅中央。
2016年7月13日,金坛刻纸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亮相纽约曼哈顿。
金坛刻纸进了国家博物馆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十天,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飞洋鱼刻纸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知名刻纸艺术家杨兆群先生,收到了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从瑞士洛桑发来的特快专递。专函中,这位世界奥运著名领导人用“刻纸作品集《从雅典到北京》,完美地诠释了您和金坛其他艺术家们在奥运到来之际所从事的工作”等热情洋溢之词,表达了对金坛人以及对金坛刻纸作品的溢美之情。目前,国家博物馆已经决定收藏萨马兰奇这份赞誉金坛人以及金坛刻纸作品的专函。
成为国家“非遗”
金坛是我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刻纸作品向来以构图新颖繁茂、线条刚柔相济、刻制精益求精、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等艺术风格而名扬海内外,被誉为“江南一枝花”,多次赴国外展览,远销五大洲,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千姿百态人堪颂,皆是金坛神手来”。金坛市在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刻纸之乡”。金坛刻纸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
2008年,杨兆群、殷卓宁等五位刻纸艺术家历时4年共同完成巨幅作品《从雅典到北京》,该作品长度为29米,宽2.008米,承办历届奥运的18个国家、22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历届奥运会的金牌、八位奥委会主席头像、吉祥物、以及29届奥运会所有运动项目等内容用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并用2008只和平鸽穿插表现,逼真地展现了从1896年现代奥运会的创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止各举办城市的独特风光、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格、地域风情、历史文化概况,真实再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辉煌历程和奥林匹克的丰富内涵,以及奥运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海传承等。“奥运史诗、世界和谐”的主题突出、意义深远。已经被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藏品”收藏。
金坛刻纸植根于当地民间艺术,由剪纸派生而来。金坛民间剪纸源远流长,是老百姓表现自己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的工具、材料简单普通,只要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可以通过灵巧的双手剪出精彩纷呈的作品来,如灯花、鞋花、喜花、窗花、门笺,如鸡兔禽鸟、梅兰竹菊等动植物,如胖娃、寿星、八仙、钟馗等人物,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剪作精细,情趣盎然,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
金坛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明清以来传承不息。由于剪纸主要是适应民情民俗的需要而产生,其纸质作品难以保存,所以如今已罕有20世纪初叶以前剪纸作品的传世。近数十年来,金坛民间剪纸经历了一个发展繁荣的历史新时期,大量各类各式、活泼明快的剪纸作品,犹如民间艺术的繁花竞放,给人们以生活的审美享受和艺术的创作启迪。金坛的剪纸艺术家们在思考、在总结,要在传统的民间剪纸上推出新招式。
经历代传承和发展,金坛刻纸已积累了600多个品种,其作品数以万计。在国内外展览、比赛中入选、获奖和在多种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及被国内外美术馆收藏的刻纸作品逾千件。金坛刻纸艺人多次应邀赴国外和港澳台进行现场表演,并被当地新闻媒体宣传介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93年12月,金坛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刻纸之乡”。
杨兆群,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受父辈传承和影响,自少年便从事剪、刻纸制作,并在继承老一辈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刻纸作品以反映当代生活为主,创意新颖,构图精巧雅致,线条婉转流畅,形象夸张简洁,尤为擅长于刻,具有内柔外刚、顿挫有力、刀法细腻、线条流畅之特点。他通过对民间技艺传承和当代生活提炼的有机融通,使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的流行风格在刻纸作品中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结合和体现,至今已有百余幅刻纸作品被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或入选国内外展出。其中,其主创(合作)巨幅刻纸《从雅典到北京》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受到了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高度赞许、亲自来函表示祝贺;《华夏一家亲 同为圆梦人》获第三届东方工艺美术之都博览会“迎春花奖”。